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智能制造院士

智能制造院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8 18:44:43

南都訊培育新動能,壯大新實業。9月22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指導,南方都市報社、N視頻主辦,南都灣财社承辦的“大灣區·大智造”2022粵港澳大灣區新實業峰會暨南都灣财社揭牌儀式(以下簡稱“峰會”),在深圳華僑城大廈舉辦。

峰會上,深圳市領導、中科院院士等政界、學界大咖莅臨現場,分享大灣區制造行業前瞻;更有來自華為、中興通訊、深創投等産業界、資本界大咖,從智能制造、科技創投、金融賦能等角度出發,探讨“灣區智造”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智能制造院士(中科院院士管曉宏為大灣區支招)1

管曉宏做客2022粵港澳大灣區新實業峰會暨南都灣财社揭牌儀式現場

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将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智造”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如何激活更多力量賦能灣區制造業的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管曉宏在關于《網絡與智能時代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作為制造大國,正在往制造強國邁進。管曉宏認為,我們面臨挑戰很多,比如一些精密裝備現在還不能制造,甚至有些方面還有“卡脖子”的問題。要想提升制造,需要“兩化一融合”,讓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何謂“兩化一融合”?他解釋,它是指網絡化、智能化和信息物理融合。其中, 智能化是指裝置和系統控制決策的高度智能化,小到手機和芯片都具有智能。所謂智能,就是基于機器學習的人工智能,這是初級的人工智能,而實際需要的智能要高得多。而信息物理融合就是信息系統、物理系統和人的高度融合,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礎就是指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制造系統。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應用驅動包括: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機器人、能源互聯網、智能航天系統等。

在管曉宏看來,制造業正在經曆從過去50-60年代的自動化到70-80年代的信息化,再到今天的網絡化、智能化,各方面的挑戰非常多。首先是客戶需求趨于多樣化、個性化、高質量、低成本,快速響應、增值服務等。同時,技術手段也正在多樣化,發展非常迅速,從3D打印、激光制造、微納制造、機器人的技術在大量使用。

對此,管曉宏認為,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就是“兩化一融合”,這也是國際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智能時代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關鍵基礎理論與技術,在即将到來的新工業革命、新技術革命和新能源革命中,将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業也可以“借道”專業化服務

放眼大灣區,未來賽道在哪裡?據南都灣财社記者觀察,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核心陣地,也是産業智能轉型的主戰場。大灣區傳統制造業如何蝶變升級,成為當務之急。

“大灣區的信息産業非常發達,我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很多主要IT企業、互聯網企業、通信裝備制造、算力系統主要制造商很多在大灣區。這是大灣區非常強的優勢。”管曉宏指出,“兩化一融合”是非常值得大灣區業界關注的方向。不論是産品的“兩化一融合”還是制造過程的“兩化一融合”,都跟信息技術的最前沿密切相關。要解決“智造”的問題,未來要跟信息密切結合,這是我們最大機遇。

在管曉宏看來,“兩化一融合”幾乎跟所有産業、前沿學科都有關系。不過,大灣區數量龐大但缺乏資金實力的中小企業,能否跟上轉型步伐?管曉宏建議,中小企業不一定要建立專業的IT開發隊伍,可以借助專業化服務的方式,不需要太高成本也能實現“兩化一融合”。

直面雙碳目标,能源清潔和綠色化勢在必行

雙碳目标下,能源的清潔和綠色化勢在必行。管曉宏指出,140年前形成的電力系統在傳統結構下所有一次能源轉成電能接入電網,但目前為止還沒有經濟大規模的儲電能的方式,全世界電力系統都是損失平衡系統,因此,要想利用可再生能源,儲能是關鍵。管曉宏表示,6G規劃中的能耗是5G的10倍,5G的能耗是4G的3倍。

“以前IT産業不太考慮能源問題,但IT産業的下一步發展跟能耗、與雙碳目标都有關系,産業融合的趨勢非常明顯。”他進一步舉例分析:過去講互聯網、廣電網、通信網三網合一,現在我們提出來算力網、能源網和通信網三網合一。如果能耗成倍增加,我們難以實現雙碳目标,未來這些都需要融合考量。

采寫:南都灣财社記者 盧亮 葉霖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