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是長期積累的一整套哲學和形而上學觀念。一般情況下印度教并不被當作一種正式的宗教,而是更多的體現在生活方式上。印度教植根于一種向往靈魂獲得自由,返回最純淨狀态,遠離俗世的虛妄、勞苦、欲求的哲學。很久以來,印度教的形成使不少學者備感困擾——并無正式的文獻記載印度教究竟是如何起源的。但是,這門宗教據信已有超過五千年的曆史,很可能是世上所知最古老文明的一部分
佛教起源
佛教的誕生源自喬達摩堅定不移追求覺悟時連續的49天冥想。曆史上,印度人認為菩提樹是神聖的,因為佛陀(悉達多)是在一顆菩提樹下達到的覺悟。很多印度的聖人和智者都追尋佛陀的腳步,在菩提樹下冥想以求覺悟。佛陀的認識圍繞着四個主要思想,通過它們理解覺悟或者“涅槃”——一種所有苦厄都不存在的狀态。這些想法形成了佛教的“四谛”:“苦谛”,生命到處都是苦痛;“集谛”,一切苦厄的根源在于人類為了追求現世暫時的愉悅而擁有的自私欲求;“滅谛”,消滅一切苦厄的方法是消滅一切欲求;“道谛”,克服欲求,達到覺悟的方法是追尋“八道”,即欲求和克己之間的中道。
相同點佛陀的教導囊括了印度教傳統的諸多思想,但它們也有着相當鮮明的不同。轉世概念兩種宗教皆有,佛陀認可一種循環、乃至重複的曆史觀,其中世界反複被創建、摧毀,循環往複。佛陀不認可的是婆羅門僧侶的特權,因而他否定了種姓制度。兩種宗教的最終目标——印度教徒的Moksha和佛教徒的涅槃頗為接近,都包括達到一種完美覺悟的狀态,從轉世的鍊條中解脫
印度教戰勝了佛教
佛教在印度命運多舛,它逐漸衰落是由自身“無常”的思想所緻。“萬事皆空”是佛教的核心理念,它暗含無常的概念。無論消逝的是暗喻、象征、還是實物,佛教其最初的狀态發生了改變。可能正是由于這一思想,導緻了佛教在被頑固種姓制度分割的古印度社會舉步維艱,當年印度文明和婆羅門傳統都認為一個人一生的道路是由他生來歸屬的種姓所注定的。佛教卻拒絕這一看法,提供了一條不因人的天生種姓而歧視,反而重視通過個人嚴格道德要求和取向自律的普世道路。
另外一個讓佛教在印度衰落的重要原因是1323年後在北印度克什米爾和東印度孟加拉發生的Bhakti運動(虔誠派運動)。作為對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矯正,一個更加集體而先驗的印度教從部分隐匿的吠陀經中誕生。“Advaita Vedanta”(不二,梵語為單數)傳播一種形式的覺悟。達到這種覺悟可能更依賴于通過了解自身所有的組成和特征。不二形式的印度教不以種姓、民族、宗教或其他社會分割而歧視。在這種思想下,婆羅門(最高種姓)和首陀羅(最低種姓)都可以接收到不二形式的印度教永恒智慧,從而獲得“Moksha”或涅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