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睡前一個動作補腎氣血

睡前一個動作補腎氣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1 06:23:54

每天早上醒來,你是先躺床上刷會手機,還是給自己做頓早餐?還是,還是出門晨練?

要小編說,起床後這段“黃金養生時間”不能浪費,我們在家就能鍛煉!

今天告訴給大家一個超級簡單的晨起養生小動作~

通經絡,補血氣,減壓排毒......每天早上 3 分鐘,喚醒活力,延年益壽,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晨起養生小運動-跺腳

啊?跺腳誰還不會!

小小跺腳,可不簡單:

睡前一個動作補腎氣血(早起一個簡單動作)1

神奇跺腳功,越跺越健康

好處1:減壓解郁,消悶氣

我們常形容一個人生氣——“氣得直跺腳”!

生氣時跺腳,這樣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行為,其實是身體的“自救妙招”呢~

很多人情緒激動或生氣時,都會感覺好像所有的氣血都在“往上湧”,甚至會頭痛、頭暈,胸口“堵”得慌......

這其實會給我們的心血管增加巨大負擔,非常不利于身體健康。

而跺腳,正是“引氣血下行”、“減壓解郁”的很好途徑,對全身有着重要的均衡作用。

腳底有着“消氣穴”,比如太沖穴。它是肝經上最為重要的穴位,有補虛瀉實的雙向作用。經常跺腳,可以震動穴位,有助于平息肝陽,跺走身體悶氣。

既能有氧運動燃脂一下,又調節了身心,豈不兩全其美?

好處2:補腎排毒

我們的足底經絡密布——特别是足跟,與人體的腎經緊密相連。

随着年齡增長,一些朋友常感足跟、腿部發冷,即使在三伏天,也要靠穿保暖褲來把腿“捂熱”......

這些都可能與腎陽不足,體内虛寒有關;

而且腿部血液本來就循環較慢,若是再缺乏運動,更是會加劇不适。

如果每天堅持跺跺腳,能夠有利于幫助刺激腳底的腎經以及各個穴位,能夠幫助身體補充足夠的腎氣,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讓你看上去更加的容光煥發。

好處3:暖身暢循環

很多老年朋友喜歡宅在家中,不外出運動,這很可能就會影響到腿部肌肉的健康,而且也會影響腿部的血液循環。

不但會讓我們感到寒冷,甚至還會影響靜脈血液回流(特别是下肢),增加血栓風險。

下肢靜脈血栓“靜悄悄”,一旦出現便可能危及生命~

若能夠每天堅持跺跺腳,能夠有利于幫助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幫助放松腿部的肌肉,對于保護腿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隻怕有人堅持不來。

在家閑着也是閑着,看電視時跺跺腳,既促進了腿部血液循環;又強化了身體代謝,保健、運動、休閑三不誤!

腳跺腳過程中的反應

跺腳的時候,整個腳底與大地相碰撞。開始時是整個腳底疼痛,慢慢的變成幾個點疼痛。腳底疼痛完畢之後,就會是腳踝疼痛。腳踝疼痛完的時候就會小腿肚子疼痛,直到膝蓋疼痛。有時會震得整條腿的後面大筋疼痛。

疼痛的感覺是由下慢慢往上走的,這個沖擊的力度,從腳部慢慢滲透到小腿、膝蓋、大腿,慢慢的延伸到腰部。在疼痛的同時,腳底會有一種溫熱感,溫熱的感覺也會慢慢的從腳底滲透到小腿、膝蓋、大腿,一直到腰。這時腿部的微循環已經基本打開,腿部的溫度也會上升。

有很多人認為,跺腳到這個程度就可以停下來了,其實不然。繼續跺腳,讓這個大地的沖擊力一直往上走。

它會慢慢的往上走,一直沖擊到整個脊柱,乃至到頭。如果頭部微循環不暢通,那麼頭部就會有震動疼痛的感覺。一直讓頭痛的感覺消失掉,頭部的微循環也開始暢通了。

到這個時候,再用力跺腳,就能夠感覺到雙手也有被震動的感覺,就像過電一樣,全身有通透的感覺。當跺腳到這種狀态的時候請不要停下來,繼續跺腳。

既然跺腳有這麼多好處,直接做就可以了嗎?

别急,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功效不同的跺腳法,一個比一個簡單!

3 種跺腳法,滿足不同需求~

1、補腎跺

睡前一個動作補腎氣血(早起一個簡單動作)2

直立,雙手叉腰,雙腳分開與肩同寬

前腳掌着地,擡起後腳跟(可想象頭在用力向上頂)

擡到最大高度後,停留 2 秒,然後雙腳同時下落“擊地”

關鍵要點:足跟要有較明顯的震動、受力感

2、燃脂跺

睡前一個動作補腎氣血(早起一個簡單動作)3

上身微微前傾,重心放在前腳掌上

雙腳分開略寬于肩,微微屈膝

用你能做到的最快速度,交替點地(跺腳)

關鍵要點:頻率要——快!!燃脂秘籍,唯快不破

3、強體保健跺

睡前一個動作補腎氣血(早起一個簡單動作)4

保持站姿,身體放松

屈膝擡腿,使腳擡離地面約 40 厘米

然後慢慢将腳向下跺,使全身有輕微的震動感

堅持 3~5 分鐘

關鍵要點:手臂随身體自然擺動,讓全身肌肉運動起來~

怎麼樣,不難吧~

早起常跺腳

排毒養生又暖身

話不多說,看完文章

就跺起來吧

(養身健康大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