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中等教育改革

中等教育改革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15:01:59

中等教育改革? 本文所讨論的“中等教育”指的是普通中學(包括初中和高中)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包括職教中心、職業高中和職業中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中等教育改革?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等教育改革(關于中等教育體制機制變革的幾點思考)1

中等教育改革

本文所讨論的“中等教育”指的是普通中學(包括初中和高中)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包括職教中心、職業高中和職業中專)。

我國在教育體制改革方面取得很多成果。但是,随着社會的發展,新形勢下的教育供給與需求還需進一步變革與完善,籍以更加适應和滿足受教育者及其人民群衆的願望和要求。諸如學校組構、學科内容、中職教育、高考模式等問題。

下面就能否取消初中獨建、取消中考、取消中職、取消高考文理分科、學科比例與内容設置談幾點建議:

第一,取消初中獨立建制,取消中考,實行初高中連讀,融入職教因素,落實11年義務教育,為學生高考及培養社會性人才奠定基礎性支持和塑造專業性能力。小學改為5年制。将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合三為一,稱之為中學或完全中學。中學分為初級學段和高級學段共6年。中學實行三部制管理,即初中教育部、高中教育部和職業教育部。其可行性分析:

1.應該實施高中義務教育,此階段學生可平步青雲,不必無端競争學校。小學畢業後,學生可就近讀中學,直至高中階段畢業參加高考,國家對畢業生可通過分類高考進行不同的人才選拔。這樣,對于目前存在的小學、初中、高中擇校問題、培訓競争等問題或許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解決。

2.中學教材版本需統籌謀劃,确定合适内容。中學教材改為中學一年級,中學二年級…中學六年級。教材内容設計合理,科學銜接,有機滲透,淺顯易學,在提高能力上有所突破。

3.中學學科與高考學科的定位符合發展需要。中學學科可分為主學科、副學科、選考學科和加試學科四部分。

主學科是道德與法制、語文、數學三大基礎性、剛性學科,是重點學習内容,也是高考必考的大學科。

副學科,除了三大主科以外的其他學科,包括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曆史、地理、科學、體育、藝術,有關職業應用類學科等。副學科屬于中學階段性修業學科,要在中學一年級到五年級逐年逐科修完,統考成績記入學生檔案,作為學業成就的參考資料。

選考學科,就是為高考所準備,學生所喜愛的專業性學科,進入中學後學生可以規劃職業生涯,基本确定重點學習研究的方向。如喜歡物理學,可重點傾斜于物理專業的學習;喜歡曆史學就重點傾斜于曆史專業的學習;喜歡農學,就重點傾斜于農業設施專業的學習;喜歡醫學,就重點傾斜于醫護專業的學習;喜歡體育,就重點傾斜于體育專業的學習等等。高考時在三大主科的基礎上要重點考查該專業學科,分數可适當提高。

加試學科,主要指的是英語等外國語學科,比如學生準備報考的某個大學某個專業必需外語的幫助,就加試外語,不需要的不必加試外語。

這樣,學生的學習方向就會更明确,考學就業目标就會更準确。高考的學科可确定為: 3個主科 選考深造的專業學科 必要的專業所應加試的外語學科。這樣就将高考變為“3 S Y”的條形考試模式。

第二,取消中職學校,實行真正意義上的普職融通的中學教育體系,探索普職一體化教學模式新路徑。結合市場需求,将職業教育有關内容納入中學教育課程體系,列為副學科與選考學科。這樣,縣區級所在地可取消中等職業學校,包括職業高中、職業中專和職教中心。其必要性分析如下:

1.中職類教育已不适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的中專學曆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學生和家長的知識層次需求及社會就業需要,大部分學生不情願讀完中職去就業,顯然也不好找到滿意的工作,更不用說中專學曆早已被排除國編考試之外。

2.學生選擇中職學校的不情願思想依然存在。由于傳統意識、社會現實等諸多痼疾的影響,學生與家長總是對中職學校疏遠,認為去這樣的學校讀書就屬于雙差生、普高漏子,會低人一等,沒有前途等等,即使去中職讀書的大部分學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根本沒有如願以償 。

3.取消中職學校會節約大量職教資源去強化職業專科教育,會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強化職業教育的功能,少走彎路,更有利于專業人才的培養和職業化強國的演變。

4.把中職内容融合在中學,推行縣域職業專科教育并不是削弱職業教育,而是提升了職業專業性教育的檔次。中學階段可據地域經濟實際與人才市場需要設立職教内容,作為職業專科的基礎性教育。在上級部門的統籌下,縣級所在地可按照一地一特色、一校一品牌設置1所職業專科學校或将職教中心升級為職業專科學校,市級所在地可以發展應用職業本科學校。

5.職業教師面向社會聘任,實行行業兼職,走校上課,做到人盡其才。在國家進行專業人才配置,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上,可以将職業教育融入社會,通過校企合作、職業專家辦企業、行業人才兼職等方式,使專業技能人才在社會上流動起來,發揮最大的專業人才創新創價效能。

同時國家的大學及其專業布局也應合理調整,根據需要設置大學及其專業,避免重複浪費。

第三,對将體育、藝術學科納入中考高考加分項目等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有些地區已将體育、藝術有關科目納入了學校教育重點學科加以運作,增加了課時及活動項目内容,這無疑是很好的激勵措施,十分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和美育素質的提高。對于這些學科,學校做到常抓不懈,科學布課,豐富活動,嚴格管理,使一般學生達到強化體質,增強美感的目的和效果就應該可以了,不必将考查分加在中高考的成績裡,否則是否會厚此薄彼,帶來一些不良現象。

1.影響其它學科成績的提升,因為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麼多學科進入中高考,學生的壓力一定會增大。對此,學生們要想方設法或走向社會通過各種方式去應付體育和藝術考試成績的增加,對于政史地、語數外、理化生等學科勢必會産生不利影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主體不能弱化,必須加以強化。

2.對于天生身體素質、藝術素養就比較差的孩子來說,無論後天怎樣努力其體育能力和藝術水平都很難達到真正要求的标準。有的孩子其它學科的素質可能是超人的,如果因為體育和美術成績影響他們的整體發展,甚為可惜。

3.是否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的經濟負擔。“減負”的目标應是課業負擔、校外培訓負擔,還應該考慮英語以及新加入的體育、藝術考試加分這些内容,否則,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可能不堪重負,不但沒有減負,反而會增負。

如果取消中考、取消中職,落實一貫制中學教育即融合初中、高中和中職教育為一體的“三合一”完全中學教育體制,落實中學課程的主學科、副學科、選考學科和加試學科,落實3 S Y考試模式值得探讨。這個體制機制的實施,可能會更加有利于學生快樂健康成長、教育的公平、人才的培養、減負增效、人民滿意和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