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幼學瓊林題目及解釋

幼學瓊林題目及解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6 23:46:08

《幼學瓊林》是骈體文寫成的,全書全部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誦讀,便于記憶。全書内容廣博、包羅萬象,被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書中對許多的成語出處作了許多介紹,讀者可掌握不少成語典故,此外還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風俗禮儀、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鳥獸花木、朝廷文武、飲食器用、宮室珍寶、文事科第、釋道鬼神等諸多方面的内容。書中還有許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傳誦不絕。

幼學瓊林題目及解釋(幼學瓊林原文譯文)1

卷三·貧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數,人之富貴在天。 惟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貫朽粟陳,稱羨财多之謂;紫标黃榜,封記錢庫之名。 貪愛錢物,謂之錢愚;好置田宅,謂之地癖。 守錢虜,譏蓄财而不散;落魄夫,謂失業之無依。 貧者地無立錐,富者田連阡陌。

【注釋】 (01)修短:長短。 (02)貫:穿錢的繩子。 (03)紫标黃榜:梁武帝愛錢,每百萬為一堆,挂上黃榜,每千萬為一庫,挂上紫标。 (04)錢愚:晉代和峤擔任太傅,富比王侯,但是吝啬,杜預稱他為“錢愚”。 (05)地癖:唐李恺善于置辦田産,人稱地癖。 (06)守錢虜:漢代馬援發财後,将其錢财全部分給親朋好友,說:“掙了錢,貴在能施舍予人,否則隻是守錢奴罷了。” (07)立錐:插錐子,形容地方小。 (08)阡陌:田間縱橫交錯的小路。

【譯文】 人壽命的長短自有定數,人的富貴全取決于天意。隻有君子才能安貧樂道,樂觀的人才能了解命運順其自然。漢武帝初年,京師裡的錢貫都朽了,倉内的谷粟,陳年堆積都紅腐不能食了,貫朽、粟陳是稱道别人财多的說法。挂一紫标,貼一黃榜是梁武帝封閉錢庫、标明錢數的标記。 貪愛錢财叫做錢愚;艾死叫待斃。守錢虜是譏諷财富多而又吝啬的人。落魄夫是治貧困失業無所依靠的人。 貧窮的人連塊錐尖大小的土地都沒有,富人的田地則南北相連非常廣闊。

【原文】 室如懸磬,言其甚窘;家無儋石,謂其極貧。 無米曰在陳,守死曰待斃。 富足曰殷實,命蹇曰數奇。 蘇涸鲋,乃濟人之急;呼庚癸,是乞人之糧。 家徒壁立,司馬相如之貧;扊矛為炊,秦百裡奚之苦。 鹄形菜色,皆窮民饑餓之形;炊骨爨骸,謂軍中乏糧之慘。 餓死留君臣之義,伯夷叔齊;資财敵王公之富,陶朱倚頓。

【注釋】 (09)懸磬:懸着的磬。磬,石制或玉制的樂器,很光滑。懸磬形容很貧窮。 (10)儋:同擔,古代容量單位,一石是十鬥,兩石為一擔。 (11)在陳:指孔子周遊列國,在陳被困之時,楚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前往楚國,經過陳蔡時,被陳蔡出兵相阻,孔子不能通過,斷糧七天。 (12)待斃:等死。 (13)蹇:艱阻,不順利。 (14)數奇:命數單而不偶合,指命運不好。 (15)蘇涸鲋:莊周學問很大,但家貧,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說:“等秋後我的采邑稅金收上來,借給你三百金。好不好?”莊周很生氣地說:“昨天,在我回這裡的路上,有條陷入幹涸車轍裡的鲋魚,向我求升鬥之水以活命。我說:‘等我去引西江水來救你。’鲋魚說:‘如果這樣,不如早一點到賣幹魚的市場找我吧。’”喻處于困境、亟待救援的人或物。鲋,指小魚。 (16)呼庚癸:春秋時,吳國的申叔儀向公孫有山氏借糧,公孫有山氏回答說:“細糧沒有了,隻有粗糧。如能登上首山高呼‘庚癸’,就可得到糧食。”庚是西方,主谷物;癸是北方,主水。古時軍中以“庚癸”為糧食的隐語。後因以“呼庚癸”表示請求接濟糧食。 (17)家徒壁立:漢代司馬相如,成都人,路過臨邛,愛上了新寡的卓文君,卓文君夜奔相如。兩人回到成都,家中全無資财,空有四面牆壁。後形容家中貧窮,一無所有。 (18)扊扅為炊:指用門闩燒火做飯。扊扅,門闩。春秋時,秦國大夫百裡奚原為虞國大夫,虞亡時被晉所俘虜作為陪嫁之臣送給秦國。後來百裡奚又逃亡到楚國,被楚國扣押。秦穆公聽說他賢能,用五張黑羊皮把他贖回來。後來一個下人在洗衣服時唱到:“百裡奚,五羊皮,憶别時,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百裡奚詢問,原來是自己離散的妻子。 (19)鹄形菜色:鹄,天鵝,面瘦頸長。菜色,形容因五谷不收,人隻吃菜,所以臉色呈菜色。 (20)炊骨爨骸:用死人的骨頭做飯。炊、爨,都是指燒火做飯。 (21)伯夷叔齊:商代末年,商的屬國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和叔齊,因都不願繼承國君之位而出走。後來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兩個人又以食周粟為恥,隐于首陽山采薇而食,後皆餓死。 (22)陶朱:指範蠡,曾積累财産百萬,自号陶朱公。 (23)猗頓:山東的貧士,聽說陶朱公緻富,前往請教緻富之術,後來猗頓按陶朱公的指點去做,很快緻富。

【譯文】 室如懸磬是說家中空無一物,生活極為窘迫;家無儋石是說家中連一升一鬥的米都沒有,指人窮困到了極點。 無米斷炊斷絕了糧米叫做在陳;等死叫待斃。家境富裕錢糧充足稱為殷實,命運不佳遇事不順稱做數奇。援助危難中的人稱為蘇涸鲋,向人借貸錢糧,隐稱登山高呼庚癸之神。 家中隻剩下四面牆壁别無他物,司馬相如是如此的貧窮。做飯時沒有柴草,連門柴也拆了當柴燒,百裡奚的生活曾經極為困苦。如黃鹄的面容,青黃的面色,是形容窮人饑餓的模樣,交換兒子來當做食物吃,用死人的骨頭當柴火燒,這是軍中缺糧時的慘狀。 伯夷、叔齊甯願餓死也不食周粟,以留君臣大義,千古以來隻有伯夷和叔齊二人。陶朱、猗頓善于經營,資産比得上王公貴族之富有。

【原文】 石崇殺妓以侑酒,恃富行兇;何曾一食費萬錢,奢侈過甚。 二月賣新絲,五月賣新谷,真是剜肉醫瘡;三年耕而有一年之食,九年耕而有三年之食,庶幾遇荒有備。 貧士之腸習黎苋,富人之口厭膏粱。 石崇以蠟代薪,王恺以饴沃釜。 範丹土竈生蛙,破纖生塵;曾子捉襟見肘,納履決踵,貧不勝言。 子路衣敝履飽,與輕裘立;韋莊數米而炊,稱薪而靡,儉有可鄙。 總之飽德之士,不願膏粱;聞譽之施,奚圖文繡?

【注釋】 (24)侑酒:勸酒。 (25)剜肉醫瘡:比喻隻顧眼前,不顧日後的困苦。 (26)藜苋:藜藿和苋菜。 (27)膏粱:指肥肉和優質米。 (28)以蠟代薪:晉代石崇曾用蠟代替木柴。 (29)以饴沃釜:晉代王恺曾用饴糖洗鍋。 (30)釜中生魚,破纖生塵:魚,指小蟲子。東漢時人範丹,家貧,時常斷炊,但卻不以為意,言笑自若。鄉裡人作歌謠譏笑他說:“甑中生塵範史雲,釜中生魚範萊蕪。”釜中生魚,破甑生塵,表明經常斷炊。後形容生活貧困,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31)捉襟見肘,納履決踵:相傳曾參在衛國時,生活極端貧困,竟至一連幾天無法生火燒飯,餓得臉浮腫,十年不做衣服,理一下衣襟,臂肘就露出來,穿着沒有後跟的鞋。形容衣衫褴穿。引申為顧此失彼,處境困難。 (32)缊袍:用亂麻舊棉做絮的袍,是貧窮的人穿的。 (33)輕裘:輕暖珍貴的狐皮袍子。 (34)數米而炊:先數米粒再做飯,形容吝啬。 (35)報德:心中充滿仁德。 (36)奚:何必。

【譯文】 石崇以美女陪酒,客人不飲便将歌妓殺死,這是富豪橫蠻的做法。一頓飯吃下來花費萬金,實在是過分奢華。 二月蠶尚未吐絲就已預先出售,五月稻谷尚未成熟便已出賣,真是剜心頭肉醫眼前瘡;耕種三年的田地,就可以積蓄一年的糧食,耕種九年就可儲備三年的糧食,即使遇到災荒,也可以有備無患。貧寒之人的腸胃習慣了野菜粗食,富貴人家吃膩了肥肉好米。 石崇以蜂蠟當柴火燒,王恺用饴糖洗鍋,這是多麼的奢侈啊!範丹窮困斷炊,鍋裡可以用來養魚,這樣,豈不是很清廉嗎?曾子安貧樂道,衣服破損了,提整衣襟就會露出手肘,鞋子破了,露出後腳跟;子路衣衫褴褛,這是窮苦的士子常有的事。韋莊生性吝啬,做飯要數了米粒才下鍋,柴薪要稱了分量,才拿去燒煮,過分的吝啬是會惹人鄙薄的。 總而言之富于仁義德行的人,不羨慕美味佳肴;名望聲譽卓著的人,怎麼會去謀求繡花的衣服呢?

幼學瓊林題目及解釋(幼學瓊林原文譯文)2

卷三·疾病死喪

【原文】 福壽康甯,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無。 惟智者能調,達人自玉。 問人病曰肢體違和,自謂疾曰偶沾微恙。 罹病者,甚為造化小兒所苦;患病者,豈是實沈為災。 病不可為,曰膏肓;平安無事,曰無恙。 采薪之憂,謙言抱病;河魚之患,系是腹疾。 可以勿藥,喜其病安;厥疾勿妄,言其病笃。

【注釋】 (01)調:調理、調養。 (02)玉:珍重、愛護。 (03)違和:不調和。 (04)微恙:小毛病。 (05)罹:遭遇。 (06)實沈、台骀:傳說中的參宿之神、汾水之神,能使人生病。 (07)膏:治心下的部位。 (08)肓:指膈上薄膜。膏肓謂病情險惡無法醫治。 (09)采薪之憂:《孟子·公孫醜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憂,言病不能采薪。”意思是患病不能負薪。 (10)河魚之患:因為魚腐爛是從内至外,故用河魚之患指腹瀉。 (11)瘳:病愈。 (12)病笃:病重。

【譯文】 福壽康甯是人人所期望的,死亡疾病也是人們所不可避免的。 隻有聰明的人才會調養自己,通情達理的人才會珍愛自己。詢問别人的病情,說是“肢體違和”;自己有病自謙為“偶沾微恙”。 遭疾病困擾就說生病的人深受造化小兒的折磨;患了疾病說難道是實沈、台骀作怪?病已經很嚴重了,叫做“病入膏肓”,表示不會好了。安慰人不必吃藥了,平安無事稱為“無恙”。 患病卧床,說是有不能采信的憂慮;“河魚之患”是指得了腹瀉。 可以不用吃藥,為病将痊愈而高興,疾病不容易好就說病得很重。

幼學瓊林題目及解釋(幼學瓊林原文譯文)3

【原文】 瘧不病君子,病君子正為瘧耳;蔔所以決疑,既不疑複何蔔哉。 謝安夢雞而疾不起,因太歲之在酉;楚王吞蛭而疾乃痊,因厚德之及人。 将屬龍、将易篑,皆言人之将死;作古人、登鬼台,皆言人之已亡。 親死則丁憂,居喪則讀禮。 在床謂之屍,在棺謂之柩。 報喪書曰詞,慰孝子曰唁。 往吊曰匍匐,廬墓曰倚廬。

【注釋】 (13)瘧不病君子:晉朝有一小兒的父親得了瘧疾,有人問他:“你父親是有品德的君子,怎麼會得瘧疾呢?”小兒說:“正因為它是讓君子患病,所以才叫瘧疾。” (14)謝安夢雞:晉代謝安夢見乘坐桓溫的車子走了十六裡,看見一隻白雞就停下來了。不知何意。後來謝安接替桓溫任宰相,過了十六年忽然得病,謝安才悟到:“原來十六裡意味着十六年,見到白雞而停止,意味着酉年,我将一病不起了。”不久果然病死。 (15)楚王吞蛭:楚王吃飯時吃出一條水蛭來,想吐掉又怕廚師因此獲罪,就勉強吞進去而得病。令尹知道其中的緣由,就對楚王說:“大王有這樣的德行,此病不會有什麼傷害。”後來果然好了。 (16)屬龍:将新綿放在臨死人的鼻下,檢查是否斷氣。 (17)易箦:換下竹席。箓:簿籍。 (18)丁憂:遭遇憂傷,指居喪。 (19)讀禮:《禮記》中載,死者未葬時讀葬禮,既葬則讀祭禮。 (20)訃:報喪的文書。 (21)唁:慰問死者家屬。 (22)匍匐:爬行,指前往吊唁。 (23)倚廬:古代在父母墓邊搭小屋居住以守墓,稱為倚廬。

【譯文】 傳說瘧疾不敢侵犯君子,既然君子得了瘧疾,那就是它在作“瘧”;占蔔是為了解決疑惑的事,既然沒有疑問又何必占蔔呢? 謝安病中,夢行路十六裡遇雞而停止,悟到自己雞年将會重病不起;楚惠王待人有厚德,雖然吞吃了蛭而生病,但不久便痊愈了。 “将屬纩”、“将易箦”都是人将死亡的意思。“作古人”和“登鬼箓”都是指人已經死亡了。 父母親去世稱為“丁憂”,居喪時應當讀禮。人死後停于靈床稱為“屍”,已盛入棺材叫做“柩”。到親友家去報喪叫做“訃”,到喪家去安慰孝子叫做“唁”。去喪家吊唁叫做“匍匐”,建在墓旁守墓的屋子稱為“倚廬”。

幼學瓊林題目及解釋(幼學瓊林原文譯文)4

【原文】 寝苫枕塊,哀父母之在土;節哀順變,勸孝子之惜身。 男子死曰壽終正寝,女人死曰壽終内寝。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人死曰不祿,庶人死曰死,童子死曰殇。 自謙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自言父死曰失怙,母死曰失恃,父母俱死曰失怙恃。 父死何謂考,考者成也,已成事業也;母死何謂妣,妣者媲也,克媲父美也。 百日内曰泣血,百日外曰稽颡。 期年曰小祥,兩期曰大祥。

【注釋】 (24)寝苫枕塊:古代禮教,自從父母之喪起至入葬期間,不能住寝室,要睡在草席上,以土塊為枕。 (25)正寝:正屋。 (26)内寝:内室。古代男子将要死時,就移到正屋東首,以候氣絕。如果是女子仍然躺在内室。 (27)崩、薨、卒、不祿、死、殇:古代等級森嚴,不同的人死有不同說法。 (28)孤子、哀子、孤哀子:分别為父喪、母喪、父母皆喪者的自稱。 (29)怙、恃:都是依賴的意思。 (30)考:稱已經死去的父親。 (31)妣:稱已死去的母親。 (32)可謂父美:可以和父親媲美。 (33)泣血:極其悲痛而無聲的哭泣。 (34)稽颡:叩頭。 (35)小祥:父母死後周年的祭禮稱小祥。 (36)大祥:父母死後兩周年的祭禮叫大祥。

【譯文】 “寝苫枕塊”是說孝子在靈堂旁睡草席、枕土塊,以哀悼父母。“節哀順變”是吊唁者勸慰喪家節制哀思、順應變故、愛惜身體。 古時男子将死就把他停卧在正屋,死後稱為“壽終正寝”;女子将死者安置在内室,死後稱為“壽終内寝”。 天子死叫“崩”,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叫“不祿”,百姓死叫“死”,未成年人死叫“殇”,不同身份的人去世,自然有不同的稱呼。 父親死了自己謙稱“孤子”,母親死了自謙為“哀子”,父母俱亡自稱為“孤哀子”;自言父親去世說“失怙”,母親去世說“失恃”,父母皆不在則說“失怙恃”。 稱呼已去世的父親為“考”,因為“考”有“成就”的意思,取父親創業有成之義;稱呼已去世的母親為“妣”,因為“妣”通“媲”,是說母親能媲美父親的德行事業。 父母去世後百日之内的哭泣叫“泣血”,百日之外居喪者答謝賓客的跪拜禮節稱“稽颡”。父母去世的周年祭禮叫做“小祥”,兩周年的祭禮稱為“大祥”。

【原文】 不緝曰斬衰,緝之曰齊衰,論喪之有輕重;九月為大功,五月為小功,言服之有等倫。 三月之服曰缌麻,三年将滿曰禫禮。 孫承祖服,嫡孫杖期;長子已死,嫡孫承重。 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孝子之杖曰哀杖,為扶哀痛之軀。 父之節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節在内,故杖取乎桐。 以财物助喪家,謂之赙;以車馬助喪家,謂之赗;以衣殓死者之身,謂之禭,以玉實死者之口,謂之琀。 送喪曰執绋,出柩曰駕輀。 杏地曰牛眠地,築墳曰馬鬣封。

【注釋】 (37)斬衰:不縫邊的喪服。衰:古代喪服,用粗麻布制成。喪服有五種,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肆麻,按與死者的不同關系穿用。穿的時間也有長短,大功要穿九個月,小功要穿五個月,缌麻要穿三個月。 (38)齊衰:縫邊的喪服。 (39)缌麻:喪服名,用細麻布制成。 (40)禫禮:指除去喪服的祭禮。 (41)杖期:舊時服喪禮制,祖父母死了,嫡孫要服一年喪,手中拿着喪杖,稱為杖期。 (42)承重:長子死了,由嫡孫代替服喪,稱為承重孫,即承擔重任的意思。 (43)明器:陪葬的器物。 (44)古代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禮制,居父喪時,用粗糙的竹杖,居母喪時用桐木杖。 (45)赙:以财物助人辦喪事。 (46)赗:助葬用的車馬。 (47)禭:給死者贈送衣被。 (48)王含:通“唅”。含在死者口中的珠、玉、貝的通稱。 (49)绋:指引棺材入墓穴的繩子,送葬時幫助牽引靈柩。 (50)輀:喪車。 (51)牛眠地:晉陶侃遭父喪未葬,家中老牛也忽然不見了。有一老者告訴他:“前崗有一條牛睡在泥污中,以該地為葬地,将來必位極人臣。” (52)馬鬣封:墳墓上封土的一種形狀。

【譯文】 用粗麻布做孝服且不縫邊的謂之“斬衰”,用粗麻布做孝服且縫邊的叫做“齊衰”,這是表示喪禮有輕重的等級。 服喪九個月所穿的喪服叫“大功”,五個月的喪服叫“小功”,親疏不同所穿喪服及喪期也有不同。 穿用細麻布做的喪服服期三個月叫“缌麻”;服喪滿三年要舉行除喪服的禮節叫“禫禮”。 孫子為祖父母服喪,嫡孫執杖,服一年期;長子已死,嫡長孫要承受喪祭和宗廟的重任,服喪三年。 死者随葬的器物叫做“明器”,因為要用對待神明的辦法來對待死人;孝子所執之杖稱為“哀杖”,為的是要扶持因喪親而哀痛衰弱的身體。 父親的節操在外,所以父死哀杖用竹子制作;母親的節操在内,所以母親死哀杖用桐木制作。 送财物給喪家叫做“赙”,以車馬幫助喪家辦喪事稱為“赗”。将衣服送給死者謂之“襚”;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叫做“琀”。 送葬時牽引靈柩叫“執绋”;出柩叫做“駕輀”。吉祥的葬地名為“牛眠地”;封土築成的墳墓叫做“馬鬣封”。

幼學瓊林題目及解釋(幼學瓊林原文譯文)5

【原文】 墓前石人,原名翁仲;柩前功布,今曰銘旌。 挽歌始于田橫,墓志創于傅奕。 生墳曰壽藏,死墓曰佳城。 墳曰夜台,圹曰揖穸。 已葬曰贈玉,緻祭曰束刍。 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烝。 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讀父書以增傷,父之手澤未泯。 子羔悲親而泣血,子夏哭子而喪命。 王徵哀父之死,門人因廢《蓼莪》詩;王修哭母之亡,鄰裡遂停桑柘杜。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臯魚增感;與其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之逮存,曾子興思。 故為人子者,當思木本水源,須重慎終追遠。

【注釋】 (53)翁仲:傳說秦代阮翁仲身高異于常人,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後鑄銅像立于鹹陽宮外。 (54)銘旌:豎在樞前以表明死者官職、姓名的旗幡。 (55)挽歌:送葬時挽柩者所唱的哀歌。 (56)壽藏:給活人修的墳。 (57)夜台:指墓中昏暗如夜。 (58)窀穸:墓穴。 (59)瘗玉:死者已埋葬叫安瘗玉樹。 (60)束刍:将青草捆成束放在靈前。《後漢書·徐稚傳》雲:“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61)禴、禘、嘗、烝:古代宗廟四時的祭名。 (62)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用母親用過的杯子而心中悲痛,母親口中的氣息像還存在一樣。棬,曲木制成的飲器。 (63)王裒:晉代人王徵一讀到懷念父母的《蓼莪》詩就悲痛欲絕,他的學生因此不再讀這首詩。停桑柘社:魏朝王修的母親因為在社日那天去世,次年社日,鄰裡因為王修極為悲痛,就停止了社日活動。 (64)臯魚:齊國人,曾對孔子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兒子想贍養雙親已不在。”後來痛哭而死。 (65)與其椎牛而祭墓:曾子曾說:“與其殺牛去祭祀,不如在親人活着的時候用雞豬好好供養。”

【譯文】 墳前所立的石像原名為“翁仲”;喪葬時靈柩前豎的旗幡叫做“銘旌”。 “挽歌”是對死人的哀悼,始于漢初田橫之去世。墳前的墓志記載死者的生平事略,由唐代傅奕始創。 生前預建的墳墓叫做“壽藏”;死後才挖的墳墓叫做“佳城”。墳墓又稱“夜台”,墓穴又名“窀穸”。 死者已埋葬叫安瘗玉樹,到墳前祭奠叫一束生刍。天子諸侯宗廟之祭,四時名稱不同,春祭名“禴”、夏祭稱“禘”、秋祭叫“嘗”、冬祭謂“烝”。 拿着杯子喝水時不禁悲從中來,因為母親的氣息還留在杯子上;讀父親遺留下的書籍更增添憂傷,因為書中滿是父親的墨迹手印。 子羔悲悼逝去的雙親而泣血,子夏痛失愛子而哭瞎了眼睛。 王裒父親死後,每當他讀到《蓼莪》詩中的句子時,都要痛哭流涕,學生們不忍便不再去讀這一首詩。王修母親死于社日,次年社日王修思母極為悲哀,鄰裡為之凄然便停止了這個祭祀。 樹想靜止而風并不停息,兒子想奉養父母而雙親則已謝世,臯魚為此悲傷不已;與其父母死後殺牛到墳前祭奠,不如當他們健在時以雞豬之肉盡心奉養,這是曾子讀喪禮時的感想。 所以為人子女的,應當想到木有本,水有源,不要忘記父母對自己有養育之恩;必須慎重地按照禮儀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恭敬地祭祀自己的祖先。

幼學瓊林題目及解釋(幼學瓊林原文譯文)6

喜歡請轉發點關注!

免責聲明:文章素材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同時文章僅代表本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