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3招幫你遠離讨好型人格學會愛自己

3招幫你遠離讨好型人格學會愛自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1:40:53

3招幫你遠離讨好型人格學會愛自己(别讓故作謙卑害了你)1

1

小美是一個性格内斂的女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總是一個“好人”的形象。

她對每個人都是笑臉相迎,不和任何人發生矛盾。

同事總是讓她幫忙加班,今天改個ppt,明天做份企劃案。

不懂拒絕的小美,即使心裡不願意,

表面上也還是不會拒絕,不敢有一絲的怠慢。

時間久了,找小美幫忙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有的甚至連打掃衛生這種事情,都要讓小美幫忙幹,大家并不覺得有什麼,因為每次小美答應的時候都是帶着笑臉。

可是小美自己呢?

每天早上第一個到公司,每天晚上最後一個下班。

就連中午,也很少有休息時間。

其實她自己的工作并不多,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幫其他人的忙。

由于無法拒絕别人,手裡多了其他人的許多活。

而小美每次都是先完成别人的事情,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小美的工作質量就越來越差了。

有一天,小美的領導把小美叫到辦公室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說:

“你看看你做的是什麼東西,每天都看你在忙,天天都在加班,也不知道你在忙什麼,再這樣下去,你就不用幹了!”

小美委屈地哭了,他不敢說出真實的原因,怕說出來以後,會得罪同事。

2

再後來,老家的親戚給小美介紹了一個男朋友小陳。

小陳的老家和小美是一個地方的。

兩人都來到了同一個城市工作,經老鄉介紹,兩人開始接觸了起來。

小美皮膚白皙,個子高挑,光從樣貌來說,在普通人當中,也算是中上的。

小陳就相對來說普通一些了,個子一般長相普通。

不過好在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基本的生活也是沒有問題。

父母也給他在工作地買了一套房子付了首付。

因為小美的樣貌比較出衆,所以小陳對小美,是很滿意的。

兩人在經過初步的了解以後,迅速地開始了一段戀情。

不久後,兩人同居了。

在談戀愛的過程當中,小美對小陳非常的好。

有多好呢?

小陳加班時會做飯送到小陳的公司去,有時候來不及做飯的時候,會給小陳點外賣。

在家裡,小陳的衣服、家裡的家務都是小美做的,甚至小美主動将自己的工資拿出部分幫小陳還房貸。

小陳每天回到家,看到家裡幹幹淨淨的,越發不想動了,躺在沙發上,就開始玩手機。

兩人相處了9個月後,小陳就開始經常夜不歸宿。

有一次,小美還發現小陳身上有女人用的香水味,小美起疑心了。

于是,晚上小美趁着小陳睡着以後偷偷翻看了小陳的手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手機上,赫然彈出幾個字:我想你了。

幾個字,差點讓小美哭出聲來。。

小美迅速翻看聊天記錄,才發現,小陳出軌了!

第二天,小美哭着質問小陳,她為他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要背叛她?

小陳卻幹脆不解釋了,直接告訴小美,我就是喜歡上别人了,我們分手吧!

小美無法相信,老實的小陳居然會這樣對自己,她不明白,她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小陳會這樣對她?

3招幫你遠離讨好型人格學會愛自己(别讓故作謙卑害了你)2

二人分手後,小美一直無法走出來,她感到很自卑,她把分手的原因,歸結為自己不夠好,

她把目光投向自己,隻看到自己的缺點。

最終,小美抑郁了,再後來,在經過一系列的思想鬥争後,她踏入了心理咨詢室。。

其實,小美的性格,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俗稱“好好先生”,也稱為“爛好人”。

不敢拒絕别人,總是小心翼翼得迎合别人的需求,更不敢求别人幫忙。

總是回避矛盾,害怕争論,于是選擇妥協。

說話總是小心翼翼,回别人的微信用什麼表情都要思索很久。。

對外在來說迎合了他人,對内來說卻傷了自己。

小美因無法拒絕别人,總是答應幫其他人做事,自己的手頭工作反而沒有完成好,最後導緻領導也不喜歡,被批評了也隻能自己忍氣吞聲。

心理學認為,讨好型的人格的形成與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系。

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就曾經指出,“我們年幼時别人對待我們的方式,與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之間有着密切的關系。”

3招幫你遠離讨好型人格學會愛自己(别讓故作謙卑害了你)3

一是需求感變低。

在原生家庭中,如果父母過于苛刻,總是強調:

你不能做什麼,你不應該做什麼!孩子在嚴厲的家庭中往往不敢表達自己,内心有的需求也不敢說出來,久而久之,孩子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少。

因為根深蒂固的信念已經形成:隻要表達需求,就會被批評。

長大後,也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敢求别人幫忙。

二是形成了“愛是有條件的”錯誤思維。

小時候,父母告訴你,你要是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或者,你今天洗一次碗,爸爸就獎勵你10塊錢!

再或是,你這次考好了,爸爸就給你買個禮物!

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孩子體會到的愛是有條件的。

孩子認為不按照父母的意思做,不讓父母高興,父母就不會愛自己了。

如果孩子體驗到的是無條件的愛,長大後一定會是一個自信快樂的人,患心理疾病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

而在“有條件地愛”中長大的小孩,總是習慣用滿足他人來獲得愛,獲得認同。

就如故事中的小美一樣,讨好型人格同樣适用于親密關系,小美長的美麗,小陳平平庸庸,按道理這樣的搭配,應該是男方比較喜歡女生一些。

可小美的“讨好型人格”的性格,在親密關系中就很不适應,她為了讓小陳更愛自己,習慣性用“有條件的愛”思維。

他給小陳做飯洗衣服,得到的卻是小陳的劈腿,分手後,小美更是把武器對向了自己,導緻了抑郁。。

殊不知,越是讨好他人,别人越不在意你,小陳體會不到追求獵物的感覺,就開始尋求其他獵物。

不然為什麼說,作一點的女孩才可愛呢?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讨好型人格其實很善良,總是為他人着想。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是讨好型人格,那一定是不幸福的,雖然滿足了别人,但滿足不了自己!如果别人評價你善良,人好,但你自己不快樂,又有什麼意義呢?

小美形成這樣的性格,把原本應該發光的自己藏在了暗淡的心裡,她其實是可憐的。。

但是時光不可能回到過去,小美沒有辦法回到曾經成長的家庭裡去改變自己。

也不可能讓父母重新把她生出來再教養一遍。

但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小美找了到一位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詢師,在她的幫助下,小美很快認識到了自己的性格問題。

咨詢師告訴她,通過良好的心理幹預是可以改變我們的一些極端性格和思維模式的,讓小美要對自己有信心。

在咨詢師的引導下,小美逐漸走出了失戀的痛苦并投入了一份新的工作,生活也變得更加積極了,她也慢慢地學會了拒絕别人,不讓自己再無條件的讨好别人。

其實,大腦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隻要适當地用一些心理幹預方法,就可以改善我們的很多心理問題。

3招幫你遠離讨好型人格學會愛自己(别讓故作謙卑害了你)4

1.“讨好型”人格的其中一個根源就是“有條件的愛”,所以改善這個思維模式首先就是學會“無條件的愛”。

學會無條件地愛自己,看見真實的自己并且接納自己。

愛自己不僅僅是表現在物質上的需求,就像擁有财富不代表就擁有快樂一樣,如果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即使你再有錢,也不能真正的快樂。

真正的接納自己,就是要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無論好的壞的。

你可以告訴自己:ok,我就是這樣,無論好的壞的,都是我的一部分。

同時,我們需要強調自己的自主性,要有主人翁意識。

對于“讨好型”人格的朋友,有時候做一個“自私”的人并沒有什麼壞處,反而能幫助你找到自我。

可以利用積極心理暗示改善我們的潛意識,讓我們的潛意識引導我們思維發生改變。以下心理暗示語提供給大家:

我的感受很重要,我的需求需要被看到/我無條件地接納完整的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我感謝并深愛着我的身體/我值得被愛/

你可以把它寫在便簽上,貼在你經常看到的地方,也可以對着鏡子大聲地說出來,當然也可以一邊聽着冥想音樂一邊默念,你把它寫下來當然也是可以的。

不過這個方法一定要每天堅持,潛意識地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來潛移默化得改變你的思維模式。

3招幫你遠離讨好型人格學會愛自己(别讓故作謙卑害了你)5

2.運用具體行動改變。

勇敢地說no!建立邊界意識。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勇敢得去拒絕吧,答應别人之前要确保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完。

拒絕并不意味着自私,因為很多事情也許是觸碰了你原則的底線,你學會拒絕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如果你一味地幫忙隻會讓你更加的廉價,别人隻會無休無止地向你索取。

3.正确看待社會。要知道社會不可能是完美的,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人沒有在背後讨論過他人,也沒有人從來沒被人背後提起過。

不要過分在意他人對你的評價,不然你會總是習慣于用滿足他人的需求來獲得良好的評價,這樣的思想隻會讓“讨好型人格”更加地根深蒂固。

蔣方舟說:真正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讨好的樣子。

屏幕前的你,如果你想要改變,從此刻開始吧!

對了,忘了告訴你們,現在的小美,已經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了,她過得很幸福。

3招幫你遠離讨好型人格學會愛自己(别讓故作謙卑害了你)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