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北京9月16日電(呂豪景 記者王軍偉)近日,江蘇南京消費者張虹(化名)向黑貓投訴反映,她在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黃金”)購買了一款兒童手镯,當時櫃台服務員并未告知該手镯為“一口價”産品,但佩戴時她發現,該手镯産品标簽以及發票上均未标識産品的重量和規格信息。
張虹認為中國黃金違反《價格法》的相關規定,而且侵犯了消費者對購買商品的知情權。她要求中國黃金在折舊費不高于5%的情況下,按照同等的價格,為其更換等價克重的千足金。
圖源:黑貓投訴平台消費者投訴信息
事實上,在中國黃金購買飾品遭遇“一口價”的問題并非個案。廣東省雲浮市的謝先生向未來網記者投訴稱,“他花了4800元買了5.5克的金戒指,平均每克要900元,而且更換計克重的黃金飾品還要加錢,‘中國黃金’真是拿消費者當傻子。”
“2022年8月31号,我和未婚妻在羅定市人民南路2号中國黃金選購婚戒,進去便相中店内一個款式。”謝先生向記者講述道,“當時戒指擺放在櫃台隻有價格顯示,沒有克重信息。溝通期間我多次詢問櫃台服務員關于克重的問題,她都用話術糊弄過去,并且一直強調同等價格可以随意更換,付完錢也沒有稱克重,回到家我才感到不對勁”。
圖源:消費者供圖
事實上,類似謝先生購買黃金首飾遭遇“一口價”的情況并不在少數。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檢索後發現,中國黃金位列服飾行業投訴“黑榜”第一位,相關投訴量高達631起,投訴問題主要集中于“消費欺詐”、“誘導消費”、“一口價黃金”、“未告知克重”、“套路銷售”等。
未來網記者獲悉,所謂的“一口價”,即該産品不按照克重單價進行計算銷售,而是由金店直接定價銷售。“一口價”黃金飾品,在金銀首飾圈頗為流行,而且問題較為突出,因此“一口價”也屢屢遭到消費者诟病。
圖源:黑貓投訴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關投訴中,老鳳祥、六福珠寶、中國珠寶、金六福吉祥等多家經營黃金首飾的企業也赫然再列。黑貓投訴平台顯示,老鳳祥投訴量為26起,六福珠寶11起,且上述多個品牌均被消費者反映存在“一口價”誘導消費的問題。
一位曾在首飾店工作過的銷售人員郝女士向未來網記者介紹稱,“一般來說,普通黃金飾品最便宜,價格接近國際金價;而采用特殊工藝的黃金飾品,款式更漂亮,價格也更高,店家通常會采用‘一口價’來銷售。例如一個金吊墜3克,按照1克黃金399元,加上工費隻需用1000多元就可以,‘一口價’不收取工費,但價格可能要3000多元,所以公司會要求導購重點向消費者推薦‘一口價’飾品。”
對于謝先生所反映上述遭遇,郝女士表示,“‘一口價’飾品可以更換同類産品,所謂的原價保值,即錢對錢,比如購買時3000元,更換同類仍抵3000元。但是,如果更換計克重飾品,則按照原來飾品克重乘以當前金價換算成錢,3克也就價值1000多,差額需要再補齊。”
另外,郝女士向記者透露,“‘一口價’金飾不按照克重計算,一般情況下顧客不問多少克重,導購不會主動提。如果顧客堅持詢問,則盡可能将這個問題掩蓋下去。”
針對消費者購買黃金首飾遭遇“一口價”的問題,四川鑫中雲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傑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标價,注明商品的品名、産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标準等有關情況。“克數屬于規格的一項,隻标價格不标克重屬于沒有明碼。”
此外,劉傑律師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款指出,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顯然,該導購在售賣的過程中并未告知消費者商品詳情”。
“9月3号我已經向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投訴,目前處于受理狀态,我的訴求就是退款,也希望這些首飾銷售店對消費者少一些套路,多一點誠信。”謝先生向記者表示。
針對“一口價”黃金飾品問題,江蘇省消保委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的相關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黃金飾品有一定的特殊性,無論是按件賣還是按克賣,克重數都是消費者的重要關注點,商家不應隐藏甚至隐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