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劉羅鍋》,是一部好劇,裡面的鐵三角令人印象深刻,不過,這部劇之後,便再也不見李保田的身影。
一檔節目,主持人問李保田:“拍完《宰相劉羅鍋》後,為什麼跟張國立、王剛不再合作?”李保田氣憤地說:“有些人這輩子不可能再合作了。”
1995年,《宰相劉羅鍋》開拍,在劇中,李保田飾演剛正不阿、不畏權貴、機智幽默的劉羅鍋,深受觀衆喜愛,憑借該劇他獲得第1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風頭正盛,可謂事業巅峰,就連導演都開心的不得了,願意為他、王剛、張國立寫戲,将他們“鐵三角”的名号坐穩。
其他兩位很快就同意了,但李保田卻不敢苟同,他看過劇本,《宰相劉羅鍋》續集就如同狗尾續貂一般,食之無味。
大家這麼做,無疑是乘上“火”的這輛快車,圈一波錢,但是于演員、觀衆來說,無益。
李保田說:“老演一個角色小心觀衆反胃,塑造一個成功的角色并不容易,但破壞卻很容易。”
在綜藝訪談中,李保田更是直言不諱:“有些人這輩子不可能再合作了。”
很多人覺得是他不願和張國立、王剛合作,殊不知“有些人”可能指的是整個資方。
李保田很尊重曆史,當時看到劇本的時候,他就有點不喜,因為人設完全不符合曆史。
李保田說:“這是和曆史的嚴重不符,曆史上的劉墉身高190cm,而且年齡已經80歲,哪個條件我符合?”
面對李保田的質疑,導演卻說曆史是曆史,影視是藝術,你就演吧。
既然如此,李保田也隻能按這個來 為了更好的塑造劉羅鍋這個角色,李保田每天都彎腰駝背,将這個形象妥妥的刻在骨子裡,形成基因記憶。
有不滿,是因為李保田想要将角色塑造的更好,提出質疑,其實也是害怕會誤導大家。
因為很多小孩會在看電視的時候,不自覺的覺得這就是真正的曆史,而忽視了真正的曆史人物并非如此。
娛樂圈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在李保田拒絕繼續按照這個調調拍戲後,資方也迅速的找到了替代他的人——張鐵林。
從《鐵齒銅牙紀曉岚》1~4部到《五月槐花香》、《布衣天子》等古裝大劇,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這個新的“鐵三角”天團一直“鐵”到今天,甚至于現在還可以在各大綜藝看到他們的身影。
果真,大家都喜歡看這樣的,喜歡能夠喚起自己記憶的人,而資方也早已掌握了觀衆的審美,否則怎麼總是讓曾經的經典角色再現舞台,讓大家“爺青回”。
如果說,李保田說的“有的人這輩子不可能再合作”讓人震驚,那接下來的事情,可能更讓人匪夷所思。
因為在拍攝《欽差大臣》時,本來簽了三十集的李保田發現電視劇在播出以後竟然成了33集,這樣糊弄觀衆的行為他絕不容忍,所以他便直接将劇組告上了法庭。
估計沒有演員敢這樣做,李保田是獨一份的,他直、敢說、敢做,戲比天大,或許是對李保田最好的诠釋。
李保田說:“骨子裡頭我們都是小老百姓,我們的受衆就是他們,所以沒有必要把自己當成個人物”。
李保田還說:“你拍戲時,人再好說話,最後戲不行,那還是不行。”
李保田也說:“人的最大敵人是人自身,人總是在不斷地重鑄自己,不斷地否定之否定,所以我願意跟自己較勁。
李保田是真的把演戲當做自己事業的人,他不是為了錢而工作,而是把它當做自己熱愛的,他認真呵護每一個角色,不忍心讓其掉落塵埃。
最後,感慨一句:像李保田這樣的好演員真的不多了!
文/暖暖環遊世界
編輯/百格的小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