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淺海裡常見魚

淺海裡常見魚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8:56:28

導讀:愛藏身淤泥中,卻是為數不多連内髒能吃的魚,還被稱作淡水之參

人參,是我國一種非常珍貴的藥材。

可是因為它比較的稀有,這在古代的時候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吃得起的東西。

不過幸好在大自然中,有不少動植物卻也能和人參相提并論,于是它們就成為了窮苦人家的“人參”替代品。

在民間一直有着“天上斑鸠,地下泥鳅”的說法,說泥鳅是一種非常美味的佳肴,甚至還被稱之為“水中人參”。

淺海裡常見魚(卻是為數不多連内髒能吃的魚)1

而今天小毛就和大家來說一說泥鳅這種愛藏身淤泥中,繁殖能力也強的小魚,隻是和過去相比,如今野生的泥鳅真的少見了,市面上所見到的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了。

記得在小時候,到了冬季的時候,水稻田裡稻谷收割了,而且也沒有什麼水了。小孩子就會一個個提着水桶、扛着鋤頭去稻田裡挖泥鳅。

泥鳅和多數的魚類不同,它長得不像魚,而且生活習性也和魚有較大的區别。這種魚愛在淤泥中活動,并且因為表面有黏液,身上也很光滑,徒手去抓它真的很困難。

但是到了冬天的時候,泥鳅也怕冷。隻要仔細尋找,發現一個小洞穴,幾鋤頭下去,找到了泥鳅洞,就能挖到泥鳅。

淺海裡常見魚(卻是為數不多連内髒能吃的魚)2

而且這個時候的泥鳅基本不活躍,就像是在睡覺一樣, 很輕松就能抓到它們。如果勤勞的話,當時一上午就能抓到七八斤。

在二十年前的泥鳅價格也不貴,也就是幾塊錢一斤,但一天能掙二三十元錢,還是很開心的。而這些泥鳅多數都是拿到集市賣錢去了,然後換成了零花錢買文具和零食了。

泥鳅在過去是真的很多,怎麼抓都抓不完。這一來是因為它們的生長習性有關,喜歡藏在泥巴中,尤其是在淤泥裡面最多,所以是難以把它們全部抓幹淨的。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泥鳅的繁殖能力也很強。

泥鳅一般到了2齡就可以繁殖了,其繁殖期很長,能從4月份持續到10月份,可以說有大半年都能繁殖,而且它們一年可不是繁殖一次,泥鳅是一種一年能多次産卵的魚類,一般都是在下雨以後的夜晚進行。

淺海裡常見魚(卻是為數不多連内髒能吃的魚)3

當然了,泥鳅的産卵量也和體型大小有關,體型越大産卵量就越大。

像體長超過12CM的泥鳅,懷卵量可以達到13000粒,體長15厘米的雌鳅懷卵量約為15000粒,而超過20厘米則能産卵24000多粒。

那為什麼現在野生的泥鳅很少了呢?這是因為以前農民種田都是用農家肥,施肥了以後對泥鳅不僅沒影響,反而還有利于它們的生長。平時農民也隻是把少量看得見的泥鳅抓了。

而後來,随着現代化農業的推進,施肥都是化肥了,還有各種農藥。之前看到有人在稻田施肥,化肥倒進去沒多久,就死了好多的泥鳅和黃鳝,稻田周邊是濃烈的死魚的味道。

再加上有些人為了抓泥鳅賣錢,采用電魚的方式,藏在地下的泥鳅也被打得到處亂竄。

淺海裡常見魚(卻是為數不多連内髒能吃的魚)4

最可怕的是有人撒藥來抓泥鳅。稻田裡隻要噴灑這種藥,可以說無論是大的泥鳅還是小的泥鳅,全部都是死翹翹的,就連其他的魚也死了。

究其原因就是這些年泥鳅的價格不斷上漲,野生的已經要三四十元一斤。就算是人工養殖的,如今也要20左右一斤了,所以不少人都去抓泥鳅了。

這還是因為泥鳅不僅很美味,同時營養價值也很高。泥鳅這種魚雖然個頭不大,但是它的肉質細嫩,爽利滑口,再加上它營養豐富,是屬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所以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尤其還有一點,那就是普通的魚類都是要去魚鱗,去内髒才能吃,清理起來麻煩。而泥鳅則不一樣,隻要清水養幾天,然後清洗幹淨了就可以烹饪了,它是為數不多連内髒都可以吃的一種魚了。

淺海裡常見魚(卻是為數不多連内髒能吃的魚)5

同時在民間泥鳅也被稱之為“淡水之參”、“水中人參”等美稱,讓不少吃貨對它是愛不釋手。

可是野生的泥鳅如今已經不多見了,而且捕撈的成本也太高。于是近些年就開始有人規模養殖泥鳅了,這也為廣大的養殖戶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如今,想吃野生的泥鳅基本成為了奢侈了,要麼是自己去稻田裡抓,不然去市場購買的,基本都是養殖的泥鳅了。

各位網友們,你們愛吃這種喜歡生長在淤泥中,并且卻連内髒都能吃的小魚嗎?在你的家鄉目前還多嗎?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