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内最老的長城

國内最老的長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7:31:22

中新網濟南6月20日電 題:2600歲古長城的新生機 于山海之間見證齊魯大地滄桑巨變

作者 李明芮

山東濟南、淄博、濰坊、青島等地,自古以來便是戰略要地,其境内的齊長城遺址距今已有2600餘年。如今,這座古長城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争鳴,不斷煥發新生機,将成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記者跟随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走近齊長城”媒體行活動走訪濟南、淄博、濰坊、青島,于山海之間探尋齊長城延脈。

國内最老的長城(2600歲古長城的新生機)1

齊長城青石關段遺址。 李明芮 攝

據了解,齊長城修築于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有準确遺迹可考、年代最早的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産中國長城的組成部分。它凝聚着古代山東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見證了齊魯大地2600多年的滄桑巨變,是海岱地區開放、包容的地域象征。

據2006年至2010年資源調查,齊長城經7市、17個縣(市、區),總長度641.32公裡,遺址遺産總量260處。

記者在齊長城錦陽關段看到,錦陽關西長城嶺段沿錦屏山蜿蜒而建,上有雉牆,後為站牆,垛口、瞭望孔都較完整,依稀可見曾經的壯闊風貌。據濟南市萊蕪區雪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蘇忠明介紹,錦陽關是齊長城三大著名關隘之一,位于萊蕪區娘娘廟村與章丘區三槐樹村交界處,因地處錦屏山之陽而得名。“作為古代齊魯兩國往來的交通要道,錦陽關還是軍事要塞,因此在周圍險峻山峰上修築了城堡、烽燧,居高臨下,扼其咽喉。”

蘇忠明說,近年來,濟南加強齊長城整體保護管理,強化文物安全,提高齊長城整體管理水平,确定并公示齊長城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36人,配備專職文物保護員29人、兼職文物保護員22人,負責日常巡查管理。“古老的齊長城在重點保護下,煥發新的活力。”

一路東行,記者來到山東淄博齊長城風門道關段。據了解,淄博市内城牆屬于齊長城中段,主線長約110.84公裡,共有39段,橫貫淄博市南部山區,主要分布在博山、淄川和沂源兩區一縣境内,約占整個齊長城長度的六分之一,保存相對完整。

國内最老的長城(2600歲古長城的新生機)2

齊長城臨朐段分布圖。 李明芮 攝

據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四級調研員張波介紹,為了科學高效地對齊長城遺址實施保護和利用,淄博不僅建設了市級齊長城視頻監管平台,還結合齊長城巡護現狀,創新開發了“齊長城智慧管理系統”,系統分為管理端、巡護端和PC端,實現對淄博全市約110多公裡齊長城的數字化管理,涵蓋博山、沂源、淄川3個區縣。

作為齊長城的重要沿脈,濰坊段沿線擁有獨特的齊長城文化底蘊。随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加速推進,“鴛都”濰坊喚醒齊長城記憶,從齊長城生态保護和修複,再到旅遊資源開發和利用,多方發力,文旅融合讓齊長城迸發新活力。

“為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濰坊積極探索‘文物 旅遊’新模式,投資900多萬元人民币啟動1268米的齊長城桲根腿東嶺段維修保護項目。”據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風景區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鞠光明介紹,齊長城桲根腿東嶺段,屬齊長城主線,全長5137米,高程最大落差270餘米,其起點桲根腿南山是齊長城主線、支線的交彙點,也是重要節點。

“近年來,濰坊找準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的最佳契合點,加強管理,合理利用,相互促進,相互發展,使齊長城這一曆經2600餘年的軍事防禦工程發揮其特有的作用。”鞠光明告訴記者,濰坊還努力促進文旅和農牧旅融合發展,相繼打造沂荷萬頭奶牛基地、沂山藍莓特色産業園等特色農牧業項目,在多産業融合、資源互補的同時,進一步豐富沂山旅遊業态,共同推動沂山文旅、濰坊文旅發展。

從濰坊向東行至齊長城青島段,青島西海岸新區段齊長城全長約60公裡,經過月季山、背兒山、紮營山、小珠山等大小山巒,最後在東于家河村躍入黃海。

記者登上齊長城月季山東坡段,隻見長城蜿蜒橫卧于山脊。據了解,齊長城青島段因受自然風雨侵蝕和近代人類生産活動等因素影響,部分區段已消失,現存長度32.994公裡。齊長城青島段共認定遺産22處,包括牆體19處、山險2處、烽火台1處。

關于如何保護和利用齊長城青島段,青島市率先建立齊長城兩側土地征收利用新模式,并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依托小珠山北山段齊長城,規劃建設了小珠山核心展示園;依托東山村北山、鹁鴿山段齊長城、徐山段齊長城,建設東山—徐山齊長城展示帶,依托月季山東坡段齊長城,打造月季花谷等。

在山海之間,綿延的齊長城将齊魯大地文化遺迹串聯起來,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