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老人說話時候,能聽到很多很多相當有哲理的話。這裡面有關于人生的,也有關于種植的,其中也有一些關于天氣的。農村有很多有經驗的老年人,常被稱作“天氣預報的土專家”,他們就是根據一些農諺,還有就是天上的風雲變幻和動植物的反應來預判 天氣的。
我國現在應用的有兩套曆法,一個是農曆,一個就是公曆。在農村,自然更多人更習慣于使用農曆。農曆是我國古代科技人員的偉大創舉和發明,它的制定主要是指導農業生産和農業活動,與地球的地心引力還有潮汐都有互動關系。
農村流行一個說法:初一下雨下到月半,月半下雨下到月底。啥意思呢?
意思就是每個農曆月的初一、十五下雨,這個月就會有半個月的陰雨天。但有些地方這句話就變成了“初一沒有初二靈,初三落雨半月陰”。大體意思依舊是不變的。
農村流行的天氣諺語還有許多,再說幾個。
早上有霞曬死蛤蟆,晚上有霞等水燒茶。
如果早晨你看到了朝霞,那說明這一天都是大太陽,連蛤蟆都能被曬的翻肚皮了。但是你如果看見的是晚霞的話,那第二天一定就會下雨了,這時候可以準備存水的器皿準備接水,拿去燒水了。不過現在的雨水就算了,有些地區污染嚴重,就别拿雨水沏茶了。
雞早宿窩天必晴,雞晚進籠天必雨。
農村的散養土雞有個習慣,就是自己去找蟲子吃,等到天黑了才會跑回自己的家裡。如果土雞早早的就跑進籠子裡,第二天一定是個晴天。如果進籠子時間太晚,一定要注意第二天要下雨了。
這個諺語抓住的是事物的表像。根據現代科學表明,雞之所以有這個反應,是因為雞沒有汗腺,下雨前天氣會比較憋悶,所以雞才會出現遲遲不進籠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