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狀态或随時可能發作的頭暈,
都會使人體失衡,
出現視物旋轉或行動不協調,
就像醉酒駕車一樣,
存在極大危險性。
那麼,
暈車或頭暈者能開車嗎?
今天,小編請來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何白慧醫生為大家解惑↓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暈車者開車反而不暈
如果隻是暈車,并沒有其他頭暈、眩暈等不适者,可以開車。其中,大多數人甚至會出現開車時反而不暈車的情況。
這是由于車子發動、刹車加速度會刺激人體的平衡感受器,前庭神經系統功能較弱或因為太累、免疫力下降等導緻前庭神經系統敏感者就會出現頭暈不适感。
相反,開車時,駕駛員處于高度緊張狀态。每一次發動、刹車,都由大腦中樞提前預判。前庭神經系統屬于低級中樞,受大腦皮層高級中樞影響,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有抑制作用。當暈車者開車時,大腦皮層高級中樞高度興奮,對前庭系統産生抑制作用,自然就不會暈車。
腦梗患者不建議開車
曾有腦梗或黑懵一過性頭暈者,不建議開車。
腦血管問題會引起頭暈不适,這類患者如果日常經過用藥,檢測指标基本正常,可以考慮開車。
發生過腦梗的患者,通常血脂血壓等指标較難完全恢複正常,所以不建議開車,更不建議長時間駕駛。因為長時間保持不變的駕駛姿勢,可能會增加血管再次梗塞、栓塞的風險。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耳石症者康複後可開車
發作過耳石症眩暈者,治療康複後可以開車。
耳石症,也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一種耳源性眩暈的常見疾病。症狀主要為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位置時,出現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震。由于内耳正常附着的耳石脫離,當人體頭位變化時,比如擡頭、低頭,遊離的耳石就會随着液體流動而活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緻發生強烈性眩暈。
這類患者通過一定手法或者儀器治療,将耳石複位至正常部位後,症狀會立即消失。因此,康複後并不影響駕車。
但耳石症也有複發風險,日常要多留意自身症狀,如果出現一過性擡頭、低頭時頭暈,盡量避免駕駛,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陣發性眩暈者不能開車
其他疾病引起的陣發性眩暈者,不能開車。諸如前庭陣發症、前庭性偏頭痛、梅尼埃等疾病引起的陣發性眩暈,往往發病難有預兆,眩暈發作較為劇烈,這些患者絕對不能開車,不然随時可能危害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而中樞占位等器質性問題引起的頭暈患者更要及時治療相關疾病,比如中樞占位(顱腦腫瘤)、中耳占位(占位侵犯内耳會引起頭暈)等。想開車者,等疾病治愈後,先請醫生評估,再做決定。
科普來源:
《上海大衆衛生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