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在佛教之中,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而無論是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之中,觀音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觀音在度化六生的過程之中,有着六種變化形象,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千手千眼觀音”了。這種觀世音菩薩是塑造1000隻手,每個手掌心中一隻眼,千手的排列猶如孔雀開屏似的排在觀音身後。那麼,為什麼這種形态的觀音造型會有着1000隻手臂和眼睛呢?這還要從普陀山一個古老的傳說講起。
原來據說在春秋時期,在現今河南省寶豐縣李莊鄉古城村,有着一個名叫“應國”的諸侯小國,國王妙莊王久無後嗣,到了50歲後才有三個女兒。其中,小女兒妙善公主卻頗善良,不愛宮廷的榮華富貴,一心向往出家修行,志在超度衆生。最後,竟緻斷然拒絕了莊王要她結婚的命令。
于是妙莊王在百計無效的情況下,便下令對妙善公主處以絞刑。但是,公主的靈魂一入地獄,地獄就立即化作了天堂。冥國之君為了保全地獄,隻得将她送回人世。于是,妙善公主轉生在普陀山的一朵蓮花上,并在那裡生活了9年,治病、拯溺,救苦救難,而妙莊王因其造成的惡業而遭到惡報,被惡病纏身,他病得痛苦不堪,多方求醫卻百藥無效,而後來,一位仙人寫出了能治愈妙莊王的唯一的藥方,那就是别人自願獻出一手、一眼,合成藥膏,方可使其痊愈。
但是無人肯做出如此之大的犧牲,即使他的長、次二女亦然如此。于是,在普陀山的妙善公主聽到父王遭遇的惡疾之後,遂發大慈大悲之心,顯聖至父王的寝宮之中,自願舍身獻出一手一眼,治愈了父親的痼疾。妙莊王為表示感激之情,便令工匠塑妙善公主之像,以表其善迹。妙莊王的原話是令工匠塑造“全手全眼”之像,但卻被工匠誤聽成了“千手千眼”,從而塑成了千手千眼的觀音像,也就出現了後世“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稱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