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一過,時令正式進入秋季,金黃的落葉、橙黃的果子、鮮黃的夕陽鋪就了秋季的底色——黃色,金秋金秋,黃色和秋天密不可分。一到秋天,不隻是樹上的果子變黃,就連人的皮膚都沾染了淡淡的黃色。這是為啥?
前段時間,小南的一個朋友找小南訴苦。
據她描述,一到秋天,她就感覺自己膚色蠟黃,甚至是紅裡透着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她不放心,趕緊去百度搜索,百度告訴她,皮膚變黃可能是得了肝炎了!抓緊去醫院檢查,但是檢查結果卻顯示,她的身體啥病也沒有,十分健康。沒有生病,皮膚為什麼莫名其妙變黃了呢?
直到前幾天,小南去她家做客,終于在她家垃圾桶找到了“病根”——一桶橘子皮。
讓她變成“小黃人”的罪魁禍首不是别的,正是秋冬季必備水果——橘子。
橘子的自我介紹
橘子,俗稱“桔子”,為香科,柑桔屬常綠喬木或灌木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成熟果實。
橘子可謂全身是寶,其果肉、皮、核、絡均可入藥。
1、橘子的外果皮曬幹後叫“陳皮”(一般來說,橘皮年份越久藥效越好,故名陳皮)。陳皮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陳皮也是一味常用中藥,味辛苦、性溫,具有通氣的健脾、燥濕化痰、解膩留香、降逆止嘔的功效。
2、橘瓤上面的白色網狀絲絡,叫“橘絡”,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例如糠醛、硒烯、莰烯、多糖物質和類黃酮,類黃酮中以橙皮苷、懈皮素、柚皮芸香苷為主。橘絡提取物可清除亞硝酸鹽,有助于降低癌症風險;具有抗氧化活性,有助于抗衰;能夠保護腸道平滑肌細胞;抗低氧,可減輕高原反應;對抑制乳腺增生也有一定功效。
3、橘核性味苦、無毒,有理氣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疝氣、腰痛等症。
4、橘根、橘葉等也可入藥,具有舒肝、健脾、和胃等不同功能。
5、柑橘的果肉還是輕工業的重要原料,可加工成罐頭、蜜餞、果醬、果糕、果胨、果糖,還可以制成果汁、果酒等飲料。加工過程中,可提取果膠、檸檬酸、橙皮甙、香精油。
6、橘皮裡面含有揮發性的芳香物質,可以提煉橘子精油,用于芳香療法,橘子精油中的主要成分是檸檬烯。橘子精油對神經系統具有雙向效應,通常情況下,可以鎮靜安神催眠,提純後的高濃度精油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為什麼吃多了橘子會變黃
大量吃橘子的确會導緻變成“小黃人”,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高胡蘿蔔素血症,俗稱“柑皮症”“橘黃症”,症狀表現為手掌、腳掌、面部、口周、眼睑、指關節等部位的膚色暗黃,嚴重者全身皮膚發黃。
這是因為橘子中含有大量的類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是天然色素,一次性進食過量富含類胡蘿蔔素的食物,如柑橘、南瓜、胡蘿蔔、黃花菜等,在肝髒不能完全代謝的情況下,血液中的β-胡蘿蔔素濃度升高,流經皮膚時會與表皮親脂蛋白結合,停留在表皮膚内,從而讓皮膚暗黃。
但是,并非人人食用過量橘子都會變成“小黃人”,這還與人體内分解胡蘿蔔素的特定酶含量有關,缺少這種酶的人更容易變成“小黃人”。
皮膚變黃應該怎麼辦
不過,得了橘黃病大可不必驚慌,變白僅需兩步:
1.立即停食柑橘、橙子、南瓜、胡蘿蔔、番茄、紅薯、苋菜、桃、柿子等食物,盡量減少攝入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食物;
2.多飲水,促進排洩,加快排出;
經過一個月左右,皮膚就會恢複正常了。
如此看來,吃什麼都要适量為好。那麼一天該吃多少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輕體力活動、身體健康的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攝入量是200-350g,大概也就是每天1-2個橘子(大橘子),不要超過3個。
還有哪些原因會導緻變黃
有一種情況也會出現皮膚變黃,那就是高膽紅素血症。
例如肝炎、新生兒黃疸等,其中肝炎是因為肝細胞受損,肝髒是解毒器官,肝細胞受損,膽紅素代謝功能下降,導緻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所以肝炎患者會出現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新生兒如果發生感染、溶血、産前宮内窘迫或者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高等原因也可能出現病理性或者生理性的血液膽紅素升高,也導緻皮膚變黃。
橘肉中含有大約80mg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酸等營養成分,具有抗氧化、抗過敏的作用,還可以讓皮膚白皙富有彈性~适量吃橘子對身體還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小南還想提醒大家,橘子濕熱壅盛,陰虛體質的不宜多吃,腎功能不全、高鉀血症、各種結石、胃食管反流等患者也要少吃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