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草原生态保護和建設在青海高歌猛進

草原生态保護和建設在青海高歌猛進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3 04:28:44

草原生态保護和建設在青海高歌猛進?青海新聞網訊 為确保一江清水向東流,作為全國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青海,惟有保護好草原、改善好環境、促進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才能肩負起曆史和時代、國家和人民賦予的重要使命,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草原生态保護和建設在青海高歌猛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草原生态保護和建設在青海高歌猛進(草原生态保護和建設在青海高歌猛進)1

草原生态保護和建設在青海高歌猛進

青海新聞網訊 為确保一江清水向東流,作為全國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青海,惟有保護好草原、改善好環境、促進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才能肩負起曆史和時代、國家和人民賦予的重要使命。

草場退化,黑土灘橫行,生态告急!嚴重影響着草原畜牧業持續發展,對國家生态安全屏障構成了一定威脅。

危機關頭,省委、省政府放眼全球,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确立了“生态立省”戰略,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保護生态、改善民生三大任務,大力推動草原生态工程建設。

多年來,全省堅持保護與發展并舉,切實改善草原生态環境;堅持“四位一體”整體推進,大力發展生态畜牧業;堅持立草為業,加快推進飼草料産業發展;堅持制度創新,加強監督管理;堅持規劃先行,紮實做好前期工作。

時至今日是,草原生态保護與建設步入投入最多、建設最好、發展最快的時期,昔日“黑化”的草原迎來了綠意生機。農牧民走上了幸福指數日益攀升、農牧區更加和諧穩定的陽光大道。

這些顯著的變化,自然離不開全省實施的退牧還草、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态保護與建設、青海湖流域及周邊地區生态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以及祁連山生态環境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等生态保護建設工程。

目前,全省累計圍欄封育草原0.108億公頃,補播改良182.5萬公頃,防治草原鼠害0.08億公頃,建設鷹架60480架、鷹巢15120架,治理黑土灘型退化草地47萬公頃,治理沙化型退化草地13.4萬公頃,防治草原毒草33.3萬公頃。建設牲畜暖棚11.25萬幢,貯草棚3.8萬棟,建設人工飼草料基地9萬公頃。

去年底,全省共劃定基本草原0.32億公頃,占草原總面積的88%;落實草原承包面積0.4億公頃,并制定出台了禁牧和草畜平衡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實施辦法,率先在全國開展了草原生态保護補獎資金與保護責任、保護效果挂鈎試點,把禁牧、草畜平衡、保護生态政策落到了實處。

目前,全省累計下達草原生态補獎資金105.6億元,落實禁牧面積0.16億公頃、草畜平衡面積0.15億公頃,核減超載牲畜570萬羊單位,建立了草原核查監管機制,設置草原管護員13894名。

從2008年開始,率先在全國推進草原生态畜牧業建設,成功探索出了“股份制”、“聯戶制”等生态畜牧業建設模式,從體制機制上闖出一條符合青海省實際的草地畜牧業發展的新路子。

2014年,我省被農業部确定為首個全國草地生态畜牧業試驗區。從去年開始,全省全面、系統、科學布局試驗區建設,系統理清了草地畜牧業實現提質增效的路徑,全面開啟青海草地生态畜牧業轉型升級步伐。

近年來,全省相繼制定出台了天然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冬蟲夏草資源保護與管理、草原生态管護員管理、完善草原承包、基本草原劃定等一系列辦法制度,為依法治草提供了依據。

目前,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植被覆蓋度提高11.6個百分點,牧草平均産量提高26%左右。黑土灘治理區植被覆蓋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青海湖流域沙化草地植被蓋度提高11個百分點,黑土植被蓋度提高38%,可食牧草增長9.53個百分點。

三江源地區水資源量增加84億立方米,濕地面積增加104平方公裡,草原生态系統水源涵養量增加28.4億立方米,三江源頭千湖奇觀再現;青海湖水位連續9年上升,再現40年前景象,哈爾蓋河、沙柳河、泉吉河等河流呈現半河清水半河魚的景觀。

生物多樣性逐步恢複,藏羚羊、普氏原羚、藏野驢、岩羊、野牦牛等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栖息活動範圍呈擴大趨勢,有效保護了青藏高原特有珍稀動物。

全面實施草原生态補獎政策,全省76.53萬戶牧民享受政策補貼,人均年增收2588元,其中三江源地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4.9%。

通過生态保護工程建設與生态補償政策落實、遊牧民定居工程建設、草原生态畜牧業有機結合,11.3萬戶牧民已告别簡陋、寒冷、潮濕的帳房和低矮危房,住上了嶄新、明亮、寬敞、溫馨的定居房屋,6.9萬多戶牧民在遊牧活動中使用上了帳篷、火爐、電視等草原現代設施。

我省草地退化經過了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樣,恢複退化草地生态功能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加之生态環境脆弱,可持續發展難度大;組織化程度低,創新能力不強;項目投資标準低,牧民自籌難度大;草業生産企業規模小,加工能力不足;草業裝備條件差,發展方式轉變難;草原生态管護員設置标準地區間不一緻;草原監理和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依然突出。

全面改善草原生态環境,必須牢固樹立生态保護優先的理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發展生态畜牧業,加快飼草産業發展,繼續加強草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勞動力轉移就業,将是“十三五”期間草原生态環境保護建設的重中之重。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與建設好生态環境——訪省農牧廳廳長張黃元

雄踞世界屋脊,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生态地位特殊,被譽為是我國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尤其全省境内天然草地占國土總面積的50.49%,保護好草原、改善好環境、促進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是國家賦予我省政治建設、經濟建設和生态建設的重要使命。如何持之以恒地堅持好、落實好、發展好草原生态保護與建設,本報記者專訪了省農牧廳廳長張黃元。

張黃元說,為了全面落實好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生态立省”戰略,我省大力推動草原生态保護建設,相繼實施了退牧還草、退化草地治理、草原鼠蟲害防治等生态保護建設綜合工程,全省草地生态環境退化的趨勢得到遏制,草地生态環境趨好;落實了草原生态補獎機制,健全核查監管機制;率先在全國推進草原生态畜牧業建設,成功探索出了“股份制”、“聯戶制”等生态畜牧業建設模式,從體制機制上闖出一條符合青海省實際的草地畜牧業發展的新路子。同時,全省加強草原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草;強化草地監測預警,全力防範草原災情;加強草業科技服務,提高草原建設水平。通過各項重點生态保護工程實施及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的落實,草原植被恢複較快,增草效果明顯。不僅改善了草原生态環境,而且改善了牧民生産設施,促進了生産方式轉變,增加了牧民收入。

張黃元認為,我省草地退化經過了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樣,恢複退化草地生态功能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多年來,在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情況下,全省堅持保護與發展并舉,切實改善了草原生态環境;堅持“四位一體”整體推進,大力發展生态畜牧業;堅持立草為業,加快推進飼草料産業發展;堅持制度創新,加強監督管理;堅持規劃先行,紮實做好前期工作。不僅建立和完善飼草料生産、加工、貯備體系和抗災保畜保障機制,提高了畜牧業綜合生産能力,還為推動生态文明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張黃元強調,目前,全省草原生态保護工作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積累了一定經驗和做法,為有效推進生态文明先行區建設奠定了基礎。但還存在生态環境脆弱,可持續發展難度大;組織化程度低,創新能力不強等諸多問題。

為此,“十三五”期間,我省将立足省情,全面貫徹落實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的“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認真落實草原生态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加快實施草原生态保護與建設工程,大力發展飼草料産業,積極推進草地生态畜牧業建設,構建農牧結合、草畜聯動、循環發展的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機制,走出一條獨具青海特色、符合青海實際的草原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生态文明建設之路,努力實現生态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青海開啟草牧業轉型升級之路

2015年,按照構建糧飼兼顧、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型草牧業結構和模式,全省組織開展了飼草種植及加工、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草原承包經營制度完善等試驗試點工作,有力推進了草牧業發展,為推進現代草業體系建設、保護草原生态、促進農牧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年多來,全省各試點區以建立現代草業體系作為草牧業發展基礎,以不斷創新草畜聯動機制作為草牧業發展動力,以大力推進糧改飼作為草牧業發展手段,以探索創新生産經營模式作為草牧業發展活力,草牧業開始步入種養加一體化、一二三産業整合持續發展,現代飼草料生産體系逐步形成的轉型升級新路子。

按照為養而種、種養結合的思路,各試點區構建了種養結合、糧草兼顧、循環發展的新型農牧業結構。并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推進糧改飼試點,将糧食低産田通過租賃、流轉小範圍種植燕麥飼草,逐步改為集中連片規模種植飼草,建成了穩定高産優質的飼草料生産基地。

目前,農區以民和、互助2縣為典型,建立高産優質飼草基地,組建飼草配送中心,采取訂單方式,大量收購農戶種植的玉米稭稈,加工後配送到省内外大型牛羊養殖企業,形成“基地 配送中心 公司 農戶”的發展模式。農牧交錯地帶以湟源、門源2縣為典型,重點強化飼草料生産加工利用能力和規模化種養基地的标準化生産能力,初步形成了“草 畜 肥 草”循環發展模式和“公司 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生産經營模式。牧區以貴南、天峻2縣為典型,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建立飼草料加工生産線、貯草棚和防災減災貯備庫為一體的飼草料産業園區,形成“園區 企業 合作社 農戶”的發展模式。

我省建成全國最大高寒牧草籽種基地

自2002年以來,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在三角城種羊場和同德牧草良種繁殖場相繼建成青海省中旱生(披堿草等)優良禾本科牧草種子生産基地和青海省同德高寒牧草良種繁育基地,種植面積達1.67萬公頃,年生産牧草籽種2045.65萬公斤,成為全國最大的高寒牧草籽種生産基地。

青海省中旱生(披堿草等)優良禾本科牧草種子生産基地設牧草原種生産區、良種繁殖區和牧草新品種引種試驗區三個功能區,是農業部2000年批準建設的全國大型牧草基地之一。牧草原種生産區生産細莖冰草、無芒雀等11個優良禾本科牧草品種。良種繁殖區生産垂穗披堿草、達烏爾披堿草等5個牧草種子品種。牧草新品種引種試驗區則從國内外引進了中間冰草、西方冰草、扁穗冰草等24個品種進行适應性和豐産性比較,同時,還進行不同行距、施肥、生物調節劑應用等多項試驗。

青海省同德高寒牧草良種繁育基地有優良牧草種子繁育基地、牧草種子加工中心、種子貯存庫等,是2001年我省利用國家西部國債資金建設的一個大型牧草種子繁育基地。該基地從事優良牧草選育、繁殖已有30多年,先後與科研單位協作,培育出了多葉老芒麥、短芒老芒麥、冷地早熟禾、扁杆早熟禾、中華羊茅、西北羊茅、星星草、糙毛鵝觀草、貧花鵝觀草、垂穗披堿草等20多個優良牧草品種,其中:多葉老芒麥、冷地早熟禾、中華羊茅、貧花鵝觀草等的選育曾獲青海省科技成果獎。現産品遠銷新疆、内蒙、甘肅、西藏、甯夏等二十多個省區和省内各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