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互動是三觀互動,外顯方式就是各種表達,我們很難改變自己三觀,但可以增加一種表達方式,很難改變表達模式,但可以進行不同應對。
通俗的說,我們都會犯錯,都會固執己見,這個不可避免,那就避開非要改變不可的念頭,轉變思路做好應對,“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這個不動就是自有“應對方式”。
這些都是針對自我要求的,千萬不要針對别人去要求,就如同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而非指責别人的,道德不是抽象的理論化而是具體化到現實生活中的。
這就是“不改三觀改表達”“不改表達改應對”,我們繼續推理,還可以“不改應對改三觀”,這是什麼意思呢?
假設我就是情緒化表達模式,動不動給人家臉色,而且聽到不中聽看法,忍不住粗暴打斷和制止,應對方式也是情緒化,即改不了表達、改不了應對,那麼我們還可以回過頭來,從三觀上做點文章。
準确說不是改變三觀,而是改變看問題的視角,增加一個新的觀點看法。這和并存一個新的表達方式,并存一個新的應對方式,異曲同工。
從理論上分析,因果思維是我們一直追求的,也就是發現規律性,但持久之後,會變成一根筋的固執線性思維,這時候如果再增加一個新的因果思維,比如原因是結果出現後找出來的,那麼這就成了辯證思維。
顯然,擁有辯證思維的人,要比僅是因果思維的人更加靈活。
大量古典詩詞中就有這些新視角的描寫,所謂頓悟大多也是新視角帶來的新思維。
所謂哲理詩詞,其實就是換個非常規視角給大家,帶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積極感受。
比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是提出登高望遠,站得高看得遠,位置不同思想不同,類似詩詞就是杜甫寫的“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想要有新視角,就得去實踐,看到新景象,才有新感悟。比如蘇轼寫的著名《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為有了新視角,才有新思維,同時進一步解釋了普通人跳不出的根源,“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何為“此山中”?就是借喻一根筋的線性思維,或者說固守三觀,隻有一個觀點看廬山,看世界,看人事物,也就“不識廬山真面目”,跳不出自我,導緻心理困惑。
換個角度看事情,就是跳出廬山來,不是改變原有三觀,隻是并存新的視角看法,從而“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