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教哲學是根據什麼

道教哲學是根據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8 06:14:37

道教哲學是根據什麼(道教生生的哲學意蘊)1

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其豐富的“生生”智慧對當代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道教經典著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圍繞中國哲學中“生生”的重要概念,以此挖掘并闡述道教文化中創生、養生、護生、成生、貴生、圓生的哲學意蘊。與此同時,筆者還将進一步融合道教“生生”的六大要義,試圖全面揭示出道教在生态方面的積極作用,從而為生态養生旅遊的開發提供理論參考。

生生;道教;生态養生;哲學

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各種文化可以在中華沃土中生根發芽,形成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在這種“大文化”的背景之下,“小文化”之間相通相融,共同發展,尤其是儒釋道三教,它們的思想義理都形成了巨大的交集,基本概念,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地映射。在中國哲學的兩大流派中,儒道兩家都以“生”為其哲學的基本出發點并以此解決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可以說,中國哲學是生的哲學。

2012年,南京大學李承貴教授發表了《生生:儒家思想的内在維度》一文。李教授首先對儒家“生生”進行了說明,他指出儒家思想既然以“生生”作為理解宇宙萬物的基本方式,以“生生”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以“生生”作為學說的基本追求,那麼,“生生”自然可以認為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理念。 之後他又對儒家“生生”之要義逐一解釋,使儒家“生生”理念得以清晰地呈現,“生生”意義得到盡緻地落實,最後又诠釋了“生生”的自主性、生态性、無邪性、開放性等四大理念特質。

生是中國哲學的核心觀念,而“生生”不僅僅局限于儒家,在道家道教方面也有類似體現,相比之下,道教的“生生”似乎更有深度,更容易關懷到自然生态。正基于此,筆者想從“生生”出發,挖掘并闡述道教文化中創生、養生、護生、成生、貴生、圓生的哲學意蘊,同時以這六大要義為基礎,試圖全面揭示道教在生态養生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生”與“生生”

在讨論道教“生生”文化之前,必須先了解“生生”的基本概念,這是一項極為必要且非常基礎的任務。據《說文解字》卷六記載:“生,進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屬皆從生。” 意識是說,“生”代表着發育進展,好像是草木從泥土上長出來,凡是與“生”相關的都可以采用“生”作邊旁。在詞義的發展過程中,“生”的含義發生了巨大變化,“生”首先從“草木破土”之萌發遞進為“從無到有”的發生,後又包含了生育、存活的含義,當“生”作為名詞使用時,它又代表了一種存在狀态,即所謂“生存”。不僅如此,“生”還有形容詞、副詞、量詞等用法。

從這些用法看,“生”似乎還沒有偏離本義,而在許多經典中“生”已經與宇宙生成論相關聯,如《易》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兇,吉兇生大業。”又如“天地氤氲,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在中國哲學體系中,受天、人、自然三者一體的傳統觀念影響,人們在論述萬物生成的同時又結合了許多社會道德倫理,把“生”視為人世間的大德。

《道德經》雲:“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第五十一章)道教認為,世間一切生命的産生皆源于宇宙的最高本體,而這個本體對萬物又包含着至高無上的品德,不僅為一切衆生賜予生命,同時又對萬物生靈倍加愛護,順其自然,使其健康有序的成長。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幹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天地大德表現在芸芸衆生就體現了一種“生”的方式。

那什麼是“生生”,“生生”又蘊含着怎樣的智慧?從詞語的構成上看,“生生”雖然是由兩個“生”字組成,但“生生”的基本内涵并不是簡單的“生”之含義的二次疊加。關于“生生”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上,曰:“生生謂之易”,意思是說,一切萬物生靈都是生生不息,循環往複的,革故鼎新是萬事萬物産生的最終本源。從道教哲學的視角看,“生生”蘊含着三個演化階段,即生成的初級階段、化生的過渡階段、和生的終極階段,這三個階段(理論)并是非相互分離,而是互為依存,渾然一體的,最能體現和論證的,就是老子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第四十二章)在道教看來,宇宙起源于混成之物,她在天地未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萬物都是由她所創生,并始終循環往複,生生不息。這個“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被稱為“道”(道體),“道”是形而上之本體,是一種真實的存在。作為哲學家和思想家,老子提出“道體”、“無與有”、“天地萬物”三層次宇宙論的邏輯形成過程,其方式是試圖按照他的邏輯框架去解釋宇宙以及萬事萬物的形成過程,其目的是為了說明其“道體”是整個宇宙以及天地萬物的本源、規則和依據。

道體以最簡單的方式——“生”,依此生成了“一”、“二”、“三”,這是“道”生成萬物的曆程,如果沒有“道生一”的初級階段,那其餘階段根本無法進行。所以說,生成論是道教“生生”的基本框架,同時也是宇宙形成的初級階段。在生成論的基礎上,“生生”又形成了一個過渡階段——化生論,即“一生二,二生三”的模式。河上公把老子“一生二”解釋為“一生陰與陽也”,“二生三”解釋為“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

一般認為,“一生二”是虛無生成陰陽的過程,“二生三”是代表着陽氣輕盈上升成天,陰氣濁重下沉為地,陰陽交媾而成人的過程。需要指出的是,“一生二”的觀念,不單單局限于陰陽本身,還包括一切對立事物,即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第二章)“無與有”是陰陽辯證觀的重點,亦是化生論的核心部分。《道德經》雲: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第四十章)在道教看來,道是獨立無偶的,混沌未分的統一體蘊涵着“無”和“有”的兩面,通過“無”、“有”來指稱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實的活動過程。 正是“無”與“有”的向下落實才進一步推動了“有無相生”的産生,使“一生二,二生三”的過渡階段轉變為和生的終極階段。《易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道教認為,天地萬物的生存和發展都是憑借“陰陽有無”的辯證關系而展開的,通過陰陽和合、有無相生的基本方式,使得萬物生長繁衍,而陰陽二氣相互激蕩所形成的平衡狀态被稱為“和氣”,一切新生事物的生成正是憑借着這團“和氣”,而所孕育出的“和諧之物”本身就蘊含着“和氣”。以“和氣”構築“和諧之物”,同時又以“和諧之物”建構“和諧世界”,那麼這又給道教“生生”賦予了“和生”的崇高意義。

需要說明的是,“生”與“生生”之間還存在着一個重大區别,如果說“生”的最初本義是指生命的出生和勃發,是從無到有,那麼“生生”不僅包含從無到有,而且又從有複歸于無的循環過程。因此,“生生”比“生”更具哲學意蘊,以“生生”為中心所建構起的理論體系,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且更能體現出中國哲學的圓融性。

二、道教“生生”的要義

如前文所述,“生生”的哲學意蘊不僅僅局限于儒家,在道教方面也有類似體現,這裡想借鑒李教授在《生生:儒家思想的内在維度》中六大要義的基本思路,嘗試從曆代道教經典中挖掘出“生生”的文化内涵。換言之,筆者将把創生、養生、護生、成生、貴生、圓生等六大要義劃分為生成說、育生說、返生說三大類,以此展現道教“生生”的哲學意蘊。

第一:生成說。所謂“生成說”亦可稱為“創生說”,是指對生命的創造,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知道,道是創造宇宙、統治宇宙的最高主宰。 正如上文所說,道教“生生”包含初級、過渡、終極三個演化階段,實際上這就是道教生成說的核心内容,此處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道人在對道教生成說進行解釋時,有意無意地把“玄”、“一”等新名詞與最高本體相等同起來,并構建起新名詞下的宇宙生成說。正如列子所說: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通過“一”的不斷演繹産生并展現出“多”的多樣性,而“多”的差異性最終通過歸納的方式統一為“一”的同一性,把“一”作為最高本體來讨論萬物的蘊化生成,使道教生成說更具哲學意味,然而“一生萬物”實際上與“道生萬物”具有相同的演化理路。天地萬物都是道生成的,都是在道的作用下産生的,生命也是道的作用,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

第二,育生說。道教認為,“道”創生萬物以後,還要使萬物得到培育,使萬物得到成熟,使萬物得到覆養。 可見“育生”是針對已有生命而言的,對其重視、養育、保護,使其健康成長,大放光彩。“育生說”可分為四個層次,即貴生、護生、養生、成生,這四個層次都是圍繞道教的終極追求而展開。

道教對生命曆來十分重視,提倡“貴生惡死”的生死觀。在道教教義中,“貴生”和“惡死”同時并存,生的價值和生的珍貴常常是在同死亡的對比中才得以體現的,生死可謂是一體兩面。 道經雲:真道好生而惡殺。

長生者,道也。壞死者,非道也。死王不如生鼠。故聖人教化,使民慈心于衆生,生可貴也。 道教從“貴生”思想出發,認為死是對生的絕對否定,生死異途,而“死亡不如生鼠”的生死觀,生動地表達了道教的貴生思想。那麼道教又是如何護生的呢?道教護生的重點在于愛護生命。在道教看來,道雖不可見,但卻“因生以明之”,活生生的萬物正是道的具體表現,而芸芸衆生又是“生不可常”,因此必須用道來守護,隻有保護萬物,愛護生命,遵循道的法則,對待萬物“利而不害”,才能實現“長生久視,生道合一”的最高目标。

如果說,護生的重點是愛護萬物的生命,那麼養生則是注重對自身生命的實踐。從《莊子養生主》來看,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不為外物所滞。莊子首先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緣督以為經”,即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發展,文中借“庖丁解牛”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生活處事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最後莊子又闡述了聽憑天命,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的生活态度。值得一提的是,道士在實現終極理想時發現,如果不能無限期地延長生命,那麼成仙的目标更是遙遙無期,于是道士們開始嘗試養生修煉。

這種養生實踐是圍繞“煉”和“修”而展開,“煉”代表着早期道教對金丹的追求,随着“金丹緻仙”的外丹術逐漸衰落,内丹術開始興起,兩宋以後開啟了以“修”為中心的養生探索。在道教看來,宇宙是一個大宇宙,人身是一個小宇宙,通過對小宇宙的修行可以與大宇宙相通相系,并且結合一些服食方法,使内外養生模式不斷充實完善,讓身體長久保存,生命得以延續,進而實現“可以盡年”的養生目标。

“育生說”的最後一個層次——成生,何謂“成生”?按照李承貴教授的解釋是成就生命,使現有的生命更加燦爛、輝煌和精彩。成就人生所願,實現人生價值。 我們發現,李教授是從社會倫理的角度來論述,沒有對整個自然生态進行評述,道教的成生思想雖不如儒家那麼具體,但它是在“自然無為”的大原則之下進行的。經雲:“天地之道,不利不害,無為是守,大通和正,順物深厚,不虛一物,不主一所,各正性命,物自然矣。” 道教認為,世間的一切衆生皆有道性,要成就萬物的生命,不僅要使其客觀存在,而且還要不斷地愛惜和養護,同時在對待萬物時要時刻注意“不利不害”,“自然無為”,隻有這樣才能使萬物生靈自然發展,真正體現出道教成生哲學的内涵。

第三,返生說。所謂“返生”是指天地萬物循環往複、生生不息,是從“有”複歸于“無”的過程,這是道教“生生”的核心。如果沒有“返生”就沒有循環往複,沒有循環往複就沒有生生不息,那萬物發展就是不完整的,這種不完整必然會導緻不和諧。按李承貴教授的觀點,儒家“圓生”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對死者的追思、尊敬,也不僅僅在于賦予“死”以生的内涵和意義.讓死者的自我生命得到延續,讓死者與生者能夠“生生”地貫通,而且在于驗證生者品質的厚薄級次。 道教“返生”與儒家“圓生”十分相近,在一定程度上說,返生即是圓生。《道德經》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第四十章)老子認為自然界中事物的運動和變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規律,其中的一個總規律就是“反”。 反代表回歸,代表重新開始,是一種新的複蘇。張岱年先生說:何謂反複?就是:事物在一方向上演變,達到極度,無可再進,則必一變而為其反面,如是不已。事物由無有而發生,既發生乃漸充盈,進展以至于極盛,乃衰萎堕退而終于消亡;而終則有始,又有新事物發生。 可見,任何事物都會“物壯則老”,老而複歸于無,而這個過程恰恰是道教“返生”的深刻表達。可以說道教“返生”與儒家“圓生”共同構成了中國本土哲學的一個重要特點——“生生”的圓融性。

三、道教“生生”的反思

如前文所述,儒家“生生”是從社會道德倫理的角度論述,擴大了“生生”的範圍,這種橫向擴展,使其涵蓋面更加廣泛,而道教“生生”更重視自然生态倫理,使道教“生生”思想,進一步深入對宇宙自然的關懷層面,這種縱向的突破,表達了道教對自然生态養生的深層思考。英國學者唐通(Tong B. Tang)在《中國的科技和技術》一書中指出:中國的傳統是很不同的。它不奮力征服自然,也不研究通過分析理解自然,目的在于與自然訂立協議,實現并維持和諧。

學者們瞄準這樣一種智慧,它将主客體合而為一,指導人們與自然和諧。 這裡所說的“中國的傳統”主要是指道家道教的傳統,這個傳統蘊含着廣博的生态養生智慧。與人類中心主義不同,道教雖然十分重視人的地位,但并未把人淩駕于自然之上,嘗試去主宰或改造自然。道教“生生”思想不僅包括了一切萬物的蘊化生成,生長壯老,而且還特别重視人與萬物的關系,就從這點上看,道教的“生生”文化似乎更接近于現代生态思想。

一般認為,“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最重要的一個觀念。老子認為任何事物都應該順任它自身的情狀去發展,不必以外界的意志去制約它。 道教對待自然生态始終秉承着“法自然,宗無為”的基本原則。在老子看來,“自然”不僅代表一個存在的實體,而且也指一種發展的準則。當“自然”作為存在實體時,它是經由“道”創生而得來,萬物在自然環境下生長壯老,育化繁衍,同時一切生命在自然界從無生有,從有複歸于無,因此自然是萬物“返生”的重要歸宿。

我們發現,當“自然”作為存在實體時并非是“法自然”的本義,那“法自然”又該如何解釋呢?河上公對其解釋說“道性自然,無所法也。” 道教認為,宇宙萬物的一切發展變化都有一個内在的依據,對待芸芸衆生要首先學會“自然而然”,必須遵循着一種有序的發展規律,這種規律不依托任何力量而存在,始終保持着“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所以,這裡老子所說的“自然”本義是說“自然而然”,萬事萬物(包括社會和人)的本性都是自本自根的,應該順應其本性去看待萬事萬物的存在和發展。

“自然”是一種觀念、态度和價值,也是一種狀态和效果,“無為”則是一種行為,是實現“自然”的手段和方法。 那什麼是“無為”,“無為”對人類又有怎麼的要求呢?我們知道,老子最反對有為,最重視無為,“無為”并不是不作為或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外加幹涉的為,順應性而為。所謂“順性”即是“順道體之性”就是河上公所說的“道性自然”,無為即順應“自然之所為”,緊随自然發展而為,反過來說,自然也需要無為的保障才能實現“自然而然”,如此“無為”與“自然”似乎就等同起來。值得說明的是,“法自然”是道教對待自然的一種态度,“宗無為”是道教對待自然的一種手段,而這種手段恰恰體現了道教“生生”的文化内涵。

牟宗三先生對此有一番論述,他說:“生而不有”,即是無心之生;無心之生,則暢其源,物自生,都任置之,非吾所得而有也。“為而不恃”,即是無為之為;無為之為,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功自成濟,非吾所得而恃也。“長而不宰”即是不主之主;不主之主,則雖首出庶物,而無宰治之施。生、為、長皆指道言,即于道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見其沖虛妙有之玄德。

牟先生的這段精妙解讀,不僅展現出了道教的創生說,而且在對待萬物的态度上也提出了“無心之生”、“無為之為”、“不主之主”的深刻思想,展現了“無為”對待萬物的具體方式,道生長萬物而不加幹涉,德畜養衆生而不加主宰。道教以“法自然,宗無為”為原則,一方面展現了道教深遠廣博的宇宙生成說,另一方面使得天地萬物在良好的自然環境下健康有序的發展,進而促使自然生态系統的和諧平衡。

在道教看來,人的能動性對自然有一種特殊能力, 這就是認識、掌握、改造自然,但如果這種行為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到宇自然生态的和諧發展,因此人類應該自覺地去理解并把握天道運行的法則,于是道教在提倡“法自然,宗無為”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三才相盜”的思想。經雲:“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這裡的“三才”是指天、地、人,“盜”是代表悄悄地竊取、不露聲色地利用,而“三盜”是指天地、萬物、人互相盜取,彼此利用,共同生存。

《陰符經》中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人是具有自我意識的主體,既能認識自我本性,又能知曉自然規律,“三才相盜”觀念要求人們在對待自然生态時要注意把握時機,即所謂“盜機”。隻有遵循和掌握天道的法則,把握好時機,使人的行為才能與天道法則相契相合,這樣一來,人類既可以繁榮發展,又能夠不危害自然,與萬物和諧相安。需要指出的是,“三才相盜”的觀點雖然講求的是萬物盜天地,人盜萬物,萬物盜人,強調人在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觀能動性,但這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法自然,宗無為”的基本原則之上。

道教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生化而來,從“道”的角度來看,一切衆生都是平等的,沒有貴賤之分。人作為萬物的一份子,必須和芸芸衆生一起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要發展也必須借助自然的這個平台,以自然為師,隻有這樣人類才能與自然和平相處,譜寫生态和諧新篇章。

德國生态神學家莫爾特曼(Jurgen Moltmann)對道教生态智慧十分贊賞,他說:強調生态和諧的觀念深藏在我們的傳統中,有必要發揚它們。 道教“生生”智慧不僅反映了古人對宇宙自然的基本态度,展現了深遠廣博的中華根柢,同時其豐富的傳統智慧對當代社會的發展和自然生态的建設都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