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有一種傳統名吃叫做糁。沂傳統飲食文化的名小吃:糁,入選山東省政府正式批準并公布的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說起糁字的來源,其實是米中人參的意思。竟與王羲之有關。東晉時,一對窮困潦倒的外地夫婦逃荒來到臨沂,當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看到他們非常可憐,就經常接濟他們,夫婦二人非常感動,無以為報。
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覺得報恩的機會來了,就把家中留着下蛋的惟一一隻母雞殺了做湯,并在湯裡加了一些普通的驅寒中草藥。本想把雞煮得爛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着了,不想湯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看着煮得黑糊糊的雞湯,妻子很生氣,可家裡又沒有其它東西,隻好把煮“糊”的雞湯送給了王羲之。
再說王羲之本來卧病在床,吃了中藥病也略有起色,但口幹舌苦,沒有食欲,看着送來的雞湯,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嘗了嘗,沒想到這一喝,頓時神清氣爽,病好了大半,一時興起,随手提筆寫下“米參”二字,意思是米中人參。到了後來,後人就把它稱做糁。
但是,這個糁字原本是個名詞。在廣東卻成了動詞。
”糝 音審。凡餚饌加以蔥花芫荽曰糝『說文』—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蔥花成粒。故曰—芫荽蔥。”《廣東俗語考》
糁,為桑感切(見《廣韻》);其多義之中有一散開、撒落的意思。
例如,唐代的李白在《春感》詩中就寫有“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糁街”句。
廣州話讀“糝”為“審”,例句如:“糝唔糝少少胡椒粉落啲魚片粥度呀?”(聶巨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