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高度重視生态文明

高度重視生态文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8:51:53

高度重視生态文明?《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14個專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收錄的5篇文章,深刻論述了新時代我國生态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體現,标志着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建設規律性認識的新高度生态環境治理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生态文明建設面臨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指出:“生态文明這個旗幟必須高揚”我們要深刻領會生态文明思想的豐富内涵,把生态文明建設作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作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擔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斷開創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新局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高度重視生态文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度重視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這個旗幟必須高揚)1

高度重視生态文明

《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14個專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收錄的5篇文章,深刻論述了新時代我國生态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體現,标志着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建設規律性認識的新高度。生态環境治理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生态文明建設面臨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指出:“生态文明這個旗幟必須高揚。”我們要深刻領會生态文明思想的豐富内涵,把生态文明建設作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作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擔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斷開創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新局面。

生态文明建設彰顯黨的初心使命。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我們黨從延安時期起,就确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無論是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還是新時代,我們黨始終是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守護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曆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新時代,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曆史性轉變的大背景下,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一系列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标志性成就,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穩定解決了14億多人口的溫飽問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确提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此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果說以前我們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則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發展必須着眼于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奮力爬坡過坎,力争穩中求進,也要正确對待發展的差異化和人民需求的多元化,以高質量發展滿足高品質需求,以良好生态環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态文明建設是民生更是民意。生态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自然基礎,不僅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反映着人與社會的關系。生态文明的所有内容都與政治和社會有關,都與民生有關,本質上都歸結為重大政治問題和重大社會問題。生态環境沒有替代品,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切實提高生态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态産品,就是為了解決好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随着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人民群衆對生态環境質量的期望值更高,對生态環境問題的容忍度更低。反複強調要把解決突出生态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回應人民群衆所想、所盼、所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态環境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出發,大力推進生态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推動生态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發展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堅戰;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标中,美麗是一個重要目标。近10年來,我國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斷取得新成效。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2%,是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2019年2月《自然-可持續發展》雜志發表論文稱,2000年至2017年間全球綠化面積增加了5%,其中25%來自中國,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持續不斷的生态文明建設,使得中國的荒山惡水逐漸變成青山綠水,還将進一步變成“金山銀山”。一個山清水秀、富裕繁榮的美麗中國将是全體中華兒女及其子孫後代的幸福家園。

生态文明建設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有關文章指出:“隻有更好平衡人與自然的關系,維護生态系統平衡,才能守護人類健康。要深化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規律性認識,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設。”人與自然環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從古代的農業文明經過近代的工業文明到當代的生态文明,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演變過程,人們的認識與實踐也經曆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獨特的世界觀和自然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等古代哲學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待人與自然的智慧。在推動生态文明建設的進程中,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生态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生态文化相結合,在生态文明建設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指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态文明建設。”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生态環境挑戰日益嚴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國際潮流所向、大勢所趨。我們黨清醒把握這一發展新趨向,緻力于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的和諧,把“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了黨章,把生态文明寫入了憲法,實現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的高度統一。我們必須以生态文明思想為指引,樹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理念,充分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加強生态文明建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衆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識和呼聲。我們要高揚生态文明這個旗幟,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态環境需要,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讓良好的生态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趙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