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對教育展望和思考

對教育展望和思考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6 00:17:50

對教育展望和思考?來源:齊魯晚報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值此之際,華章公司邀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三位教授、《在明明德:大學的倫理之基》作者楊斌、姜朋和錢小軍齊聚直播間,圍繞以下3個話題,與同行與讀者們分享了精彩洞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對教育展望和思考?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對教育展望和思考(探讨教育主題審視未來)1

對教育展望和思考

來源:齊魯晚報

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值此之際,華章公司邀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三位教授、《在明明德:大學的倫理之基》作者楊斌、姜朋和錢小軍齊聚直播間,圍繞以下3個話題,與同行與讀者們分享了精彩洞見:

01《在明明德》在談什麼:大學教育的宗旨與使命

02 師-生關系視角下的師責

03 師者的良心活與倫理教育的開展

3.1 師如何教,亦師所教

3.2 課間和課後互動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3.3 倫理教育課堂需要培養代入感

3.4 “明明德”是師生之間的雙向螺旋式互動

3.5 教學力 vs 教導力

3.6 教學中的隐性課程

3.7 師如何教,是種“良心活”

反思教育,就是審視我們的未來。

畏因如果,教人學好,我們的教育該如何是好?

本文整理自華章書院直播間演講内容,經嘉賓本人審閱,現分享如下。

作者:楊斌 姜朋 錢小軍

來源:華章管理(ID:hzbook_gl)

01 大學教育的宗旨是什麼,《在明明德》在談什麼

姜朋:能不能簡潔地跟讀者說明,《在明明德》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呢?

楊斌:這是一本正逢其時的書。仔細看這本書的封皮,底紋是四個大字“大學之道”。

大家知道《大學》開篇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個“大學”指的不是當代意義下的高等院校,而是相對過去先哲所說的“小學”而言的。

小學是什麼?——“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文”者也。清華校歌第三段裡有一句——“器識為先,文藝其從”。“文藝”對應的是“小學”傳授的本領,“器識”則對應着《大學》開頭說的“大學”要達成的培養使命。

所以,“大學之道”的“大學”,不是我們現在上的大學,而是指“大人之學”,或者叫君子人道。

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今天名字叫做大學的機構隻是專注并滿足于技藝的傳授,那麼在先哲的眼中就隻能算是個大個頭的“小學”。

因此,現如今的大學,或者更一般的學校,就得重視“在明明德”這個主題。

《在明明德:大學的倫理之基》這本書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如何對學生展開倫理教育。這部分有人探讨過,我們從自身的實踐和探索中與大家求教,特别是針對成年人的倫理教育,它的特點和挑戰,需要得法。

另一大部分内容,則是如何讓我們所從事的教育,稱得上是“合乎倫理的教育”。這部分得到的關注和深研還很不夠,我們試着開新篇,去探讨我們的教學、學術研究、學校管理、促進學生發展和成長的環境,這當中所包含的一些倫理問題——也許很多院校和老師這方面還不是很有知覺,以及面對這些倫理挑戰,該如何選擇、如何作為。

“明德”二字是育人理念,“大人之學”能夠“使人成人”,這是教育的核心。

談到大學階段的教育成果,我自己經常用“三成”來概括。人在18歲到22歲的年紀,或者再大一點,在這一階段中,除了拿到學分、學位這種表象的結果以外,最重要的是“三成”:成人、成才、成群。

成才經常是被更多提到的,而成人似乎是個到了年齡就自然發生的過程。其實不然,這裡的成人,是成才的重要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知識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很顯見,也能衡量其中的才能的增量,但大學不隻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有用之才,而要(首先——并非時間上的先後,而是更要緊的意思)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大人,完成一個“成人”的過程。應該說,這也是為什麼書名中用到“倫理之基”這個基字的緣故。

成群意味着成人之間不隻是變得獨立,同時還有獨立基礎上構成相互依存的關系,成群。這個群就是社群,團隊、集體,既有具象的伴随學生大學後很長時間成長發展甚至終生的社群,也還有在一個社群感的角度,豐富着學生的社會屬性。成群,是大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個成果。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明德”是更多地在談成人與成群之道。

而書名當中的兩個“明”字詞性不同。第一個是動詞,關涉的是“如何”的問題,也就是教育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讓人“明德”,當然,也涉及到其中的倫理挑戰有哪些,如何是好的問題。書的下半部分還特别地聚焦于商學院的倫理課程實踐,将一種探索着的“明明德”之道加以歸納總結。

“在”字,不隻是“在于”之意,放在我們的書名中,表達着一種很強烈的進行時色彩,表示“明明德”對于院校和老師來說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全方位、全過程,也是全員,表達着一種不懈的狀态,一種不息的追求。一代一代的學人、老師、先生都在做着“明明德”的工作,我們在新時代接力,接續着,好好做下去。

錢小軍:《在明明德》這本書後半部分其實是講如何教好倫理課,前半部分讨論的範圍更泛、更廣一些,包括我們在大學裡面,無論做科研、教學,還是做管理,都涉及很多倫理問題。寫作的過程,對我們而言,也是回頭看、反思、總結的過程,同時也希望我們的思考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02 倫理教育為什麼重要:關乎使命與師責

姜朋:這本書中有一些關鍵詞,沒有體現在封面和題目裡,卻貫徹于書中。其中有一個分量很重、與倫理或“明德”高度契合的詞,就是“師責”。楊老師,請您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對“師責”兩個字的理解。

楊斌:今天我們在教師節之際談《在明明德》,師責确實是個焦點。教書,經常被當作過去人們對自己工作的一種概括,比如我在大學教書。但如果這裡的書,代表着内容,代表着知識的話,“教書”其實不能算是完整的對教師職責的概括。

說到這兒,我特别推薦大家認真讀一讀書中的第二章——“師責辨難:大學教學倫理論要”。這一章的内容,不隻是與大學老師有關,它與任何教課的老師,也包括很多擔當輔導角色的人,其實都很相關。甚至包括為人父母,讀讀這一章,也會有啟發。

說回師責,教師在學校中的責任是大學責任的一個微觀、具體的版本。

我們常說大學的核心責任是人才培養,具體到老師來說,除了教書,也别忘記還有兩個重要的字——育人,教書育人。

大學要進行創造新知的學術工作。對于一名老師來說,做科研,目的不隻是創造新知,就像在一個單純的研究機構那樣。大學的教師需要通過創造新知的過程育人。學生參與其中,也使得教師的傳授本身能夠與時俱進,從而擁有更強的生命力、創造力。

大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服務社會。教師同樣負有之于社群的責任。疫情中你會看到很多老師不僅僅是教好書,在學校裡堅持做科研,同時還盡可能地為他所在的社群負上更大的責任。

同時,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是大學非常重要的使命。大學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和傳統的捍衛者,也是讓文化不斷能夠開新芽、發新知的促進者。具體到教師個體層面,他或她的研究和行為本身,也在促進着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2016年之後,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一個大的格局下,人們越發認識到,大學教師身處于超越國界的、範圍更大的學術共同體之中。這本身也是在促進國際的合作和交流。

當然,我們這本書中着墨比較多的還是大學的教學倫理。教書很認真負責、教學内容非常詳實且教學态度端正,這是不是就能使老師的教學得體并且有效呢?書中間的前半部分内容給出很多啟發性、延伸性很強的問題給大家。我在這兒挑其中幾個跟大家做一個交流。

舉個例子,雖然我們講有教無類,對所有學生都要足夠平等地對待,但我們應該怎麼看待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對于一些呼應度很高、思考有深度的學生很喜歡,很認可、青眼有加這樣的現象呢?這就牽扯到教學中所包含的倫理問題。

再比如教學大綱的設計、具體的課堂講授,什麼是教學中間的“知止”?究竟是從老師的角度來傳授知識本領,還是要适當“留白”,讓這種留出的空白成為學生探索和發揮的空間?

姜朋:這讓我想起羅素在私人信件裡對上個世紀20年代的中國學生所作的評價:“學生們熱情而又渴望獲得知識,但是他們所知不多,缺乏訓練,而且很懶,夢想着别人能夠把知識灌進他們的大腦,而自己可以毫不費力。”這段話,尤其是最後一句,足以使人“汗涔涔而淚潸潸”了。但更值得反思的還有,那些學生是如何變成這般模樣的?

楊斌:道理其實很簡單。着眼于“教”和“學”這對範疇,當教師力推的身位很深的時候,學生接受的狀态就會更強,而探索的動力則會受到某種抑制。這不僅是簡單的教學方法和對内容掌握程度的問題,而是包含着一個非常重要的倫理問題。

再比如,除了我們開設的倫理課,包括中學的語文課,很多時候老師是有一種盡在掌握的感覺,真理在手,操之在我,還是能夠讓各種意見盡情展示,能夠把自己的立場做一些遮掩,使學生更有動力、勇氣和自信去表達?

在很多案例教學課堂上,我們也看到了這樣的情形發生。當老師帶領學生層層抽絲剝繭,由淺入深地剖析,大家也讨論得饒有興味。最後還差10分鐘下課的時候,同學們非常希望有些東西帶回家。

作為回應,教師打開事先準備好的PPT,燈光暗起來,幕布降下去,幻燈片放出來,片中内容也許并對不是基于課堂上的讨論自然生成結論,也可能與課堂讨論高度契合,足以表明整個課堂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老師在扮演的心态下完成教學,但如此一來,難保學生不會産生貓戲老鼠之感。我覺得這不是小事,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倫理問題。

教室當中到底有一個麥克風好,還是多個麥克風好,還是壓根一個麥克風都沒有好?我認為這不是簡單的教室的硬件設施安排和布置問題,其實在技術之外也包含很重要的一些倫理思考。

今天我們看到學生走出校園後勁如何、持續學習的能力如何以及原始創新的能力如何,在教學過程當中就體現在他和老師之間的一進一退,一滿一空這樣的辯證關系當中。這部分其實非常有意思,我特别推薦給大家。

03 作為師者的良心活,倫理教育該怎樣開展?

1. 師如何教,亦師所教

姜朋:作為職業人士,教師在教書育人這個環節負有很重要的職責,讓學生能夠順利地成長、發展,這是教育的終極目标。但是,如果把“師責”和“明明德”這兩件事連在一起,中間好像還有一點跨度。再講到“明明德”和“在明明德”,這中間是不是還有一些需要補充的内容?

楊斌:我剛才舉的例子中,How的部分是比較多的,就是How we teach。我希望老師、同學能理解How的部分不隻是一個形式,和内容之間也不隻是相輔相成。希望大家能理解How本身實際上構成了What,就是How本身就是教的内容。

舉個例子,我在學校當中經常看到有些老師可能狀态不是很好,但他克服着很多困難,一絲不苟地進行已經安排好的課程的教學内容。

我聽過很多學生講,抛開内容之外,他的這樣一種教學中間所展現出來的精神和态度,本身就是學生在學、求學的過程當中所拿走的東西,甚至遷移到了自己的身上,也變成了自己的一種品格。在我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個教師,無論是教理論課還是實踐課,都會發現,自己的教學法,甚至在教學中間所展示出來的過程、方式和細節,都是育人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本身也是大學所要彰顯出的某種“明德”。因而,“教”的過程,就是在“明明德”。

2. 課間和課後互動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楊斌:我的觀察是,很多老師在放松的狀态底下,不是在課堂上他按照腳本進行内容講授或者師生互動的時候(通常音調比較高,并帶有一定的“高于生活”性),而是他更加本色自然說話的時候,他所呈現出的狀态,所傳遞給學生的價值觀和品格品性的“腔調”,對學生而言構成很大的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的來源,對學生的成長也會有相當持久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很多老師克服着相當大的困難進行以在線為主要方式的教學,線上教學與現場教學作為一個對比來看,你會發現不少差别,也是個反思教育到底是什麼、包含什麼、端賴于什麼的難得機會。我看到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差别,就在于課間。

課間,是教育過程中一個很有獨特魅力的組成部分,但是,線上教學時,也許這部分被關注于内容傳授的課堂教學給忽略了(并非隻是技術上的,也包括意識上的)。

課程不等于課堂,課程大于課堂,就包括課間、課後的師生互動。

課堂是更有秩序的組織,闆書、筆記、發言、傾聽、一闆一眼。鈴聲一下是課間到了。不隻是去洗手間,同學們也可以聊聊天。很多聊天是與課程有關的,由課堂引發的,但是跟學生更相關共鳴的。

教師在課間,很多不得閑。課間,實際上具有着與課堂互動不同,更強的更定制化,也更針對性更體現好奇心的交流性。我愛用是否是“有機時間(quality time)”來衡量大學當中的育人投入。有機時間,往往是師生的engagement都很高,都走心的時候。很多有機時間,我印象中,是出現在下課後,有的學生願意跟老師同路而行,有時候,停在路邊一聊就忘了時間。這些學生,這些聊天,曆曆在目,用時髦的話說,高光時刻,但是,線上的教學中,沒有包括進去這部分。而這正是學校教育中我體會到的,一個生機勃勃,很有育人價值的部分。

所以,課間、課後的互動,往往就從課程内容引發到談思想,價值觀,當下與未來,這都是“明明德”的組成,而不隻是課堂學習,不隻是思政課、倫理課這些似乎更顯然是與“德”更相關的課程,不隻是,遠不隻是。

此外,同學之間的互動,朋輩學習砥砺,同樣是包含着“明明德”的成分。卧談會上的很多交流,影響一生的選擇與格調。運動場、藝術訓練,學生社團中的“臭味相投”,校園中的關系處理等等,都包含着“明明德”的重要成分。是個整體,是個生态。而非單打一的課堂。

3. 倫理教育課堂需要培養代入感

姜朋:楊老師的解讀讓我們看到,教師盡到自己的職責,就構成了一個全方位的育人載體,不僅是在知識傳授層面跟學生互動、雙向讨論,也包括技能上的幫扶和指點,最重要的是做人做事态度上的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尤其是後者,其實是無形之中的。可以說,每一次師生對話,每一次課間聊天都可能具有“明明德”的意義。這種活動通常并不會寫在大綱上,甚至教師都不會跟同學言明,但對于育人卻是很重要的。“潤物細無聲”。

但是,“在”明明德似乎有一個潛台詞,尤其是将“師責”和“明明德”連在一起的時候,即,是教師盡到了自己的職責,“使”學生明其德。這樣一種使動的含義,是不是意味着學生在德性成長維度上就隻能是被動的接受者?然而,這又顯然不符合我們這本書的本意。您怎樣回應這種質疑呢?

楊斌:我非常能體會姜朋的擔心。如何能夠避免将倫理課上成倫理學課或倫理知識課,這中間很重要的就是如何能讓學生把自己代入進去,當然老師也有将自己代入進去的問題。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實現“明明德”所不可或缺的。

教師在大學裡教課的時候有自己的體系,但我們也體會到有相當的一種功夫或者本領是能夠把學生、社會和這個時代帶有色彩的東西,能夠把“進行時”的東西設計進課程中,這對于增加學生的代入感和課程的針對性,都非常重要。

這裡分享我們過去教學中用到的一些方法。那時一周一次課,我們讓學生把最近一周帶有倫理色彩的東西,挑出一些他認為是強倫理相關,或與倫理無關,或者存在倫理兩難,或暧昧不清的一些問題,用Memo的形式記下來,交給老師。

這樣的好處是,一方面老師可以了解學生是不是在幹中學,将他的實踐和我們所讨論的主題、線索能夠緊密地擰在一起。另一方面,老師也能夠在中間選擇有代表性的、共識性的東西,變成課堂中的教學内容。

這時你會發現,學生的代入感是非常非常強的,而你的課程就真地做到了常教常新,學生也是常學常新,不是與他無關。教學、教師也挺害怕學生覺得老師講的和自己“不相幹”。

4. “明明德”是師生之間的雙向循環

再看導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在導學互動當中,導師其實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受益者。很多時候不僅僅是學生新鮮的思想,僅僅是學生所呈現出來的活力,所問出來的有沖擊性、颠覆性的問題本身,對導師而言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和促進。

從“明明德”的角度來講,你會發現其實“師”和“生”之間的關系,也完全有“師”是學習的主體的部分。對教育這一完整過程的認識,我常從這四句話談起:

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

How they learn is also what they learn;

How they live is also what they learn;

How they learn is also what we need to learn.

師如何教,亦師所教。

生如何學,亦生所學。

生如何活,生學良多。

生如何學,亦師應學。

這裡我想特别強調,“生如何活,生學良多”,就是學生是如何生活的,也是老師應該學習和從中受到啟發的東西。我希望我們同行對這一點能夠多一點體認。

姜朋:這意味着教書育人中的“明明德”實際是雙向的,不僅是讓學生“明明德”,也是讓教師自己“明明德”的過程。

錢小軍:倫理課程,如果老師認為自己是主體,這個課肯定是教不好的。大學裡對于像MBA這樣的都已經有了成型的價值觀的學生,老師主要是推動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隻有學生自己想去改變的時候,他們才能改變。在這個意義上,學生就是主體。

在這麼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從學生們那裡學到的東西特别多,包括學生們寫的案例、課堂讨論帶出的新思路,都讓我們受益匪淺。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當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老師要特别了解自己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意識到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我們去影響他們,他們才能夠自己有動力去改變。

在“明明德”的過程當中,如何評價學生們的言論、觀點、立場,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明德”。老師不應該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學生,而是要讓學生自己去做判斷,讓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有時這種互相啟發起到的作用會更大。

5. 教學力 vs 教導力

姜朋:錢老師剛剛提到了兩點:一是學生的主體性應該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得到承認。二是“外因要靠内因來起作用”。教育者再怎麼想讓學生“成人”,讓他“明明德”,但是如果學生不主動、不努力,效果也不會好。非他/她也得自己發揮主動性不行。像楊老師剛才提到的,還是要承認需要并留下讓學生自主成長的空間。

不過,也要看到,教育本身有教化的意思在裡面。古人講,“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大學集體宿舍要查寝室衛生,這其實是一種外部的強制要求,有時候對于學生的品性塑造是會起作用的,但有時候也可能會引發逆反。如果方式不當的話,還可能造成非常糟糕的效果,讓學生對老師産生抵觸,對教育教學産生反感,從而使得“明明德”的設想落空。那麼,怎麼看待這個裡面的沖突?

楊斌:我想介紹一個概念給各位同行。這個概念最早是在蒂奇(Noel Tichy)和本尼斯(Warren G.Bennis)的一本領導力著作中出現,中文我把它翻譯為“可喻之義”,英文是Teachable Point of View。

Point of view就是你的觀點,觀點有思想、有經驗,包括價值觀,有它希望能夠影響他人的特質,我們把它叫可喻之義的“義”。但是“喻”這個過程同樣非常重要。怎麼能把“義”變得Teachable,而且最後能夠産生出教育的效果來,這方面大有文章。

我們都愛說自己是教書的、教課的。教書和教課,狹義的理解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中間也包含價值觀。但是,對于老師來說還有兩類本領,有着明顯的差别:

一是“教學力”。很多老師說話說得很清楚,教課很有章法,也很有認識,很有認知。這些都是具有“教學力”的表現。

二是“教導力”。教導力,我特别用它來刻畫對于學生的價值觀的塑造、品格的冶煉,文化的建設,甚至包括境界的提升,也包括在學生生活當中(而不是在課堂、課程中)發生的事情。

教學力和教導力是不同的。我自己有兩個斷言,供大家批評指正。

第一,教導力的平均水平之于我們現階段教學力的平均水平,我覺得教導力的平均水平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這是一個看法。

第二,老師之間在教導力上的差距,較之于在教學力上的差距要更大。這裡面不僅僅有能力的問題,也有是否有意識的問題,這對教導力都有足夠重要的影響。

所以,教導力大有可提升的空間和發展的潛力。我找到了一些對于教導力有重要影響的工具,其中“可喻之義”就是我找到的一個工具。對學校來說,學校當中一些什麼樣的事能夠共同成為學生成長的“熔爐”。這個我也在思考,構成對學生的一種拉伸、一種深化,它體現的是教導力,而這些教導力大有潛力可挖,還有成長空間。

但是麻煩在什麼地方?由于“明明德”的成效比較隐性、長遠、綜合,所以教導力的成效較之于教學力的成效其實不太容易被衡量,而不太容易被衡量也容易被忽略,這方面的差距就不容易被覺察,也因此就比較少在這方面進行資源、時間、精力的投入。

核心一條,比較容易達到的共識是關于“在明明德”很重要,但不容易的是如何才能讓它成為教師的“師責”,進入他的“本分”層面。如果隻是其中一部分老師的“本事”,而不是所有老師的“本分”,對于教育來說是一個可以改進的地方。

6. 教學中的隐性課程

錢小軍:所以,楊老師說的是除了我們要教好顯性課程以外,作為老師還要教好隐性課程。

楊斌:是的,但是實際上更應該意識到的,校長、院長也好,帶有教育管理職責的這些老師,他們其實教着一門一點也不比顯性課程次要的,而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影響面更大的一門隐性課程。

這個隐性課程的内容,對于校長來說可能就是如何做校長,而對于一個院長來說,一個班主任來說,都是在教我是如何做班主任,如何對待不同的人,如何把我對于他人的信任體現在我和他們之間的互動當中,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隐性課程的内容。

現在缺少對隐性課程的設計,缺少對隐性課程的評價、增值的評價、效果的評價,這方面做得是不夠的。

教好隐性課程,或者隐性課程是“明明德”之“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錢小軍:近些年,由于大學對于老師們的考核、評價很多都在科研上,有一些老師可能是把顯性課程教完、任務就算完了,對于學生其他的要求或互動得少就少。這樣就是我們老師自身在“明明德”方面做的還是很不夠的。在隐性課程或者說在課外對學生的影響上,我們就沒有把它作為自己的本分。

老師其實不光是教一門課程,我們的言行會對學生産生特别大的影響。

7. 師如何教,是種“良心活”

楊斌:經常聽到身邊的同事說,大學中的班主任、輔導員、還有各種指導性的角色,幹的是個“良心活”。最初聽到的時候,都理解為是:說它是良心活,是因為投入是個無底洞,育人上你花多少時間,下了多少功夫,走沒走心,心緒有多難平,隻有自己知道,沒法寫出來算所謂的工作量。

後來我覺得這隻是良心活的第一層意思。從另一方面講,教師教授一門顯性課程,質量如何,成果如何,當然有盡心盡力的因素,但我們在隐性課程,或者說“明明德”這方面的投入不足,或者說缺乏自覺意識,除了觀測度顯示度跟科研和課堂教學有不同之外,往狠了說一點,還反映出來,做老師的“良心”,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就不是個量的問題,而是學生們、身邊的人們,從你這個人的being(為人)上感到的、學到的了。這個良心活的含義,就真的是——唯有靠良心才能喚醒良心、呵護良心、堅定良心了。這第二層意思,更讓你覺得“良心活”這個說法,沉甸甸的。

大學之道,良心活,育人,是管長遠的部分。

姜朋:聽了楊老師這段話我想到了兩段話。

一句是陶行知先生說的,為師者,應該“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就是要有良心和盡心。

另一句,是魯迅先生講的,“前清末年,某省初開師範學堂的時候,有一位老先生聽了,很為詫異,便發憤說:“師何以還須受教,如此看來,還該有父範學堂了!”

反諷之餘,也着實提示我們注意,如何做教師,如何做“好”教師、做“盡責”的教師,還有很多方面要學、要想、要做。

Q&A環節

Q: 教師節來臨之際,基于這本書,三位老師能說說各自的期冀嗎?

錢小軍:教師節來臨之際,我首先期冀老師們,跟我們一起探讨,作為老師如何“明明德”,除了我們自己要盡自己的“師責”以外,除了科研和顯性的教學,我們也希望能夠在課堂以外對學生有比較深刻的影響。

另外,我們今天其實并沒有講太多如何教好倫理課本身,但我認為這裡探讨的空間很大,希望跟所有老師們共勉。我們希望能夠用負責任的教學,盡我們的“師責”,能夠啟發和喚起學生們對倫理問題的重視,影響他學會如何對待這些問題,怎麼樣處理這些問題。

作為老師來講,我自己也遇到很多倫理問題,不是每一個倫理問題我自己都能處理。但是,探讨這樣的問題總歸會讓我們更擅長,越來越能夠處理和面對。所以,總在過程當中,永遠不會達到盡善盡美的盡頭,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探讨。

姜朋:接着錢老師的話,我想到亞裡士多德的一句話,非常詩意的翻譯,他說“一燕不是春,一日應如是,一朝一夕不能使人常歡喜”。

就是說,天氣突然暖了,來了一隻燕子,并不代表春天就來了,一朝一夕的美好,并不能讓人長時間的保持愉悅。他的意思是追求美德這件事上,我們需要持之以恒,不一定能夠達到,但是不斷趨近至善的狀态,就是價值所在。

這其實也是我們教書育人、進行倫理的教育,以及在陪伴學生成長過程中始終所處的一種“在”的狀态。如果說和同行來分享,就是我們一直在路上。這是值得我們一直投入、努力去做的一件事情。

楊斌:首先,衷心地祝願各位同行教師節快樂!在這麼一個特殊時點把這樣一些我們的心裡話分享給同行,最渴望得到的,莫過于同行對于書中所引出的問題、所表達的觀點的更進一步的争論、讨論。同意的,喜歡的,不認同的,不妨寫文來深化這個讨論,讓這個閱讀《在明明德》的過程變成一個我們的課程的自然延伸,某種角度上,是個教育研讨,那就是如何提升教師的“教導力”,如何共同做好意義深遠卻很難指标化的“明明德”的教師本分。

就像當初我們寫作”知止有度“這部分内容,我跟姜朋說,這不隻是個意見表達,我們還希望看到更多的大學認真地讨論是否該成立類似于IRB(科學倫理審查委員會)這樣的機構和機制,不光是醫學院、生命學院,也包括其實研究無人駕駛、智能系統的學科,包括組織與人力資源的研究,如果這些研究有可能對人和社會産生出涉及到倫理的、複雜的、不可逆的研究影響,那麼就需要在立題目定方法前得到足夠審慎的研判與審視。

這部分内容作為論文發表後,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不少國内的高校,甚至一些新成立的高校和科系做了這樣的新機構和制度,說實話,那是比别人引用這個論文還讓我們感到心底高興的事。

所以,不隻是教授倫理課程的老師才是這本書的目标讀者,你做着教學工作、管理工作,你關心着育人的方式和成效,你在意着很多校園裡頭過程性、結構性、細節性的東西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和發展,你希望更全面地理解“教、育、學”三者的關系,你對于“畏因如果”有着好奇,這都是你打開這本書,展開一段對話的理由。你也拿起筆來,勾勾畫畫,事實上,書的185頁-191頁有很多延伸性的思考題目,你可以先翻到這部分來看看,想想,會很有意思。你也會發現,這本書的作者,是喜歡寫作腳注、尾注,重視來龍去脈中的趣味的人,我尤其推薦這本書的參考文獻部分,193-225頁,不是正文,恰似正文,拉出了書單子,甚至觀影推薦,也有些對于曆史典故的品評和勾連,愛讀書的人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有趣的部分。

要特别感謝華章經管,也是我們的老朋友。華章經管在中國管理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從圖書和教材出版,從譯介國外管理名著到發掘培養本土管理作者,促進中國企業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提煉與推廣上,都做了大量的、曆史性的貢獻。我們三個都是其中的受益者。在我們要出這麼一本看起來有些小衆、“唯恐”曲高和寡的小書的時候,他們卻投入了很大的熱情,讓我們感動之外,也感受到了志同道合的力量。

最後要感謝的人,要從這本書首版印刷中的一個遺憾漏說起。我們三個作者很希望這本書的扉頁有個獻詞——獻給我們的同行和我們課堂上曾經的每一位同學。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也是這本書的聯合作者。

關于作者:楊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

錢小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姜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管理思想與商業倫理專業委員會理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