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貧道最善以德服人

貧道最善以德服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7:23:05

貧道最善以德服人(大儒湛若水興學養賢)1

貧道最善以德服人(大儒湛若水興學養賢)2

陳獻章像

貧道最善以德服人(大儒湛若水興學養賢)3

蓮花書院遺址 饒芳東、餘海 攝

貧道最善以德服人(大儒湛若水興學養賢)4

蓮花書院遺址 鄧衛國 攝

貧道最善以德服人(大儒湛若水興學養賢)5

湛若水像

貧道最善以德服人(大儒湛若水興學養賢)6

“湛子洞”摩崖石刻

文脈書院③

“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嶺南大地倚山臨海,地勢開陽。自古以來,嶺南人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融彙升華,自成宗系,形成别具一格的嶺南文化。且務實、開放、兼容、創新之風至今赓續不斷。而其文脈之傳承,實有賴于曆代學者開館授徒,薪火相傳。尤其是書院産生之後,學派紛呈,名人輩出,在中華文化之林中獨樹一幟。

系列策劃:陳偉勝 周娴

本版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葵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葵(除署名外)

明代文化巨擘陳白沙

曾吸引廣州人夾道歡迎

南粵先賢屈大均曾說過,嶺南文化“始燃于漢,熾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

确實如此。明代中葉以後,随着經濟中心的南移,學術中心也逐漸南移,嶺南文化終于噴薄而出,發出萬丈光芒,照耀四方。

明代初期,府、州、縣都辦起了官學,而書院的發展則陷于停滞。這種狀況從洪武年開始一直持續至弘治年間(1368年~1505年),明孝宗曾坦言:“本朝無書院之制。”

在這137年中,廣州除了在藥洲重建元末被毀壞的濂溪書院外,僅有一所新書院開張,就是明正統二年(1437年)開辦的崇正書院。該書院原是濂溪祠,院址在當時的都府後街,是官辦書院。

也就在此時,廣東出現了一位文化巨擘——陳獻章。正因他的出現,嶺南文化才登上了中國文化舞台的中心位置,才有了明代中葉以後廣州書院呈井噴狀的奇迹。

陳獻章,字公甫,廣州府新會縣白沙裡(今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白沙街道)人,人稱“白沙先生”。他是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是嶺南地區的大儒。

陳獻章是明代心學的開山祖,在全國影響極大。成化十九年(1483年),明憲宗下诏請陳獻章入京,途經廣州時,廣州人夾道歡迎,圍觀者成千上萬。史料記載:“白沙初應聘至廣,車由城南至藩台,觀者數千萬人,圖其貌者以百數十計,市井婦孺,皆稱為‘陳道統’,其感人若是。”

相傳陳獻章曾蔔居廣州,至今廣州北京路還有一個叫“白沙居”的地名。他還在南海神廟附近的西台精舍講過學,寫下《浴日亭次東坡韻》等詩。陳獻章雖然沒在廣州辦過書院,但他的思想,對廣州乃至嶺南地區的書院卻有着巨大的影響。

生平足迹所至,必建書院

湛若水,是明代繼陳獻章之後嶺南地區出現的又一位文化巨人。

劉伯骥在《廣東書院制度沿革》中說:“自正德以後……倡發書院風氣之最大功績者,在嶺北為王陽明,在嶺南為湛若水。王陽明以良知之學,行江浙兩廣間,以是東南景附,書院頓盛。湛若水生平足迹所至,必建書院以祀白沙。因此之故,書院制度便随着理學發達之影響而興盛起來。”

明代書院的井噴期,是從正德年間開始,至嘉靖、萬曆年間達到高峰。嶺北地區的書院,王陽明的影響最大;嶺南地區書院的興盛,湛若水的功勞最大。湛若水平生足迹所至,必建書院聚徒講學,并在書院中建白沙祠。

湛若水之所以“建書院以祀白沙”,一方面是因陳獻章是他的恩師,故以建祠表達對陳獻章的懷念與感激之情。另一方面,是為了弘揚心學,培養人才,移風易俗。

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成化二年(1466年)生于廣州府增城縣甘泉都(今廣州市增城新塘)沙貝村。他早年喪父,由母親撫養成長,十四歲才開始入學,十六歲到廣州讀書。

弘治五年(1492年),湛若水順利通過鄉試中舉,可惜次年會試不第。這時,他沒有選擇繼續備考,而是經人介紹投到陳獻章門下,執弟子禮。

在陳獻章的悉心教誨下,湛若水豁然開朗,三年悟道,提出“随處體現天理”的宗旨,主張無處不可以認知天理。陳獻章欣喜地說:“日用間随處體現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處。”遂将江門釣台作為衣缽,傳給湛若水。并贈詩曰:“莫道金針不傳與,江門風月釣台深。”

弘治十八年(1505年),湛若水再次參加會試并高中進士,曆任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官至正二品,至75歲才告老還鄉。

帶動嶺南書院數量“井噴”

湛若水雖為朝廷大官,但在名臣與碩儒的“取舍”上,他似乎更傾向于後者。他一生的主要業績,還是從事教育和講學活動。

史書記載,湛若水“平生笃志而力勤,無處不授徒,無日不講學,從遊者殆遍天下”。其生平教育活動,一般可分四個時期:

一、湛若水考中進士後,即在京城講學。當時,王陽明也在京城講學,二人分别執掌教壇。

二、50歲後,湛若水利用在家鄉為母守喪三年的機會,在西樵山建雲谷書院和大科書院,并親自招生講學。

三、年逾花甲後至退休前,湛若水主要在南京講學。

四、退休後至逝世前,湛若水奔波于全國各地講學。

湛若水一生創建了多少所書院?有人說二十多所,有人說三十多所,還有人說超過四十所。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湛若水一生共建了三十三所書院:

“于沙貝鄉,則有甘泉、獨岡、蓮洞館谷。于增城、龍門,則有明誠、龍潭館谷。于會城(廣州),則有天關、小禺、白雲、上塘、蒲澗館谷。于西樵,則有大科、雲谷、天階館谷。羅浮則有朱明、青霞、天華館谷。曲江則有帽峰,英德則有清溪、靈泉館谷。南都則有新泉、同人、惠化館谷。溧陽則有張公洞口、甘泉館谷。揚州則有城外行窩、甘泉山館谷。池州則有九華山、中華館谷。在徽州則有福山、鬥山館谷。武夷則有六曲仙掌、一曲王湛會講館谷。南嶽則有紫雲館谷。”

“館谷”即居其館,食其谷,意思是為學生提供食宿的書院。湛若水官至上卿,平時生活樸素,但在興辦書院時,卻毫不吝啬,傾囊而出。

在他的努力和帶動下,嶺南書院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一時期的嶺南書院發展速度驚人,書院數量躍居全國第三,僅次于江西、浙江。

如何立志、如何用功

如何進行生活管理

正德十四年(1519年),湛若水在南海西樵山大科峰創建大科書院,并親自制定了書院學規——《大科訓規》。

作為教育家,湛若水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大科訓規》中。

《大科訓規》全文約六千字,共六十一條。包括《大科訓規序》《叙規》《訓規圖》《大科書堂訓》四個部分。他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具體闡明學生應如何立志、如何用功、如何進行生活管理等規則。

學生應如何立志?《大科訓規》規定:“諸生為學,必先立志,如作室者先曰其基址,乃可。志者,志于道也,立之是敬。”湛若水以建房子首先要打好基礎為比喻,要求學生為學先立志,并且要“志于道”乃可,道,便是天理,志立之後,才可以修習體現天理之法。

學生應如何用功?《大科訓規》要求學生要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國、随天下。

在生活管理方面,《大科訓規》要求學生平時應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朋友。諸生同師授業,相處之時,須互相鞭策,一言一行,皆要謹守禮義。

另外,湛若水不同意陳獻章“道苟能明,何必多讀書”的看法,要求學生多讀書,還規定了諸生研習《四書》的次序:“學者須先看《論語》,次《大學》,次《中庸》,次《孟子》。”

《大科訓規》對大科書院諸生敬德修業和日常生活管理所作的規範,也成了湛若水對日後各個書院學子的訓誡,其中的很多教育思想,也很值得今人借鑒。

最大年齡學生103歲

湛若水講學數十年,學生近四千人。不僅桃李遍天下,還為嶺南地區培養了大量文化精英。

令人感到難以置信的是,連年過百歲的老人,也投到他的門下學習。

據《廣東新語》記載:“甘泉講學天關,有簡翁者,年百有三歲……”

湛若水退休後,在廣州市今湛家大街建了一座名為“天關精舍”的書院。一天,有一位103歲姓簡的老翁前來求學,執弟子禮。85歲的湛若水連忙扶起他,請他坐主人位,自己坐賓客位,此事一時傳為佳話。

另外,還有三位年過八十的老翁,也在湛若水門下學習。一個叫黎養真,82歲;一個叫黃慎齋,81歲;一個叫吳藤川,80歲。三人同遊甘泉門下,湛若水稱他們為“三皓”。還特為他們寫了一首詩:“養真慎齋與藤川,三皓同時及我門。八十頭顱事事真,老來赤子心還存。”

還有一位名叫袁郵的老者,與黃慎齋同注湛若水《心性圖》一書。一堂之上,老師與弟子皆龐眉鶴發。當時有人将湛若水和五位老翁弟子合繪為圖,稱為《師弟六皓圖》。

湛若水精力旺盛,所到之處,無不講學。90歲尚作南嶽之遊。94歲時在龍門縣龍潭書院講學,聲音洪亮、思維敏捷。直到95歲,湛若水還在禺山精舍講學。但歲月不饒人,這一年,湛若水在禺山精舍病逝。當人們聽到湛若水病逝的消息時,“城内外奔哭者以萬計……”

增城南香山驚現蓮花書院遺址

明末,湛若水盡畢生心血所建書院多數被拆,僅存一二。至清代和近代,已蕩然無存。

2016年,考古工作者根據文獻記載,在增城南香山東南麓的半山腰,挖掘出湛若水在家鄉所建的蓮花書院遺址。

蓮花書院即文獻記載的蓮洞書院。

考古工作者之所以确認該處是蓮花書院遺址,是因找到了一件關鍵證物。在已清理的蓮花書院出土遺物中,有一件刻有“乙巳春泉翁(書)”的紅砂岩殘碑。湛若水号甘泉,碑刻中的“泉翁”就是指他。“乙巳”是年份,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與文獻記載的蓮洞書院建于嘉靖年間相吻合。

另外,書院的布局結構,也與湛若水的《娥媚山蓮花洞開創書館記》的記載吻合。

日前,記者在蓮花書院遺址現場看到,蓮花書院依山勢而建,坐西北向東南。建築基址分布于兩條小溪交彙處的五級平台上,呈中軸對稱結構。

五級平台從東南向西北逐級升高,各平台間通過中軸線上的台階連接。

第一級平台為書院的門樓;第二、三平台可能為書院的諸生館(學生宿舍);第四平台為書院的講堂,兩側為翼廊;第五平台為書院的正堂及左右偏堂,兩側為從第四平台延伸而上的翼廊。

據文獻記載,蓮花書院從選址到建成,花了差不多三年時間。據湛若水自述,為建蓮花書院,他不計得失,為此傾盡“一二十年俸入”也在所不惜。

“海闊天空”“湛子洞” 石刻保存完好

在距離遺址上方西北部數十米處,有一“海闊天空”摩崖石刻,雕刻痕迹雖稍顯模糊,但仍清晰可辨。該石頂部還刻有“中主石”三字,專家推測應與書院的建築布局有關,該石刻應位于蓮花書院建築的中軸線上。

在蓮花書院遺址下山小路上,有一“湛子洞”摩崖石刻,從筆迹判斷,“湛子洞”三字應為湛若水所書。因“湛”字和“洞”字本來是兩個“三點水”,即一共“六點水”,但如果仔細數一數,便會發現多了“幾點水”。

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這是因為湛若水的恩師陳獻章最擅長用自創的茅龍筆寫字,而用茅龍筆寫字,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飛白”。湛若水也喜用茅龍筆寫字,所以寫出來的“三點水”與衆不同,看上去多了“幾點水”。

據介紹,目前文物考古單位正積極協助增城區政府及永甯街道辦,對蓮花書院遺址開展保護利用,相關工程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相信在不久的将來,公衆将有機會走進這座明代嶺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書院遺址。

學者評價

王陽明評湛若水:三十年來未曾見過這樣的人物

湛若水雖拜陳獻章為師,但在學術上另辟蹊徑,自立門派。他與王陽明同掌教壇,但和而不同。所以《明儒學案》在“江門學案”外,另辟“甘泉學案”。當時放眼全國,唯湛若水的“甘泉學”可與王陽明的“心學”齊名比肩。正如學者黃宗羲所說:

“王、湛兩家,各立宗旨。湛氏門人,雖不及王氏之盛,然當時學于湛者,或卒業于王。學于王者,或卒業于湛。猶朱(熹)、陸(九淵)之門下,遞相出入也。”

王陽明與湛若水是知己好友,二人志同道合,共倡心學。兩人初次見面便一見如故。湛若水說:“若水泛觀四方,未曾見過這樣的人物。”王陽明也說:“我求友于天下,三十年來未曾見過這樣的人物。”對湛若水的學術流派,王陽明給予高度評價,他說:

“甘泉之學,務求自得者也。世未之能知,其知者,且疑其為禅。甘泉者,殆聖人之徒也。”

明代學者羅洪先評價湛若水:

“其灑落似濂溪(周敦頤),其溫雅似明道(程頤),其氣魄似陽明(王陽明),其自得似白沙(陳獻章)。”

屈大均這樣評價湛若水:

“平生以興學養賢為任……孟氏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為樂,如先生者,可謂得其所樂也已。”屈大均還說:“先是甘泉在京師,與陽明講求正學,天下靡然從之。号陽明之派曰浙宗,甘泉之派曰廣宗。而陽明早世,甘泉獨以高壽作人,學者慕風而至,得以及門為慶幸。噫嘻!可謂盛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