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這個概念的出現是比較早的,在很多的領域都會涉及到設計工作,在當前時代,設計被廣泛地用于商業,以及藝術活動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活動。
作為設計師,提升設計思維是我們的生存之本,下面7種設計理念你一定要知道!
1、碎片化設計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設計師對于多學科、跨領域的海量信息的獲取,大多會經過過濾和篩選,選擇興趣點以及設計知識痛點,圍繞設計進行斷點性思考,每一個斷點可能是一個設計的細節和環節,多個斷點的串聯,則不經意成為系統性的設計過程。
這種碎片化的設計思維,其結果可能是原有的設計形式、設計方法被推翻,單純的造型設計往往在這種趨勢中慢慢缺失甚至消亡。但有趣的是,新的交叉性、系統性的設計思考卻逐步确立,原來所接受的包豪斯設計知識體系已被沖垮,形成了多維性、多面性、包容性和交叉性的新的設計知識體系。
“碎片化往往可以理解為多元化”,在多元化的信息中,利用大數據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獲得有巨大價值的産品和服務,或深刻的洞見”。
對于設計師來說,在指向性明确的設計目标下,通過大數據,可以有效地利用碎片化設計思維方式,獲取準确的相關設計數據和訊息,确立精準的設計定位。
2、整合設計
整合設計就是根據産品問題的認識,分析判斷,針對人類生活質量與社會責任,就市場的獨特創新與領導性,對産品整體設計問題進行新穎獨特的實際解決方法。
整合設計是設計發展的較高階段,它包含了産品差異設計、産品概念設計、産品整合設計。整合設計因設計要求的不同而産生不同的設計需求:産品改進設計、産品研發設計、産品發展設計。這是整合設計的功能與需求的基本。整合設計在技術手段層面,将産品所有組成部分看作是一個整體系統,從外在到内部、從局部到整體的設計水準遞進途徑。
3、設計産業化和産業戰略設計
“設計産業化”是将設計與産業融合,進而驅動全域創新的戰略性理念。具體而言,是指運用“産業戰略設計”工具,把設計與文化立體化融入各類産業,驅動“政産學研科教文”全域融合創新發展。需要與常規理解的“産業化”進行區分- -并非把設計作為産業化的單一起點,而是把設計融入其他各類産業領域協同創新發展。
“産業戰略設計”是推動“設計産業化”的重要創新工具與方法手段,是系統化、科學性、産業級的戰略設計創新體系。是基于設計學的“戰略級設計”,是傳統産業或企業戰略的創新設計與實施工具、推進方案、行動指南、執行手冊。其涵蓋但不限于企業戰略識别系統(CIS),即企業理念識别系統(MIS)、企業行為識别系統(BIS)、企業視覺識别系統(VIS),可将其理解為CIS的産業升級版。具有“系統化、科學性、文化感、智慧式、創新型、多層次、可實施、有實效”等多維度特質。
4、跨界設計
跨界設計是跨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領域或界限,這種設計被稱之為“跨界設計”。跨界設計的方法很多:
一是經典元素之間的跨界,這種跨界出來的産品更容易讓人們接受,讓人既懷舊又有新鮮感;
二是功能上的跨界,例如手機,幾乎是一機在手,無所不能,可以說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這種跨界會越來越多;
三是改變尺寸概念的跨界,這種跨界就是要打破傳統認知,創造人們新的心理需求,是創造需求的新亮點;
四是調侃性質的跨界,這種跨界可能在設計中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現代人都有娛樂的精神,喜歡生活中樂趣不斷,這種設計要迎合普遍大衆的心理需求。
5、再設計
該設計其内在追求在于回到原點,重新審視我們周圍的設計,以最為平易近人的方式,來探索設計的本質。在原研哉看來,“再設計”是對于日常生活用品的一次再創造,是讓人們重新面對自己身邊的日常生活事物,從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尋求現代設計的真谛,給日常生活用品賦予新的生命的設計,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變得陌生則更加是一種創造。
“再設計”傳達了一種向自然學習的設計精神,強調設計的人文關懷與生态環保的社會責任,指出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未來設計的前進道路。
“再設計”對于原來人們熟知的産品進行更新、改革,甚至進行徹底的改造,從某種意義上看,其包含了創意設計,而且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
再設計的概念的提出,不但給日本設計師開啟了新的方向,也成為今天的中國設計者的一個參考。與其去追求華而不實的設計,追求一些遙遠而多餘的裝飾和不知如何是好的功能,倒不如從身邊的日常用品上找尋以舊納新的最“适合”的設計。
“再設計”是站在設計師的角度打破已有的設計定向思維,在原有功能不變的情況下,再次重構、再次賦能,不僅能收到很好的經濟效益,還能收到很好的社會效益。
6、社會設計
社會設計是設計方法論的應用,可以解決複雜的人類問題,将社會問題放在首位。從曆史上看,社會設計師一直關注設計師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以及利用設計過程帶來的社會變革。
社會設計是運用區塊鍊、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圍繞實體經濟的創新創業,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與效率,降低成本,如社區銀行;如何激勵減貧資源更多轉向教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促進機會公平,防止社會階層固化;如何促進包括但不限于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綠色經濟體系,設計綠色生活方式等。
7、生态危機設計
2019年末開始的全球疫情大流行,讓大衆重新将視野從高速科技發展中抽離出來,并聚焦在人類環境、氣候危機、流行病、生态變異等問題上來。未來世界愈發呈現複雜性、風險性與不确定性。反思成為全人類在“人類紀”生存的重要功課。生态破壞、氣候變更,尤其是社會如何回應生态環境問題是引發人類社會崩潰關鍵因素。
生态危機設計不是以某個已有的特定“造物”學科為基礎,而是基于多元學科的推動得以發展,特别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日趨成熟的合成生物學和人工智能科學等。生态危機設計涉及到的新技術有:生态設計、生物設計、生物材料設計、合成生物學、生态學、未來學、大數據、景觀、人工智能、機器人、可編程自然系統等。以多元學科為X軸,以不同尺度為Y軸,生态危機設計的願景是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體和生态系統設計可選擇的未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