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指的是從胎兒娩出母體并結紮臍帶開始,一直到出生後滿28天這一階段的寶寶。很多初為人母的媽咪因為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會走入寶寶護理的誤區。那麼新生兒護理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呢?新媽咪快來學一學吧!
正确護理新生兒寶寶,需要新手爸媽提取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說熟悉掌握科學的育兒護理常識,這樣才能在和小北鼻見面的時候,幫ta做好貼心細膩的日常護理。
新生兒的日常護理是一項重要任務,新生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需要爸媽給予特殊的護理。新生兒的護理還包括五官護理、臀部護理、洗澡護理以及臍帶護理等等。
護理内容
每次為寶寶做護理之前,需要媽咪首先清潔雙手,以免細菌沾染寶寶的嬌嫩肌膚發生感染。新生兒的護理需要格外細緻周到,護理新生兒寶寶需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好細節。
1.皮膚護理
新生兒的皮膚護理需要分階段來區别對待,在臍帶脫落之前,應該采用溫熱毛巾擦洗的方法。媽咪可以選擇柔軟親膚的紗布小毛巾,蘸取溫度适中的溫水來擦拭寶寶的身體。
當新生兒的臍帶脫落以後,就可以選擇浴盆洗澡護理肌膚的方法了。寶寶洗澡的時候需要選擇專業的嬰兒洗護産品,才能很好地呵護孩子的嬌嫩肌膚。寶寶清潔完肌膚以後,一定要用柔軟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分吸幹,避免水分蒸發引起寶寶的着涼。
新生兒時期寶寶的大腿根部位容易産生很多皮膚褶皺,每次清潔肌膚以後可以在肌膚的褶皺部位塗适量的爽身粉。每次更換尿布的時候,為了防止尿液殘存刺激寶寶的嬌嫩小屁屁,一定要用溫熱的毛巾将寶寶的臀部擦拭幹淨。如果寶寶臀部被殘留尿液刺激發紅,可以塗少許的植物油,在寶寶的臀部形成一層天然的保護層。
2.五官護理
①眼
關于新生兒眼部護理的常識,部分新生兒出生以後會患有結膜炎或者淚囊炎。這時候需要采用專業的嬰兒護理棉簽,将消毒棉與寶寶的眼睛平行,輕輕放在上眼睑接近睫毛處。然後平行上推眼皮,新生兒眼睑就可以順利扒開了,根據寶寶的眼部具體狀況來滴眼藥水。
②耳
新生兒寶寶的耳殼已經完全成型,但是跟成人耳朵還是有很大的區别。寶寶外耳道相對來說更加狹窄,如果洗頭、洗澡的時候污水流入耳道深處,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耳朵發炎。
如果寶寶發生外耳炎,應該及時去正規醫生診治。按照醫囑及時服藥、滴藥或者采取局部熱敷等方法,及時治愈寶寶的耳朵炎症不适。
③口
新生兒容易感染一種叫做“鵝口瘡”的口腔疾病,媽咪可以在每次給寶寶喂奶之後再喂幾口溫熱水,水分可以帶走寶寶口腔中的奶水殘留物,通過喝水的動作自然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如果寶寶不愛喝水的話,媽咪可以用蘸過水的棉簽,動作輕輕地擦一下寶寶的口腔。
④鼻
對于新生兒寶寶鼻腔的護理,可以采取消毒紗布按順時針的方向撚成條。放入寶寶的鼻腔内,然後逆時針輕輕旋轉出來,這樣的動作重複幾次即可。
3.臀部護理
寶寶的肌膚非常嬌嫩,加上新生兒時期頻繁的大小便,如果不及時清潔寶寶臀部的肌膚,很容易引起紅屁屁現象的出現,也就是俗稱的“尿布疹”。
因為男女寶寶的生理結構不同,因此對于屁屁的清潔方法男女寶寶也是有所區别的。還有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是,給寶寶擦拭小屁屁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如果用太大的力氣,很容易破壞嬌嫩肌膚的保護層。
4.洗澡護理
健康的新生兒寶寶,出生24小時以後就可以每天進行擦拭和洗澡。從醫學角度來講,應該每天給新生兒洗澡,但是具體的洗澡次數仍需結合季節因素和寶寶自身的具體情況。
洗澡之前應該事先準備好幹淨的衣服和尿布,同時将室溫控制在24℃-26℃。寶寶吃奶前洗澡的話可以有效預防洗澡的時候吐奶,洗澡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讓污水流進寶寶的耳朵,以免引起耳内感染。
5.前鹵門護理
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部骨骼還沒有發育好,骨縫沒有完全閉合。在寶寶的頭頂部位會出現一個菱形的空隙,這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前鹵門。
寶寶出生的時候前鹵門大約有2cm*2cm左右,一般在寶寶一周歲左右的時候前鹵門會自行閉合。因為前鹵門非常嬌嫩又關于寶寶的健康,因此護理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柔。
寶寶前鹵門的護理可以在洗澡的時候進行,搭配新生兒專用的洗發液,清洗時手指平放在前鹵門的位置揉洗,切記動作一定要溫柔。有時鹵門處會有一些污漬難以清潔,可以先用麻油濕潤浸透2小時左右,等污垢變軟以後再用衛生棉簽順着頭發的生長方向輕輕擦掉。
6.臍帶護理
護理寶寶的臍帶之前需要先用溫水洗幹淨雙手,雙手經過消毒之後,準備好要用的酒精、棉簽和紗布等物品。一手拿起準備好的酒精棉簽,令一隻手輕輕拿起臍帶的結紮線。用拿棉簽的手輕輕擦拭臍帶的周邊,防止臍窩和臍帶黏在一起。
然後再用新的酒精棉簽從臍窩中心點向外圈輕輕地擦,讓肚臍起到消毒和清理的作用。消毒完成以後用手拿過的臍帶結紮線,也要在酒精棉簽下消毒。一周以内的新生兒每天需要消毒臍帶2-3次,這樣才可以有效避免局部感染。
護理常識
認真科普以下育兒方面的知識,對于沒有經驗的新手媽咪來說尤為重要,這樣才能在日常的嬰兒護理過程中做到得心應手。新手寶寶的睡姿、睡眠習慣、睡眠時候的溫度光線等等,都是需要認真科普的細節問題。
1.溫度光線
嬌嫩的新生兒寶寶還不能很好地适應外界的溫度變化,因此需要細心的媽咪注意将室溫控制在25℃-28℃之間。當然了對于溫度的掌控需要結合季節的具體變換,在炎熱的盛夏時節需要适當降低溫度,而到了寒冷的冬天就需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了。
關于光線方面的護理知識,需要避免強烈光線直接照射寶寶的眼睛。部分家長為了避免光線刺激寶寶的眼睛,就用深顔色厚窗簾将光線遮擋起來,其實這種做法是缺乏科學性的。正确的做法應該是讓寶寶在不亮不暗的光線裡,學會适應自然光線。
2.衣服尿布
适合新生兒穿着的衣服應該以純棉材質為主,化纖印染的織物容易刺激寶寶的細嫩肌膚,純棉材質才能做到柔軟并吸水,同時寬松的衣服可以帶給寶寶更多的舒适性。
為了預防紅屁屁現象的發生,尿布應該采用柔軟吸水的棉織品。并且應該堅持勤洗勤換,每次更換尿布的時候均應該幫寶寶清洗小屁屁。另外平時在家的時候盡量使用親膚透氣的紗布尿布,隻有出門不方便的情況下再使用尿不濕,這樣可以讓小屁屁有更多的時間自由呼吸。
3.睡姿
新生兒通常每天需要睡18-20個小時,由于這一時期寶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因此良好的睡姿對于新生兒寶寶來說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寶寶适宜采取仰卧或側卧的姿勢,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寶寶睡出漂亮頭型和頭顱的健康發育。
當寶寶采取仰卧的時候,可以墊一個1cm左右的小枕頭或者折疊起來的毛巾,中間稍微凹下去一些的枕頭,可以幫助寶寶輕松睡出美觀的頭型。
在寶寶剛剛出生的前幾天,最好采取側卧的姿勢,這樣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流出來,同時還可以避免嘔吐物倒流進入氣管。另外寶寶喂奶以後也建議采取側卧的姿勢,以免溢奶或嗆奶造成窒息的危險。
4.睡眠習慣
良好的睡眠習慣對于孩子以後獨立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媽咪盡量不要抱着哄寶寶睡,一旦寶寶形成這樣的依賴習慣,是很難糾正過來的。每次最好在發現寶寶有睡意的時候,就把ta放到嬰兒床裡面讓寶寶自己睡。
還有很大一部分寶寶習慣睡覺的時候含着奶嘴,其實這些都是不好的睡眠習慣。如果孩子含着奶嘴睡着了的話,在放到床上之前要将奶嘴輕輕抽出來。
當寶寶到了4-6個月的時候,每次啼哭的時候媽咪可以不必急着作出回應。如果孩子越哭越厲害的話,需要媽咪查看是否出現饑餓、尿濕、發熱等現象。
5.母乳和喂養
一般在寶寶出生後半小時,醫生就會讓新生兒吸吮媽咪的乳頭。母乳喂養也是越早越好的,有助于增進媽咪和寶寶之間的感情,新生兒喂養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最自然的喂奶方式就是頭部略微擡高的“豎抱式”,媽咪在母乳喂養之前應該清潔雙手和乳頭,喂奶的時候最好将一側乳房吸空之後再換另外一側,這樣可以預防奶汁淤積在乳房内。
喂奶不需要太多的講究,一般情況下3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母乳喂養以寶寶吃後不吵不鬧,而且體重保持正常增長的節奏,為吃飽吃好的準則。
護理誤區
很多人年紀很輕就已經為人父母了,可能自己都還是剛剛長大的孩子呢。往往會因為缺乏育兒方面的經驗而走入誤區,小編為大家羅列幾項新生兒護理的常見誤區,希望新手爸媽們不要“踩雷”哦!
1.錯棄初乳
初乳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蛋白質、脂肪、礦物質以及免疫球蛋白,一般初乳是在産後12小時内分泌的乳汁。因為初乳一般是比較清淡的黃色乳汁,很多人會産生“壞乳汁”的誤解。
其實初乳當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可以殺死多種緻病細菌,比如說破傷風杆菌、百日咳杆菌、以及大腸杆菌等,初乳還具有抵抗麻疹和小兒麻痹等效果。
2.誤擦胎脂
剛剛出生的寶寶皮膚會覆蓋一層白色的油膩狀物質,這是在媽咪肚子裡帶出來的脂肪,醫學上稱之為“胎脂”。胎脂可以保護寶寶的肌膚防止細菌感染,一般部位的胎脂是不易擦去的。
胎脂比較厚和皮膚褶皺比較多的大腿根,腋下以及脖子等處可以輕輕地擦拭,以免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肌膚。
3.擠壓乳腺
老一輩的人習慣要将新生兒的乳頭擠一擠,她們認為這樣可以預防孩子長大以後乳頭内陷的問題,其實這樣會對寶寶的乳腺造成一定的傷害。
新生兒寶寶出生後4-5天左右的時候乳房會出現輕度的腫脹,并且伴有少量的乳汁溢出。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母親在妊娠後期體内分泌雌激素,胎兒通過胎盤吸收了這類激素而導緻的乳腺暫時性腫脹。因此不可擠壓寶寶的乳頭,以免造成乳腺炎症。
4.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出生後2-3天左右會出現黃疸,一般情況下沒有什麼不良反應,而且一周左右的時候會自行消失,這種現象就屬于生理性黃疸。
引起生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新生兒肝髒發育不成熟,肝細胞産生的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将間膽轉化為直膽,不能由膽道排洩出來。間膽在血液中的濃度增高,就會引起皮膚黃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