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澤民
有這樣一種作物,它們深秋悄然入地,接受冬的考驗,洗禮春的滋潤,沐浴初夏的陽光,最終成長豐收,它就是被稱為“倔強的冬小麥”,說到冬小麥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冬性黑小麥。
這家夥全身黑乎乎的,别看它黑但它十分健壯且營養豐富,特别是它富含硒元素。衆所周知硒是抗癌先鋒,是保健良品,但我們的黑小麥富含天然的硒元素,拿冬黑1号舉例,就它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硒比優質小麥晉麥67号高出252.28%,所以大家又稱它為“神奇的長壽食物”, 有文人送之雅号“益壽麥”。
黑色作物本身含有的黑色素就具豐富營養價值。自從黑小麥的誕生,就為五彩的大地上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色彩風影,為人們的健康飲食又增加了一味營養作物。通過對黑小麥的深加工及開發利用,為人們的“逢黑必補”增添了新方向,注入了更多色彩元素。黑小麥中所含的天然色素可謂非常豐富,黑小麥其表皮特有的花青素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具有抗氧化、預防癌症、保護視力等多種保健功能。另外,黑小麥色素作為安全無毒的天然色素,其理化性質也相對比較穩定,因此也成為了非常難得的天然食用色素之一。
黑小麥不僅含硒量高,黑色素豐富,膳食纖維含量也相當高,大約是普通淺色小麥的2-3倍。衆所周知,膳食纖維是對人體幫助非常大的營養物質,它可增加飽腹感、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腸道菌群,同時還具有三降功能(降壓、降糖、降膽固醇),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有着積極作用,因此又被譽為“第七營養素”。
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相關專家經過多年來不斷對黑小麥的推廣種植和加工生産,黑小麥面粉(全麥面粉)、挂面、醬油等多種産品已經問世,如今的黑小麥不僅僅作為糧食作物,更是作為功能保健食品在各類農展會上“亮相打卡”,因其本身具有的保健功能備受青睐受到食客的一緻好評。
好的作物配上好的土壤、好的水分将會成長出更好糧實。山西祁縣地處北緯37°黃金水源帶,土地肥沃,氣候宜人,這裡的老百姓民風淳樸、勤勞好做。為了更好地推廣富硒黑小麥的種植,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當地農業局相關技術人員根據祁縣水文條件、氣候溫度、土壤成分進行細緻分析,發現黑小麥可以和糯玉米輪作,蹚出了一條“黑小麥 糯玉米”的一年兩作周年輪作的新型經濟種植模式,将農民的經濟收入由單純的一種作物收入轉變為多種作物收入,農民由原來每畝年收入2000多元迅速提升到5000元以上,大大激勵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為農業産業化發展提供了條件。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種植技術和提高畝産産量,祁縣農業局推廣站的李永虎博士還聯系到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和山西省科普作家協會的相關領域專家,邀請專家們多次深入祁縣申村和馬家堡試驗田進行現場分析、科學指導、合理帶動幫助農民種植。同時,由山西省科普作家協會承擔的2020山西省科技經濟融合項目——山西省富硒黑小麥科技工作隊也将祁縣申村和馬家堡作為科技服務對象,深入農村、深入大田、深入農民點對點進行科技服務,引導農民對“黑小麥 糯玉米”模式進行科學種植及農産品的深加工,進一步為農民增産豐收注入科技元素,為農業産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系山西農業大學助理研究員,山西省科協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山西省科協科學傳播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