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裡來鬧元宵
元宵之夜,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盞燈結彩,賞燈望月,打蓮響,舞龍燈,玩彩龍船,是春節即将結束的最後一天,也是最為熱鬧、戀戀不舍的一天。鬧元宵,是大人小孩最為放縱、最為開心快樂的一天,也是真真切切、親曆親為、感同身受,是一個深受大衆愛戴、樂不思蜀、喜聞樂見、大快人心的節日。
這一節日的盛裝,留下了無數脍炙人口的詩句,綻放了無數的精彩。
正月十五夜
唐 ·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暗塵随馬去,
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秾李,
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詞解):花燈錯落有緻,園林深處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猶如嬌豔玉滴的花朵。城門的鐵鎖已經打開,星橋已經開放,四處都可暢通無阻。
人潮湧動像潮水一般,馬踏飛燕,時光如梭,陳年舊事如風塵一般都抛向腦後,月光印照着每一片角落,何處都能看到皓月當空,處處彰顯着燦爛和光明。
月光下,燈影裡,人們花枝招展、濃妝豔抹,載歌載舞,人流湧動,唱響着《梅花落》的歌謠。
京城取消了夜禁,人們戀戀不舍,計時玉漏的點滴,請你放緩遺落的進度,莫讓似水年華、一年竟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忙而過。這就是唐朝詩人蘇味道對當時盛唐時期的真實描述。
這通宵達旦的夜宴,沒有達官顯貴,沒有男女尊卑,沒有叟幼可欺,普天之下,皆為樂土,普天之衆,皆為同慶。
誰說先人最古闆?誰說古人不浪漫?其實我們的先賢是最珍惜生活,最懂得生活,最熱愛生活,最賦予詩情畫意。
他們迎晨送夕,珍惜每一天的到來,也珍惜即将流失的過往,珍惜每時每刻,他們豁達開朗,自編自導,自娛自樂,敲着簡單的漁鼓,唱着随心所欲的歌謠,即性表演,豈不妙哉。
孔子曰∶“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快樂與貧富無關,快樂與尊卑無關,快樂與權勢無關,人生既難,生來既苦,有着諸多的問題擺在你的面前,需要你去為之努力,把苦當成快樂,把苦當成奮鬥的目标,苦盡甘來,這就是古人先賢對待生活的态度。
人類時刻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榮。
在特定的日子,特殊的時刻,以特定的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這些活動方式都與自然融合,與氣候轉換,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緊密相連。
中國是一個大國,也是農耕文化的發源地,在曆史的進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農業技術及農耕文化。
農業靠天吃飯,土地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尊重土地視為尊重我們的父母。祭拜天地就是祭拜我們的父母。這并非是封建迷信,而是對自然的一種尊重。
元月正是開元之作,正月十五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也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開元之作”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春季時節的到來,預示着春耕生産,最為忙碌的開始。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擔糧,,四海無閑田,耕耘桑泥忙。”
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自古以來就以熱鬧喜慶觀燈賞月為主要習俗。
習俗源于民間開燈祈福,這種習俗在西漢就基本形成,在漢魏就發揮的淋漓盡緻。
這種燃燈習俗的興起與佛教文化的傳播,民風習俗有關,唐朝時興佛教,仕官百姓喜歡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遍布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盞燈結彩,從唐朝起,鬧元宵通宵達旦,玩龍燈,猜謎語,挂燈籠成為阖家歡樂的喜事。
元宵節除了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還有遊龍燈、舞獅子、踩高跷、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的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花好月圓,功德圓滿,是中國人一生的追求,心想事成,心中有目标,才有奮鬥的力量,可以說這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和民風習俗。
不管多忙,不管身處他鄉,不管路途艱難,不管天各一方,中國人永遠都會記住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普通同慶,合家歡樂,天人相應,和諧共生,我們的心永遠都會連在一起,彼此關愛!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