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挑戰局#
導讀:農曆七月,俗語“七月初一鬼門開,南牆之下莫站人”啥意思?為啥七月“鬼門開”?“鬼門”又在哪兒?
俗語說“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農曆七月是民間傳說中的“鬼月”,其中七月十五中元節,與清明節和十月初一的寒衣節,并稱為我國三大“鬼節”。
七月初一鬼門開
相傳,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一,閻王會下令打開地府的大門,讓那些終年禁锢在陰間的衆鬼暫得自由,到人間享受香火,直到八月初一的前一天地府的大門才會關閉,衆鬼返回地府。
因此,自古以來,民間就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七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祭拜。
南牆之下莫站人“南牆”,即影壁牆。我國傳統建築都是坐北朝南而建,為了讓大門不直通房内,會在正對大門的地方修建一座影壁牆,用來遮擋。
影壁牆分為兩種,一種在院子内,叫“蕭薔”;一種在大門外,叫“照壁”。古人認為影壁牆可以阻擋外面邪氣的入侵,避免它直沖屋内,帶來不吉。有了南牆,那些不好的東西在想進來就會一頭撞到南牆上。所以,農曆七月不要站在南牆附近,以免有沾染到不好的東西。
鬼門在哪兒?
《山海經》中說“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幡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吳越春秋》中又載“是古經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西南為人門,東北為鬼門”。由此可見,鬼門在東北方位,古人認為邪氣、煞氣等不好的東西都來自東北方向,古代的府衙、城牆往往于東北方建一完整牆面以抵擋邪氣。
古人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他們經過長期的觀察後發現,太陽在夏至當天從東北寅位即“鬼門”升起,到西北戌位即“天門”落下,此後太陽日漸南移,陽氣漸消陰氣漸長,氣溫由熱轉涼,萬物肅殺歸藏,故把東北寅位稱作“鬼門”。
為啥七月“開鬼門”?
古人雲“申未有鬼象,未中有鬼宿,七月有鬼節”。“七月”,在陰陽學說中,七曆來被視為陽轉陰的分界,七又為複生之數,代表着陰生陽,有“重生”之意。所以,在人去世以後,民間有“做七”的習俗。《禮記》中說“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農曆七月就是地下先人可以回來的日子,就像放假一樣,也就有了“七月鬼門開”一說,農曆七月也因此被賦予了衆多神秘色彩。
事實上,農曆七月是天體運行和季節交替,天氣由熱轉涼的時間節點,氣溫忽高忽低,容易讓人産生不适,而導緻受涼生病。古人将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統稱為“鬼”,所以,這些看似怪力亂神的說法,也并非古人随意附會,而是古人參天地造化的經驗總結,是古人的天文智慧。
農曆七月已至,你還知道哪些和七月有關的習俗呢?歡迎評論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