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利郎男裝,免不了會想到“簡約不簡單的利郎紳士” 陳道明。
利郎為什麼請陳道明呢?創始人王良星後來說,當初決定選誰做形象代言人時,利郎正面臨着嚴峻的市場形勢。當陳道明的紳士儒雅與利郎的簡約之道,在電視熒屏上完美地呈現之後,短短的3年裡,利郎男裝的銷售整整翻了10倍。自此,利郎男裝品牌也成了“老男人”的最愛,更是創造了中國男裝一個神話。
即便裝“潮”染了發,身家萬億,可見過利郎創始人王良星的人,依然會發現,還是“草根”本色;這位本是草根的“潮”人大叔有什麼傳奇的創業史呢?
衍變,王良星家族創業傳奇
利郎總裁王良星
今年3月3日,在晉江總部創意園舉行的“利郎2018秋季新品發布會”,以“衍變”為主題。其實,“衍變”二字,用來诠釋利郎王良星家族31年的創業傳奇,也再合适不過了。
王良星,生于1962年,祖籍福建晉江。在晉江當地,“利郎三兄弟”創業是個廣為流傳的傳奇,其實,王良星一門是四兄弟,上面還有個大哥,“利郎三兄弟”就是二哥王冬星、老三王良星、老四弟弟王聰星三人,二哥王冬星比王良星大二歲。
數年以來,王良星兄弟常以父親王孝沛、母親林淑娥的名義做慈善。比如,2011年,在他父母親80歲生日之際,兄弟仨以二老名義在晉江慈善總會下設“王孝沛先生、林淑娥女士慈善基金”。後來,王良星在愛子結婚時,又為基金會增添善款。
包括晉江在内的廣大閩南區域,特别重視家族祖先崇拜的儀式,講究孝道文化,并且在晉江商人群體占據着重要地位。行善積德以孝為先,以孝行善,感恩他人。其實不光是利郎王良星家族,恒安許連捷、安踏丁世忠、匹克許景南等家族,均以父母名義設立慈善基金,而且在父母生日、子女婚嫁等喜慶日子,大筆增添善款,成了當地慈善一個相當出彩的“好風俗”。
1987年,利郎縫制衣服的“針車”
王良星的最高學曆是初中文化,中道辍學出來跑社會。最初,他賣過建材,也做過電焊,也修過拖拉機。“利郎三兄弟”中,最早投資開廠的是二哥王冬星,他高考時,離大學錄取分數線僅差4分,回到家裡先是學做裁縫,後來辦起了小服裝廠。在外東跑西闖的王良星發現,做服裝能賺錢,不少晉江老鄉也因此發了家,于是,他拿出1萬多元的積蓄,投資入股到二哥的服裝廠,于是,利郎的前身在1987年成立了。
縫紉機,閩南人稱為“針車”, 王良星兄弟的服裝廠,最初非常簡易,靠着普通人家用的幾台“針車”,雇請7、8個車工,生産西服男裝。與其他本地服裝企業相比,王良星兄弟進入這一行略晚了幾年,當時的晉江,包括周邊臨近的泉州、石獅,已出現較成熟的服裝批發市場,無疑給他們創業帶來一些營銷上的便利。服裝做好後,拿到批發市場賣,或轉給批發攤位的老闆代銷。
辦廠第一年,他們賺了18萬,第二年,更是賺到88萬元。1990年,王氏兄弟注冊了“利郎”商标,彼時,利郎的服裝廠規模也在擴大,已不局限于周邊,開始向廈門等城市的市場拓展,1995年,利郎(福建)時裝有限公司成立。
利郎早期的辦公室
兄弟合夥創業,一道打拼,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分工。利郎創辦後不久,四弟王聰星也加盟進來。于是,家族内部做了一個初步的分工,哥哥王冬星做公司董事長,就像大家長一樣,王良星是總經理,主要負責管理和營銷,而弟弟王聰星則分管财務,兼顧生産。
利郎能在市場立足,特區廈門是個對外重要的展示窗口。當時,廈門雲集着“華聯”、“一百”、“友誼”等大型現代化商場,吸引大量海内外遊客光顧。在這些商場開設“利郎”專櫃,大大提升了利郎品牌的檔次和知名度。當時,王冬星騎着他那進口“雅馬哈”摩托車,整天忙着采購模特兒衣架、布置專櫃、安排送貨上架。與很多晉江老闆一樣,白手起家的王冬星也特别“草根”,大夏天穿着“人字拖”,騎着摩托車四處奔忙。
上世紀90年代大部分時段,利郎服裝主要把産品的關注點投向年輕人身上。很多福建、閩南人結婚,不少人會選定“利郎”作為自己的新郎婚禮服。當時,利郎打的廣告,就是“給先生的情意。。。。。。”
20多年前,服飾選購開始分化,形象的說法,分為昂貴的專賣店和便宜的地攤貨;在國際時裝潮流趨勢影響下,品牌專賣店開始走俏,越來越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與之同時,這也是服裝潮流變化最快的年代,一種潮流還沒有形成,另一個潮流又湧來,如果不适應時代潮流,随時可能落伍、被替換。
2009年,利郎在香港挂牌上市
回顧利郎曆程時,王良星說:“由于服裝市場的同質化競争日益慘烈,利郎在1995年至2000年,從最初的成功開始走向停頓,走向衰退,甚至走到破産的邊緣。”王良星說瀕臨破産的艱困境地,一點都不為過。當時,晉江當地都在瘋傳:利郎要倒閉了!那時,石獅布行以經營進口布料為主,也是利郎的進貨主渠道,可布行老闆一聽說是他們廠進貨,誰都不敢賒貨,你要進貨必須先交款。
服裝本業競争對手多了是一個問題,但并非主因,根本在于王氏三兄弟已“不務正業”、失于專注。 王良星自己搞了一個家具廠,二哥跑去安徽辦了一家服裝機械廠,而老四做起了辦公用品生意。創業有一個大忌,那就是“朝三暮四”,啥都想做,什麼都想玩一把,一定要專注,要耐得住孤獨。
2009年,利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之日,王良星“利郎三兄弟”沒有忘記1997年的痛楚與酸苦,當時立下“專心、專業、專注、專一”,誓言專心做服裝。“衍變”二字,是在苦海中泡大的,是被逼出來的。
2002年,陳道明出任利郎品牌代言人發布會
2004年,利郎确定把“簡約不簡單”作為經營哲學指導企業,而最早提出“簡約不簡單”品牌口号,是在2002年,也就是邀請陳道明先生出任品牌代言人那一年。
危機過後,“利郎三兄弟”聘請專業機構調查後發現,“利郎”僅是一個商标,雖在福建等地有一定知名度,但并非品牌,也缺乏缺乏美譽度和信任度。于是,他們開始聘請很多專家來幫助制定企業戰略,最後決定二條路并行,即啟動品牌經營和連鎖專賣之路。
如何走品牌戰略?一是從設計入手。2001年,聘請國際知名時裝設計師、中國設計師最高獎“金頂獎”獲得者計文波,擔任利郎公司的設計顧問;2007年,計文波又加盟利郎,擔任全職首席設計師。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利郎于2007年代表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登頂米蘭時裝周,第二年又登上“東京時裝周”舞台,2010年,又榮獲“中國市場十大暢銷男裝品牌”稱号。
第二是明星代言。2002年3月28日,當陳道明的走秀轟動北京服裝展會全場時,利郎創業史上“最真實的荒誕”一幕出現了:利郎加盟商一下子從80多個躍升為120多個。可人們卻不知道,當時利郎幾乎是“彈盡糧絕”, 豪華展位花了近200萬,利郎自身欠債又超過3000萬元,不少資金是王良星向朋友、包括地下錢莊“高利貸”借來的。而彼時簽下代言人陳道明那數百萬元資金,系利郎副總裁胡誠初跑去上海借來的。
時裝設計師計文波
争相聘請當紅明星代言,是晉江企業打造品牌的一大策略,也是一個廣告營銷模式,在服裝、鞋類兩大産業更是凸顯,甚至出現一幕幕争搶當紅明星的搶奪大戰。總的來說,成功的案例居多。與陳道明合作十多年,利郎也演繹着中國男裝的商業傳奇,也正是這一緣故,利郎對自己的消費者定位也改變為“男性商務人士”,主要是相對成熟的人群。同樣在晉江的另一家鞋業巨頭安踏,也是于1999年率先請乒乓球世界冠軍孔令輝做代言人,品牌效應立顯,打響進軍國内市場第一槍。
兄弟合夥式家族企業如何能長久?
王良星兄弟參加企業健康跑活動
港股“中國利郎”,是一個兄弟合夥式家族企業,家族化痕迹明顯;在其股權架構中,王冬星、王良星、王聰星三兄弟,直接持股比例分别是1.92%、2.17%、1.92%,占比不大。不過,中國利郎的前第一、二大股東曉升國際、銘郎投資,占股比例大,分别是55.25%、6.25%;而“利郎三兄弟”及其家族親戚成員,是二家公司的最終控制人。
利郎在港上市之前,曾進行一系列重組及股份制改造動作。最初,在1995年4月,利郎(香港)和利郎“福建”成立,王冬星、王良星、王聰星仨兄弟(持股比例分别34%、33%、33%)由“林家樂”(信托形式)代持股份,組建二家公司(100%控股)。到2003年2月,“利郎三兄弟”出任整體股權的23.5%予管理層。此外,利郎集團旗下企業進行了多次重組、增資及股權變動。
曉升國際成立于2007年12月,于BVI群島注冊成立。最初,“利郎三兄弟”占76.5%股份,餘下23.5%股權為管理層持有;銘郎投資也大緻相似,利郎三兄弟與管理層持股占比相同。
利郎(中國)總裁王良星
比如,現為中國利郎執行董事的蔡榮華、陳維進,均為王良星的姻親兄弟,而蔡榮華則為中國利郎的控股股東曉升國際及銘郎投資的股東之一。
另外,從利郎股權結構上看,也可看出晉江家族企業是十分重視地緣關系。利郎舉辦30周年盛典時,到場助陣、站台的本地籍企業大佬不少,如安踏丁世忠、七匹狼周永偉、特步丁水波、舒華張維健、斯蘭丁宗寅等。
閩南話“輸人不輸陣”,有競争的意味,而從創業形态來說,也帶有雁陣之意,一人在前面帶頭引路,後者競先争上。賴世賢,現為安踏體育用品的首席運營官、執行董事兼副總裁,今年6月1日,又剛剛獲任安踏的首席财務官。賴世賢乃安踏老闆丁世忠及丁世家兄弟的妹夫,同時他又出任“中國利郎” 獨立非執行董事。如此可見,利郎王氏家族與安踏丁世忠家族的關系交厚程度。
利郎(中國)董事長王冬星
隻要有一個共同目标願景,兄弟一定是創業中最好的搭檔。創業是件很痛苦且艱辛的事兒,若要成功,須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并創造出最大程度的價值。一個人創業,能進行優化整合的資源,最便利、最通暢的渠道肯定是家族内部成員,兄弟姐妹一家人是首要對象。
人常言:“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兄弟創業要齊心協力,各自發揮作用,關鍵在于“一條心”。如何“一條心”? 親情除外,有二點是主要的:一是創業成果的分享與傳承。沒有賺錢,大家或許不會在意,可果實豐碩了,誰來摘果子就是大問題。另外,就是如何把共同的果實繼續傳遞予下一代,實現代際交替、傳承恒遠。二、就是分工,這也是難以做好的一個方面。創業初期,一個好漢三個幫,衆人拾柴火焰高,同道而行較容易,可成功的,哪個不想表現自己、展現個人價值?哪個不想逞能,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分工、分業,彼此都有活幹,都有出彩的機會。
在晉江,兄弟合夥式家族企業很多,且成功居多,不少已一起走過三四十年春秋,“利郎三兄弟”是當中一個典型的成功樣本。企業上市,有一個好處,就是産權更為清晰、明确,利于創業兄弟分配成果,也方便企業管治。也就是說,當所有權、控制權、管理權“三權”分開、清晰化之後,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家族内鬥及争産糾紛。
目前,“利郎三兄弟”中,利郎(中國)董事長王冬星是哥哥,也是利郎“大家長”,而王良星是總裁,企業管理“大掌櫃”, 負責集團的整體業務發展、策略企劃及企業管理,以及負責制訂經營方向、訂立年度計劃及财政預算等。現年49歲的弟弟王聰星,主要負責集團的财務及信息科技事務。兄弟既分工,又合作,各自分責一面,同創共進。
利郎(中國)副董事長王聰星
兄弟合夥,如何能更長久?
漢字“合”字,是個象形字,繁體字是“閤”,“合”的外面是“門”(門),關起門來大家是一家人,也就是說要彼此信任。兄弟合夥創業要長久,彼此要先給對方一個互相理解和建立信任的機會。
那麼,如何增強彼此信任度呢?家族企業治理,制度為先。要減少灰色地帶、避免發生糾紛,相關制度要做到規範健全,特别是财富管理方面。“真功夫”姐夫、小舅子之争,問題就出自制度層面,權益邊界沒有劃清、灰色地帶太寬,因此,兄弟(包括兄弟姐妹)合夥式創業,除了核心合夥人(掌門人)要有眼光和擔當精神,善于建立信任之外,更須善于制定規則。
眼下,“利郎三兄弟”二代正在成長之中,有的已加盟家族企業,如何讓上一代合夥創業形态延續下來,完成代際交替,也還有許多路要走。比如,要把家族企業打造成一個可傳承持久的事業,要培養好二代接班人等;王良星的大兒子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就被父親安排基層實習、旁聽董事會,從利郎專賣店的營業員做起。
兄弟合夥式企業要傳承及後代,要重視構建治理機制。家族企業從不缺親情、義氣,但缺規則意識。傳遞二代後,除談好分權、分利之外,一旦出現分歧、争執,要有一種調和的治理機制;比如說,遇事意見不一緻時,如何決策,規則是什麼,又怎麼來執行。
/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5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