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标志性成果

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标志性成果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25 09:41:29

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标志性成果?在文明社會,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有多重要呢?我們必須借助語言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情感和思想;我們隻有通過語言才能與他人交流,才能有正常的人際交往;一切人類的知識和智慧都是通過語言來傳遞,借助語言來創造的如果我們不能通過語言來準确、恰當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喜怒哀樂,不能通過禮貌的、有教養的、準确的、對方能聽懂的語言與他人溝通和交流,那麼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會面臨很多麻煩和困難,甚至寸步難行更有甚者,如果我們正當的情緒情感不能通過語言在人際交流中得到合理的表達、宣洩和排遣,那麼,就會産生很多情感問題甚至精神問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标志性成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标志性成果(學前學會普通話)1

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标志性成果

在文明社會,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有多重要呢?我們必須借助語言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情感和思想;我們隻有通過語言才能與他人交流,才能有正常的人際交往;一切人類的知識和智慧都是通過語言來傳遞,借助語言來創造的。如果我們不能通過語言來準确、恰當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喜怒哀樂,不能通過禮貌的、有教養的、準确的、對方能聽懂的語言與他人溝通和交流,那麼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會面臨很多麻煩和困難,甚至寸步難行。更有甚者,如果我們正當的情緒情感不能通過語言在人際交流中得到合理的表達、宣洩和排遣,那麼,就會産生很多情感問題甚至精神問題。

幼兒階段是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民族地區學前兒童應當學習什麼語言呢?

1993年,我跟随北師大梁志燊、張念芸兩位老師去廣西玉林,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做農村學前教育師資培訓項目。從多元文化的角度、學者的角度、理想主義的角度,我們對少數民族語言教育很感興趣,很想了解壯語的教學情況,很希望看到壯語在壯族有很好的傳承。但是,全程陪同我們的自治區教育廳負責同志說,壯語日漸式微,壯族家長希望孩子把學習壯語的課時用來學習其他更實用的課程,比如英語。一些家長甚至說:“孩子學習壯語有什麼用呢?社會上有哪一個工作是需要用壯語的呢?誰說壯語重要,需要傳承,那就讓他的孩子去學吧。”

這次經曆讓我至今都難以忘懷。人的教育、民族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很複雜的。不是教育者以為對的、好的,就一定會被接受。

20多年過去了,當下,民族地區“學前學會普通話”正逐步成為共識,甚至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重要性。過去,不會說普通話一直是少數民族兒童的“人生第一道坎”,進入小學後就成了進一步學習的障礙,甚至嚴重阻礙他們順利接受義務教育,使得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尊心、自信心都備受打擊,甚至導緻厭學辍學,影響他們日後走出大山對外交往、謀生。因此,“學前學會普通話”是少數民族學前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并融入社會最重要的基礎,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掌握語言交際工具,有助于從根本上提升民族教育水平,推動民族地區的社會進步,更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身份認同。

那麼,“學前學會普通話”,到底應該學什麼?教師應該怎麼教呢?

“學前學會普通話”應當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相結合

目前,民族地區“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努力按照“一村一幼”的标準,一個行政村至少配備一個幼教點,充分利用閑置公共資源,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招募教師,每個幼教點配置兩名學前輔導員,由教育部門統一管理,對所有适齡兒童提供免費的學前教育和普通話教學。

當前,必須把“學前學會普通話”和幼兒園語言教育相結合,在教材和教學内容上下功夫,加強教材建設,精心安排教學内容。

“學前學會普通話”絕不僅僅是簡單地教幼兒學會普通話的發音,學會普通話的日常用語,聽懂普通話的字面意思,學會從本民族語言的常用字詞向普通話的轉換,不是簡單地用普通話的字詞句式替代本民族的語言,而是要把“學前學會普通話”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普通話,全面學習漢語的優美、凝練、高雅、深刻。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教材建設,重視教材語言文字的規範性、文學性、思想性,通過文字優美的高質量的教材,通過國家通用語言本身的魅力,吸引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而不能盲目依賴文字簡單粗糙、未經深入推敲的本土教材或園本教材。

“學前學會普通話”應當和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相結合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什麼是教育?培養良好的習慣就是教育。”他又說:“我當然要教小朋友識字讀書,可是,我不把教識字、教讀書認為終極的目的。我要從這方面養成小朋友語言的好習慣。有一派心理學者說,思想是不出聲的語言,所以語言的好習慣,也就是思想的好習慣……教識字、教讀書隻是手段,養成他們語言的好習慣,也就是思想的好習慣,才是終極目的。”

什麼是好的語言習慣?用詞造句表達準确,句子完整,語氣溫和有禮貌,盡可能有問必答,不用和少用反問句,語言文明,不說髒話。

“學前學會普通話”需要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語言能力,學會用普通話表達自己,表達自己的需求、情感、想法。因此,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教會孩子普通話的發音和字詞句,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為此,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良好的語言習慣,隻有教師自己具備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語言修養,才能日積月累對孩子産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才有可能真正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語言能力。然而,現階段民族地區幼教點招募的教師基本上是具備一定條件的本地人,教師的語言水平、語言習慣、語言修養仍然有待提高。當前,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避免以下兩個誤區:一是為了表示教态親切,經常模仿孩子的口氣,奶聲奶氣,用很多不必要的疊字,口頭語言不規範,不文雅,過于随意。二是在做家長工作的時候,為了樹立威信,經常用命令的語調跟家長說話,對話語言缺少平等和尊重。

當前,有關部門必須着力提高教師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關注教師的語言習慣、語言修養,切實提高民族地區幼兒教師普通話的教學水平。教師的在職培訓不能僅僅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還應當切實幫助教師積累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的兒童文學作品,促使教師對這些優秀作品爛熟于心,豐富自身的詞彙和表達。如果教師沒有一定的積累,如果教師的詞彙很貧乏,如果教師對優美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缺少精當的體會和認識,再好的教學方法也無濟于事。

“學前學會普通話”應當成為豐富少數民族兒童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徑

語言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凝聚、承載了民族的曆史、傳統、意識形态和意志。在民族地區開展“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說普通話了之後,能夠在旅遊景點向遊客兜售生意,養活自己,甚至有朝一日能夠走出大山,自食其力。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從小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開闊眼界并不會讓孩子長大以後嫌棄家鄉、嫌棄農村——相反,我們是要讓孩子熱愛家鄉、建設家鄉。試想,孩子從小學會普通話,将來長大以後,即使隻是在當地從事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也能通過從小學習的優美詩歌在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字中獲得詩意和美感,從而使得我們的語言教育意義深遠。

從這個意義上看,在民族地區推廣“學前學會普通話”,是務實、智慧且充滿遠見的。隻有把民族地區“學前學會普通話”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教材建設,重視教材語言文字的規範性、文學性、思想性,切實提高幼兒教師的語言水平、語言習慣、語言修養,全面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習慣,才能切實體現“學前學會普通話”的成效,真正提高民族地區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兒童的精神生活,使他們終身受益。

(作者王懿穎,系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珠寶學院學前教育系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中國民族教育》雜志2021年第2期)

作者:王懿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