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國家獨生子女政策的分崩離析,讓各位女性頭疼的婆媳關系之外,另一重關系即将來襲,那就是妯娌。
如果一家有兩個兒子,兩兒媳就互為妯娌。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妯娌之間的關系,恐怕要比婆媳之間的關系更難處。
對于一個大家庭來說,妯娌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全家的家庭氣氛。
看看“妯娌”這兩個字,就能領略漢字的妙不可言———同是女字旁,右邊框架的組成部分也相似,但彼此又是對着幹的,一個朝上,一個朝下。
朝上的“妯”,身段穩重,神态像是鼻孔沖天,得理不饒人;朝下的“娌”則顯得小而嬌氣,恃寵而嬌,有小狐狸的媚相。
《聊齋》上有個故事:說的是妯娌倆去廟裡求簽,看她倆同去趕考的丈夫是否高中。
大的求了張“侬可涼涼去”,小的求了張“我也涼涼去”,兩人都不懂是什麼意思。
酷暑天氣,她倆在屋裡揮汗如雨地做餅,一時一群人吹吹打打上門報喜,說大公子考中了。
婆婆就叫大媳婦:“侬可涼涼去!”大媳婦就到旁邊休息乘涼去了。二媳婦一個人接着幹活,氣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不一會又有吹吹打打的人上門,報告二公子也考中了。二媳婦就把擀面杖一扔,說:“我也涼涼去!”———無須多着墨,妯娌間的争鬥負氣,活潑潑地都出來了。
本來是不相幹的兩個女孩子,因為嫁了兄弟倆而在一個屋檐下過活,朝夕相對服侍婆婆、做家務活,心裡難免要嘀嘀咕咕:誰做得多?婆婆偏向誰?
本來婆媳就是第一層難,再加上第二層妯娌,瑣瑣碎碎,日複一日地計較着相處,的确是折磨。
男人說:“女人嘛!”他們說這話時忘了,他們與女人的妯娌相對的“連襟”,根本不是一家人。
逢年過節時串串親戚,倆連襟坐一塊喝一杯,搓搓麻将,并不是難事。但女人之間的關系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二十年代,上海女作家蘇青,說小家庭最好是跟嶽父母同居,因為嶽母和女婿一定會相處得很好。
而婆婆和媳婦,因為婆婆感到做母親的太凄涼,會嫉妒媳婦。
這提議的确非常合理,合乎人性。
婆媳的結解開了,就算姊妹幾個的丈夫同時入贅,他們也不太可能會同時拿着擀面杖在廚房做餅而有“我也涼涼去”的不忿。
而假如連襟們能賢惠到一起拿着擀面杖在廚房做餅,那就一定不是小肚雞腸難相處之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