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實習記者 李謙鋒 記者 周懷宗)京郊懷柔有三寶,闆栗、虹鳟、西洋參。但近年來,為保護生态、減少對河流環境的污染,作為懷柔農業三大特産之一的虹鳟魚養殖紛紛騰退,如今,隻剩下寥寥幾家,“懷柔虹鳟魚”或将成為曆史。
對食客來說,或許隻是少了一個選擇,但對養殖戶來說,卻是一場艱難的轉型。“農業局沒說具體标準,隻說我們排水不合格,要求我們限期拆除漁場”,養殖戶楊春花告訴記者。對此,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士表示,實現循環用水,排水能達到Ⅱ類水即為合格。但實際上,即便達到Ⅱ類水标準,仍會被騰退,“未來可能會不達标”。
楊春花說這是最後一批魚,處理完後漁場就要拆除了。李謙鋒 攝
将要退出曆史的養殖戶懷柔虹鳟魚養殖的曆史已有三十多年,早在1983年,北京市水産科學研究所在渤海鎮田仙峪村(原三渡河鄉桃峪村)建立養殖場,依托長城腳下珍珠泉優質冷水資源開始試驗養殖虹鳟魚,由此開啟了懷柔虹鳟魚養殖的大幕。
池中的鳟魚。李謙鋒 攝
多年來,懷柔利用區内溝溝壑壑中長年水溫在 5℃-20℃、水質純淨、含氧量高的774處冷泉,大力發展以虹鳟魚、鲟魚為主的冷水魚養殖,一度成為特色農業主導産業,而虹鳟魚也成了懷柔美食的一大名片。
水産養殖雖然能帶動地方産業與經濟發展,但同時也會給環境帶來一定污染,尤其是投喂餌料引起的水質下降。近年來,懷柔區開始全面進行漁業整治,全力騰退規模化養殖。截至目前,懷柔已累計騰退70餘個規模化漁業養殖場,總占地面積300畝。
“我們家從2001年開始養魚,是附近最早的一批養魚戶,到現在已經18年了。這片地最早是河灘荒地,我們在這兒建起了漁場。”永興泰漁場老闆娘楊春花向記者介紹,“但是從今年開始,區裡加大了環保力度,要求我們全部清退。”
這家位于懷柔區渤海鎮的漁場,是目前區裡最後一批被騰退的漁場之一。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看到,現場已經拆除了幾個魚池,砂石已将原來的魚池填平。“還沒拆的魚池裡,剩下了最後一批魚,等把這些都處理了,整個漁場就沒了”。
永興泰漁場在懷柔虹鳟魚養殖戶中規模算是比較大的,整個漁場長500米,寬度大約30-40米,最寬處能達到80米。
“我們漁場總面積有27畝、淨水面積有15畝,主要養虹鳟和鲟魚,産量每年能達到30萬斤,另外還會賣出大約100萬尾水花(受精卵)、60萬尾魚苗。”楊春花說。
被拆除的魚池。李謙鋒 攝
不能養魚了,養殖戶今後做什麼?
“我們在河北涿鹿還有個年産10萬斤的小漁場,可現在河北也在整治,具體政策還沒有确定下來,但已經通知我們了。一旦漁場全都拆除了,我們隻能去市裡或區裡打工了。我們這兒沒有耕地,以後也沒有漁場了,這些年積累的養殖技術就用不上了。”楊春花說。
不隻是楊春花,村民杜桐柱2002年開始養魚,他的漁場在九渡河鎮,去年10月已經拆除。
杜桐柱告訴記者,他的漁場比較小,總面積有5畝,水面僅有2畝。“之前作為懷柔特産,虹鳟魚養殖受到政策支持,取水不收費,2018年初區農業農村局召集養殖戶到鎮政府開會,告訴我們區裡要開始全面整治,要給我們安水表、收水費,我這點産量就不劃算了。再加上環保局檢測我們的排水不合格,漁場就這麼點兒,也沒辦法建沉澱池進行污水處理,正好區裡給騰退補貼,我一合計就拆除了。”
對于騰退之後的生計,杜桐柱表示自己已經40多歲,“除了養魚也不會别的,先歇一段時間,也考慮一下今後做什麼”。
記者聯系到懷柔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郅景平,對方表示,“當初我們和人保局等部門也考慮過養殖戶再就業的問題,考慮到一是這些村民大多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又沒有其他工作經驗,我們介紹的崗位他們未必滿意;二來現在社會上就業機會比較多,就讓這些村民進行自主選擇。”
一場沒有行業标準的騰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水産養殖總産量超過5000萬噸,占我國水産品總産量的比重達78%以上,我國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産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家。水産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為解決城鄉居民“吃魚難”、保障優質動物蛋白的供給、降低天然水域水生生物資源的利用強度、促進漁業産業興旺和漁民生活富裕等都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年2月,農業農村部、生态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水産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幹意見》。
2月15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并不是所有水産養殖品種和養殖方式都會對水生态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在堅持“生态優先”的原則下,支持養殖戶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而對于一些地方在處理水産養殖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時候出現偏差,比如搞“一刀切”,一禁了之、一拆了之,一律拆除、一律禁養,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農業部是不贊成的。
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采訪了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學院教授、水産養殖國家特色專業負責人劉其根,他表示,水産養殖與水環境污染之間不是簡單劃等号的問題,隻有不科學養殖,才會帶來水環境污染問題。
劉其根教授指出,水産養殖污染物大多為氮磷等有機物,它們本身并非有害物,可以進行科學回收利用,轉化為可以用于土壤的肥料。
楊春花告訴記者,漁業養殖的監管部門涉及農業局、環保局、水務局等多個部門,每次水質檢測都是農業局帶着環保局或者第三方測試公司進行取樣,“去年3月,環保局說我們的排水不合格”。
“有沒有咨詢過環保局要符合什麼标準,怎樣才能達到?”
“問了,怎麼沒問。環保局隻說我們不合格,沒說标準。我們問環保局,您要我們上什麼設備,我們就上什麼,但環保局也不告訴我們。那麼多錢砸進去萬一又不合格了,或者不讓養了呢,要知道光一套設備就要好幾百萬元。”楊春花一臉苦笑。
楊春花說,為了環保檢查,從去年5月份開始,花了四十萬元建了沉澱池,“我還種了水葫蘆、水芥藍等綠植,對排水中的磷、氨氮等物質進行吸收,漁場内也進行了部分水循環。去年7月,農業局請譜尼測試公司對我們進行了檢測,說我們的排水達到了Ⅱ類水标準。”
2018年7月,懷柔區農業局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楊春花的漁場進行檢測,報告顯示“符合要求”。受訪者供圖
楊春花提供了之前懷柔區農業農村局給養殖戶的報告,上面标注着地表水二類标準限值。受訪者供圖
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标準》顯示,Ⅱ類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魚蝦類産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Ⅱ類水經淨化處理(如絮凝、沉澱、過濾、消毒等)後,也可作為飲用水。
“目前我國江、河水質能達到Ⅱ類水标準的,已經是水質比較好的了。”劉其根教授表示。
楊春花的丈夫楊彩東說,去年7月後,漁場的排水一直達标,“農業局甚至考慮保留我這個漁場和另外四家”。但到了12月,事情又起了波瀾。
“因為水葫蘆這種南方植物沒辦法适應北京的冬天,12月,水葫蘆被凍死了,這次水質檢測,排水中的磷超了0.04,從那之後農業局與渤海鎮政府就經常來找我進行‘勸退’了。”楊彩東說。
不過,楊彩東說也能保證排水達标,“隻要我冬天把這幾個池子蓋上大棚,這些植物就能安全過冬。我跟農業局承諾,隻要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可以保證排水能達到Ⅱ類水排放标準。但農業局和渤海鎮反複找我做工作,最後我們同意簽字騰退,隻是改造的這幾十萬這不就打了水漂了嘛。”
被拆除的魚池,原先遍植水生植物。受訪者供圖
對此,懷柔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郅景平表示,“2017年,懷柔區政府就出台了《懷柔區懷沙河懷九河雁栖河流域漁業綜合整治方案》,主要針對‘三條河’流域水産養殖綜合治理,達到環保标準的予以保留,達不到環保标準的限期整改。但将來政策是否又有變化,或者現在雖然達标,以後是否出現不達标的情況,都很難說。”
很多小漁場之所以選擇主動騰退,郅景平表示,“一是我們鼓勵漁業養殖循環用水,循環水設備價格昂貴,這些散戶沒有這樣的經濟能力購買。二是環保等部門對這些養殖場每月都會進行排水檢測,檢測不合格就會罰款。三是水務局也開始收水費了。另外,對于這些騰退的漁場,我們也有相應的補償政策。”
騰退标準由誰來定對于水産養殖相關環保标準是多少,以及由哪個部門制定,郅景平表示,“環保标準是由懷柔區生态環境局(原環保局)制定,具體标準是多少農業局不知情,環保局隻是告訴我們哪些不合格。”
記者随即聯系到懷柔區生态環境局,但相關負責人表示,“标準是由區農業局制定的,具體情況還是去問農業局。”
那麼,漁業養殖會産生多少污染?記者對此采訪了懷柔區農業農村局養殖管理科科長張振興,他表示,流水水産養殖的出水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污水,業内一般稱為排水,流水速度也較快,相當于魚在水裡“洗澡”,即使有一些餌料、糞便等污染物,也屬于可循環污染物,經過科學處理之後,可以被生态系統吸收。魚類本身還可以起到一定的淨水作用,比如每年向水庫中放進一些魚進行增殖放流,也是為達到生态平衡,實現生态良性循環。
張振興還表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懷柔發展漁業養殖主要是響應當時國家提出的‘菜籃子’工程,并沒經過科學規劃,而現在為了提高懷柔生态環境質量,進一步規範漁業養殖,開始對畜禽養殖業清退及漁業綜合整治。”
那懷柔現在還有漁場嗎?張振興說,目前懷柔還保留了幾家能夠實現循環用水的漁場,主要用于鲟魚的仔種培育。
那麼,達到什麼标準才可以繼續養魚?張振興解釋說,“除了實現循環用水,排水如果能達到Ⅱ類水排放也可以。但其實騰退中的部分漁場排水是可以達到标準的,之所以還是被騰退,也是考慮到今後情況的不确定性,比如進水都達不到Ⅱ類水标準,即使再進行水質處理,排水也不可能達到。”
“河水污染确定是由養魚造成的嗎?漁場騰退後,懷柔的河流水質就能達到Ⅱ類水标準嗎?”這些養殖戶心中的疑問,目前還沒有相關部門給出明确的答複。
就養殖戶提出依靠植物吸收的生态處理方法,張振興答複稱,“生态淨水區域要達到漁場總面積的2/3,才能達到淨化要求。而懷柔當地大多是小漁場,占去這部分用地,就養不了多少魚了。而且這些水生植物冬季、初春、晚秋等低溫季節不生長,之前也有農戶嘗試過蓋大棚,但植物長勢并不理想。另外,一旦蓋大棚,就屬于農業設施用地,還需要國土部門的審批。”
當記者問到,區農業農村局有沒有進行政策引導時,張振興表示,目前我國還沒有國家層面的流水養殖行業标準,在養殖、騰退等執行層面缺少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支持,尤其水處理方面在全國範圍都是難題,“我們曾向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提出過申請,希望出台流水養殖的相關政策和标準,但到現在也一直沒出。”
對于懷柔區水産養殖綜合治理,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畜牧漁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農村部國家水産養殖行業标準,尚處于考證階段,還未正式公布。由于沒有相關政策及文件支持,對此次懷柔區的綜合治理工作,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并未提供過多指導意見,主要工作由懷柔區政府主導。
記者撥通“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官網上公示的主管領導電話,工作人員表示“官網寫的是政府辦公室電話,領導辦公室電話不方便透露”。記者表示要詢問水産養殖綜合治理相關問題,對方表示有問題去找農業局。
很多問題因為官方沒有給出明确說法,許多養殖戶表示“一直懸着心”。從1983年就開始養魚,今年已經65歲的張克起,在楊宋鎮有一家70畝的漁場,由于他的漁場不在“三條河”流域,至今還未被勸退。按照張克起自己的說法,“事有輕重緩急,可能還沒有顧上我這”。
但張克起也同樣擔憂,他的漁場除了養殖成魚外,主要是鲟魚仔種培育,兩年前,他看到将要對水産養殖進行整治的消息後,就陸續停了對魚苗的培育,減少了養殖量,現在漁場裡隻剩下一些親魚和少部分成魚。
“這些魚一直養着,卻不能産生效益了。我們現在就希望政府相關部門盡快出台明确的政策和标準,如果清退,按照怎樣的補償;如果允許我們保留,又是什麼樣的環保标準、相應的水、電等費用是多少,我們合計一下看還能不能堅持。”張克起說,“現在進退兩難,‘吊在這兒’也挺難受的”。
虹鳟魚都是從哪來的漁場騰退,是否對懷柔餐飲産生了影響?日前,記者就來到位于“虹鳟魚一條溝”,對于有多家餐館及度假村的葦店村進行了探訪。
“我幾乎每年夏天都會來懷柔玩幾天,除了避暑,還惦記着吃這兒的虹鳟魚。”提起虹鳟魚來,遊客小張立刻變得很興奮,“烤虹鳟更是每次必點”。
懷柔的招牌菜,烤虹鳟和生魚片。李謙鋒 攝
漁場都騰退了,那懷柔虹鳟魚從哪來的?張振興表示,在騰退漁業養殖的基礎上,為了延續懷柔虹鳟魚、鲟魚的美食招牌,懷柔區推出了“兩頭在内、中間在外”的模式,即懷柔生産優質冷水魚苗種,銷售到外省進行養殖,待種魚達到食用标準後,再通過低溫保鮮的方式将活魚運回懷柔,放入“保鮮池”中待食客挑選。
不過,許多餐飲從業者還是有些擔憂,餐廳老闆張義忠表示,“現在不光是北京在騰退漁業養殖,連周邊的河北、山西、山東等地也已經開始了,我們擔心外地的供貨量能不能供得上。”
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從河北省生态環保廳了解到,今年1月初,河北省已經發布《河北省碧水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并開展了全面整治行動,以飲用水水源、水質較好湖庫、近岸海域等敏感區域為重點,科學劃定養殖區,明确限養區和禁養區,拆除超過養殖容量的網箱圍網設施。同時,開展對大中型水産養殖場的水質監測,加強對水産養殖尾水的監控。
山西省環境保護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由于山西氣候幹旱,水資源貧乏,是中國最缺水的省份之一,對于大中型養殖項目從未批複過。山西省農業廳漁業局工作人員說,“目前我們也在對黃河流域漁業養殖進行考察,研究如何在符合環保、水文等要求下,開展漁業養殖。”
北京還有大型漁場嗎不少采訪對象都表示,除了懷柔還保留有幾家小型漁場外,目前北京市隻有房山還保留有一家大型漁場。
記者日前來到房山這家漁場,負責人稱,園區現在采用多級用水、循環用水和水态處理,實現了整體循環用水的養殖模式,這是漁場得以保留的最主要原因。
工作人員正在介紹循環水設備。李謙鋒 攝
“2013年公司創建之初,我們就想突破傳統的水産養殖模式,不單純依靠養殖,将更多注意力轉移到仔種培育和儲運,北京總部更多作為仔種供應和儲運基地。”這位負責人介紹,“通過自建或合作的形勢,目前我們在江西、湖南、河南等地有多家養殖基地,這些魚達到食用标準後運到北京,淨化處理後再投入市場。”
不過,這名負責人也認為,這一模式投資高昂、一套設備動辄數百萬元,而且,外地養殖再運回本地,物流環節太複雜,成本太高,并不适合小型養殖戶。
儲運中心的存魚。李謙鋒 攝
水産養殖路在何方傳統養殖方式逐漸被騰退,漁業養殖又該如何發展?
“現在我們越來越重視科學及生态養殖,現代化科學工廠養殖是今後要倡導的。”劉其根教授介紹,今後要大力推動全封閉内循環水,漁農綜合種養,湖泊、水庫等開放式大水面生态養殖,養殖尾水科學處理等養殖方式的發展。
今年2月份,農業農村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水産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幹意見》,這是第一個經國務院同意、專門針對水産養殖業的指導性文件,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水産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水産養殖業的轉型升級、綠色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此外,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相應政策。在《河北省碧水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推進水産生态健康養殖,引導和鼓勵以節水減排為核心的池塘、工廠化車間和網箱标準化改造,重點支持廢水處理、循環用水、網箱糞污殘餌收集等環保設施設備升級改造。
傳統養殖方式正在逐漸退出曆史舞台,以節水減排、循環用水等發展方式為代表的現代化生态養殖已成趨勢。然而,如何才能促成産業升級,并促進養殖戶順利轉型,仍值得思考。
新京報實習記者 李謙鋒 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新京報鄉村”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