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建于西藏瑪布日山上,沿瑪布日山南麓攀緣而上,依山勢而建,是西藏現存最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出範例,亦成為聞名中外的标志性建築。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布達拉宮」藏語寫作Rtse-Pho-Brang-Pu-Ta-La,其中「布達拉」就是來自梵語「Potalaka」的漢語音譯:「普陀羅」或「普陀洛伽」,意指觀世音菩薩在南印度的居地普陀洛伽山,這是因為藏族将藏王松贊幹布看作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所以将瑪布日山比作觀世音菩薩的居地,亦将山上的宮殿稱為「山頂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宮重樓疊宇,氣勢巍峨壯觀,建築主體分為紅宮和白宮兩大部分。紅宮内主要是曆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和神佛殿堂,白宮是達賴喇嘛的起居和舉行政教儀禮的地方。宮殿群東西長360米,南北長140米,從布達拉宮門前地面到宮頂117米,海拔高度約3,850米。
布達拉宮的始建年代,可以上溯至公元七世紀,藏王松贊幹布将國都從雅隆河谷遷到拉薩以後,就在瑪布日山上修築宮殿,迎娶泥婆羅(今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漢文史籍如新舊《唐書》等則記載布達拉宮是松贊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事實上,松贊幹布選取鄰近農牧區咽喉的瑪布日山來修築宮殿,是有政治和軍事上的需要,宮殿的建立亦象征吐蕃王朝的崛起。松贊幹布修築布達拉宮,在瑪布日山的周圍築有三道圍牆,據說有殿堂999間,與山頂的法王禅定洞共計有1,000間,有9層樓高,規模相當宏大。王宮主殿與南側王妃的寝宮,由銅和銀制成的棧橋連接;亭台樓閣,雕梁畫棟,屋檐都鑲嵌了寶石。這段時期的宮殿外形,均可在拉薩大昭寺主殿門南的壁畫中看到,可是原畫因寺院煙塵而模糊不清。清順治二年(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執掌西藏政教大權後,決定重新修建布達拉宮,并在布達拉宮白宮門前的三排梯(Gsum-Skas)回廊北壁重新摹繪。五世達賴喇嘛主持的重建曆時三年,完成了以白宮為主體的建築群。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攝政德司(管理政教事務的最高官員)桑傑嘉措主持修建紅宮建築群。此後,曆輩達賴喇嘛都不斷修繕布達拉宮,其中修建七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時,改建了紅宮西北角佛殿,增高牆體并加築金頂;八世達賴喇嘛圓寂時将紅宮頂層佛殿改為靈塔殿,并加築金頂;九世達賴喇嘛圓寂後,在八世靈塔殿東側改建靈塔殿并加築金頂。至十三世達賴喇嘛晚年,則在白宮頂層東側建東日光殿作為寝宮,1933年圓寂以後,其後人在紅宮西側拆除部分僧舍,于1936年建成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松贊幹布修築的宮殿大部分毀于雷電和兵亂,現在隻有聖者殿(Vphags-Pa-Bla-Khang)和法王禅定洞(Chos-Rgyal-Sgrub-Phug)為公元七世紀的建築。
藏區早期的建築有一個特點,就是多建于山頂上,并為碉樓式建築,布達拉宮也不例外。這種建築充分利用山勢,形成巍峨崇高之感,并有防禦作用。此外,人們亦将建在山頂的碉樓式宮殿,聯想為連接天地的通道,祖先可以借此進入天界,故大部分的吐蕃贊普都将宮殿建在山上。
布達拉宮所在的瑪布日山,藏語稱為Dmar-Po-Ri,一般稱作「紅山」,在藏族民間宗教苯教之中,被認為是祖先神靈「Btsan」的居地,「 Btsan」最喜歡住在紅色岩山(Brag-Dmar)上,故此瑪布日山最初是藏族民間宗教中的聖山,現存最早的法王禅定洞,實際上是原有的岩窟。為此,雖然瑪布日山的宮殿稱為布達拉宮,但瑪布日山的「紅山」之名仍然保留,而且被認為是藏傳佛教四大聖山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