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緻敬中華先人智慧
——微識二十四節氣
蔣德均
四、秋季:秋處露秋寒霜降
按照傳統曆法,一年分四季,每一個季節有六個節氣。秋天的六個節氣即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
(十三)立秋
立秋太陽位于黃經135度,8月7-9日交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四時氣象的變化,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立秋也意味着降溫、降水、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下降或減少,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古籍《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熱到頭。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或蕭索。
立秋三候:一侯涼風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蟬鳴,意思是,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這時的蟬,食物充足,溫度适宜,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鳴叫着,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豐收年成在望。
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進入秋季後,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随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并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古時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貼秋膘、咬秋等傳統習俗。就養生而言,應注意防暑燥秋困,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适當進補十分必要。
關于立秋的民間農諺甚多,比如: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丢;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幹河底;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早上立了秋,晚上涼嗖嗖等等。
曆代文人多有詠歎,比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宋代詩人劉翰《立秋》: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明代詩人夏雲英《立秋》: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閑自理箜篌。
(十四)處暑
處暑太陽位于黃經150度,8月22-24日交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早晚氣溫漸降,但白天仍然很熱。
處暑三候: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意思是,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五谷成熟豐收。故民諺雲: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廪倉;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等等。
民諺雲: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所以,處暑期間,氣侯幹燥,就養生而言,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身。
曆代文人對此節氣多有詠歎,如宋代詩人呂本中有《處暑》:
平時遇處暑,庭戶有馀涼。
乙紀走南國,炎天非故鄉。
寥寥秋尚遠,杳杳夜光長。
尚可留連否,年豐粳稻香。
又如清代詩人弘曆的《處暑》:
究是行秋地,那更處暑時。
葉從人面落,爽自馬頭披。
煙驿長和短,雲山幻複奇。
田疇看漸熟,惟有祝霜遲。
(十五)白露
白露太陽位于黃經165度,9月7-9日交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季第三個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後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寒生露凝,故名白露。白露時節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故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之說。
白露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在這個節氣,鴻雁與燕子等候鳥開始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幹果糧食以備過冬。
這會兒農民也忙着收獲莊稼,正所謂“搶秋搶秋,不搶就丢”。白露期間的各地民俗不一,主要有祭祀大禹、釀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就茶葉而言,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就養生而言,飲食養生以生津潤肺為主,起居衣着應“春捂秋凍”。
曆代詩詞中不少吟詠白露佳作,如《詩經·秦風》有名篇《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跻。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唐代詩人杜甫《白露》: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栖。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杜甫還有書寫白露的名作《月下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十六)秋分
秋分太陽位于黃經180度,9月22-24日交節,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的第四個節氣。
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分”即為平分、均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後,太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日下降。
秋分曾是我國傳統的祭月節,由古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如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被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批準,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土将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第三候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于天氣幹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于幹涸之中。
秋分時節,保健飲食上要特别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所以,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
民諺有:秋分有雨來年豐。秋分日晴,萬物不生等等。
曆代文人留下了大量詠秋詩作,比如宋代詩人韓琦《庚戌秋分》:
淅淅風清葉未凋,秋分殘景自蕭條。
禾頭無耳時微旱,蚊嘴生花毒漸消。
錢迸嫩苔陳閣靜,字橫賓雁楚天遙。
西園宴集偏宜夜,坐看圓蟾過麗谯。
宋代詩人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代詩人李清照傑作《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十七)寒露
寒露太陽位于黃經195度,10月8-9日交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寒露是深秋的節令,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并且秋燥明顯。如果說白露節氣标志着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麼,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征,标志着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言:“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民諺雲:“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顔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是賞菊的好時節。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幹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将進入冬季。故民諺雲:吃了寒露飯,單衣很少見。吃了重陽飯,不見單衣漢。吃了重陽糕,單衫打成包。
我們寒露傳統習俗主要有賞楓葉、吃芝麻、吃螃蟹、飲秋茶等。就養生而言,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
有農諺雲: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松。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等等。
唐代詩人元稹著有《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随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唐代詩人錢起《晚次宿預館》:
鄉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
飄泊方千裡,離悲複幾重。
回雲随去雁,寒露滴鳴蛩。
延頸遙天末,如聞故國鐘。
(十八)霜降
霜降太陽位于黃經210度,10月23-24日交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之說。
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意思是,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為食;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開始進入冬眠狀态中。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系上,應以淡補或平補為原則,并且補血氣以養胃為重點。
民諺有: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陽紅;霜降後降霜,稻谷打滿倉等等。
宋代詩人陸遊《霜降前四日頗寒》:
草木初黃落,風雲屢阖開。
兒童鋤麥罷,鄰裡賽神回。
鷹擊喜霜近,鹳鳴知雨來。
盛衰君勿歎,已有複燃灰。
宋代詩人葉夢得《水調歌頭·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餘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隐地初聽,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裡,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将晚,客争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沈領為誰雄。何似當筵虎士,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未完待續)
-END-
作者簡介
蔣德均,筆名文生,研究員、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寫作學會會員,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學會理事,四川省魯迅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四川省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委會委員,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宜賓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大型文化叢書《李莊文叢》主編。
主要研究方向:寫作學、古代文化、地方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一流課程《寫作》《商務與政務寫作》主講教授。主持或主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2個,負責多個大型文化文學寫作項目以及紀念館展陳策劃與撰稿。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編或參編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冊,主編文學作品選集20餘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刊發作品和文章。作品選作985、211和“雙一流”工程大學通識博雅教材。出版《詩歌語言藝術論》《文學再思錄》等學術著作6部,文化随筆集10部,《文生抒情哲理詩選》《與名人為伴》《一江春水》《另一種天問》等詩集24部, 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編或參編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冊,主編文學作品選集20餘部。文章入選全國高考語文閱讀材料和黨政領導幹部學習材料。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蔣德均
配圖:方志四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