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22年什麼都不求隻求開心點就好

2022年什麼都不求隻求開心點就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0 06:35:53

2022年什麼都不求隻求開心點就好(2022就能睡個好覺了)1

2022年什麼都不求隻求開心點就好(2022就能睡個好覺了)2

新年伊始,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個辭舊迎新的重要節點:人們在此時回顧過去,看見那些高光和遺憾,再做出新的規劃,蓄力進入新的一年。

近期,我們邀請了5位敢于面對生活的普通人,分享他們對新年的展望,看看他們如何在充滿不确定的生活中抛下讓自己安定的錨點。

周瑩

北漂家庭,想融入新城市

周瑩的雙城生活狀态,止于2021年10月。

在那之前的十四個月裡,她幾乎每隔十天,都要在周末乘火車往返于北京和武漢之間。

決定再次北上工作時,周瑩已經在家全職帶孩子近兩年。孩子出生前,她在北京工作過,那邊有理想的工作環境,讓她總想着有機會能再回去。但提及這些,丈夫總有些猶疑:“那你決定什麼時候回來呢?”周瑩無法給出确切的回答。她想了又想,終于下定決心。等孩子斷奶後,她就北上工作。周瑩想賺得更多,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但由于長時間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她發現兒子比以前更内向了。周瑩愧疚,生出在北京待兩年就回家的念頭。

跨出重要一步的,是周瑩的丈夫。2021年,工作遇到瓶頸的他決定北上找工作。确定了新的任職單位後,夫妻倆開始張羅把家人一起接來北京住的計劃。他們在潘家園一處老小區裡找了套出租屋,又購置了許多實用的家居用品。

一切安排妥當,2021年國慶,周瑩一家四口住進了那間六十平米的出租房。

最開始的日子是幸福的。周瑩被工作填滿的生活,因為家人的到來變得更熱鬧了。對北京這座大城市,她也慢慢感到親近。

但隻過了一個月,周瑩開始有些厭倦。工作有時也會被瑣事打斷,生活開始圍繞着孩子轉,周瑩感到自由消失了大半。

與此同時,婆婆也表現出不适應,很多時候因為外出上廁所不方便不願出門遊玩。另一邊,離開武漢的兒子在這個老小區裡沒有太多同齡的玩伴,隻能在家玩。按照政策,10月出生的兒子還有兩年才能上公立幼兒園。兒子的狀态讓周瑩很擔心,雖然已經兩歲半了,但“害怕”仍是兒子的口頭禅。

周瑩和丈夫一度懷疑,讓家人在北京團聚的想法是否太自私了,是不是把他們都圈進了新牢籠。

2022年什麼都不求隻求開心點就好(2022就能睡個好覺了)3

圖 | 周瑩的婆婆和兒子等待搭乘前往北京的列車

經過一番掙紮,周瑩決定盡量在周末有空時帶兒子出去玩,還給兒子報了興趣班,讓他多一些和同齡人接觸的機會,也減輕婆婆的負擔。

“爸爸媽媽去上班,我去幼兒園。”上周,周瑩突然聽到兒子對她唱出這句歌詞,她很欣喜,兒子正在慢慢長大。

最近,周瑩還看到新聞,北京将在2022年出台政策,支持幼兒園招收2至3歲幼兒。周瑩盤算着,等有空時到附近社區幼兒園問問,有沒有類似的政策,讓兒子盡早入學。她感到,生活開始向正軌行進。

羅清

離開鐵飯碗的青年人,想突破工作倦怠期

在旁人眼裡,羅清是一個十分有勇氣的人。2019年底,三十五歲的她主動請辭,離開了工作十幾年的公務員職位。她内心有種強烈的感受,需要尋找新的可能,再不離開将陷入困頓。但接下來做什麼?她思索和探索了很久,最終決定轉向媒體寫作。

2021年,羅清進入一家機構專職寫作。但剛入行的她不得要領,頭兩個月裡,采訪對象不配合、找不到受訪者、選題不通過等問題環繞四周,羅清焦頭爛額。

開始寫稿後的第三個月,工作逐漸進入正軌。當時,羅清做了一個新選題,那是之前沒有嘗試過的題材,于她而言有些難。但熬過打磨的過程,她有了意料之外的收獲。稿件發出後,她在後台看到許多讀者對文章的共鳴。一位讀者評價,文章寫出了二三線城市的現狀。也是那時,羅清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和意義:理解和發掘一個人物,展現某種生命狀态,并讓更多人看到并産生更廣的讨論。

這樣的狀态并未持續太久。去年年底,羅清發現工作進入一種緩慢行進的時期。那狀态很像猛沖了一段時間後,身體開始感到疲倦。雖然仍會認真工作,但羅清寫作沒了動力。很長時間裡,她沒有再體會過曾經感受到的樂趣,甚至還懷疑自己能否繼續寫下去。但此時,距離她剛進入媒體這個行業隻過去了幾個月。

“你有沒有過厭倦(寫作)的時期?”羅清問自己從事媒體寫作二十多年的愛人。

“有疲倦,但沒有厭倦。”對方答。接着,他告訴她,她可以很快把事情做到七十分,但有時候人需要在七十分這個平台停留很久,寫很多七十分的稿子,才有可能達到七十五分、八十分。

“慢慢寫,急啥。”

羅清想起自己練習鋼琴的經曆。老師曾教導她,需要反複練習同一個級别的曲子,技術夠紮實,才有可能進階到更高級别。練琴是枯燥的,也會厭倦,但隻有堅持下去才可能突破新的平台期。現在看來,寫作也是如此。

2022年什麼都不求隻求開心點就好(2022就能睡個好覺了)4

圖 | 羅清的書房

如今,羅清已經習慣了這種厭倦會時不時襲來的狀态。隻是,她沉下心來,一篇篇地寫。每一篇都是練習,并對自己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嘗試更多可能性。

在新一年的工作計劃裡,她希望自己能跨過目前的平台期,也盡可能用自己的力量去記錄時代,回應時代。

喬琪

長期睡不好的打工人,想睡個好覺

大部分失眠的時候,喬琪會下意識咬緊牙齒。矯正過的牙齒上下對齊,卡得嚴絲合縫。她意識到之後,試圖放松,但沒過多久,牙齒又合上了。時間長了,她的咬肌十分酸痛。更嚴重的時候,她坐在椅子上,什麼都不想幹,縮成一團,腦子裡閃過大量問題,即使到了清晨四、五點,她依舊沒法合上眼。

根據《中國睡眠指數報告》,2020年我國經常失眠的人群占比增長至36.1%。喬琪正是其中一員。從2019年開始實習後,失眠、睡不好開始成為喬琪生活中的常客。

如今再回溯,喬琪覺得這種狀态與工作的壓力和焦慮有關。喬琪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時常對自己不滿意,而且對壓力十分敏感。她曾确診抑郁症,并堅持服藥,但仍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白天職場上的一些壓力或沖突,會在晚上帶來巨大的震蕩,應激反應讓她無法入眠。

發現鍛煉可以改善睡眠,是一個巧合。當時,她剛和一位同事去健身房報了課。那天,她因工作失眠到天亮,本不想去上課的她被教練催促着出了門。鍛煉過程中,喬琪表現不佳,教練問她怎麼了。喬琪這才把自己失眠的事說出來。

“你該照顧好自己。”教練提醒她。喬琪心裡一熱,開始邊鍛煉,邊訴說自己在工作中的不順,在一旁指導的教練也默默聽着。一個小時過去,喬琪感覺自己說得差不多了。她還發現,訓練結束後,自己的臉開始有了些血色。

本來,失眠後的喬琪總會感到挫敗。但這次鍛煉後,她感到身體逐漸有了力量:自己并沒有那麼弱小,可以做很多事。那晚回到家後,睡意很快襲來,她不像平日翻來覆去地睡不着,而是感到床正托着自己,漸漸沉入夢裡。

這樣的狀态并沒有持續太久。随着工作壓力增大,喬琪鍛煉的習慣被迫中斷,她的狀态又開始搖晃。過去,睡不好是由其他事情導緻的,但如今,它已經成為喬琪新的焦慮。她常常做夢,夢到自己沒完成工作。失眠給生活打上了一個死結:失眠導緻的精神狀态不佳,會反向作用于情緒,加重抑郁和焦慮。

新的一年,喬琪深知不能再繼續這樣的狀态。她決定,重拾鍛煉計劃,讓自己擁有更多個睡好覺的夜晚。

2022年什麼都不求隻求開心點就好(2022就能睡個好覺了)5

圖 | 喬琪的貓,有時失眠時,小貓會主動貼近喬琪,在她懷裡睡着

吳林

新手夫妻,想在2022購置第一套不動産

2020年春節,吳林和女友回家見過家長,也生出想要二人一起買房的念頭。但在哪裡買房,二人舉棋不定。

他和女友都是北漂,買房預算有限,希望找一套性價比最好的房子。經過多方了解、比較,他們将目标鎖定在杭州。

2021年春天,吳林和女友從北京到杭州看房。看過四五套房後,他們到了朋友家做客。那裡離西湖不遠,沒有灰塵和煙塵,早上可以在附近山裡的茶莊裡看農民采茶。如今再回憶,吳林覺得那是一段從沙漠到綠洲的旅程。

回京後,二人敲定了在杭州買房的計劃:女友已在杭州落戶,二人湊夠預付的七十多萬後,隻需等看中的紅盤開盤,等待搖号。

吳林和女友開始分頭準備預付款,但并不順利。他們最滿意的那個紅盤,并未如預期在5月開盤,他們沒想太多,繼續等。三個月後,杭州出台新的房屋限購令,直接打破了二人的計劃。

那天,吳林看到杭州的限購新政:像他們這樣未在杭繳滿兩年社保的家庭,之前看過的樓盤都買不了,唯一可以考慮的,隻有離杭州市區幾十公裡的臨安。但那裡距離市中心太遠,性價比極低。

“買不了了。”吳林把限購的消息發給女友。他開始懊惱,之前為何沒有做二手準備,參與其他樓盤的搖号。而且,他前不久剛得知女友懷孕的消息。新生命的出現,隐隐敦促着他加速推進買房計劃。畢竟,孩子出生後需要落戶和一個安定的家。但如今,新政出台,買房又變成了懸而未決的事。

2022年什麼都不求隻求開心點就好(2022就能睡個好覺了)6

圖 | 吳林和女友前往杭州蕭山區某售房處看房

自打算買房起,吳林和女友沒少因為這件事吵架。曾有一次,整整一個星期,同床的二人沒對彼此說過一句話。最後,還是朋友出面調解,才化幹戈為玉帛。争吵、原諒、猶豫、妥協,吳林和女友在磕磕絆絆中向前走去。

去年10月,吳林和女友舉辦了婚禮。雙方父母見過面後,吳林的父親拉着他說話:“結婚之後(的事)是兩家人的事,雙方都在付出,都在托你們。不要把壓力放在自己身上。”那時,吳林感覺懸浮的心稍微落了些地。

冬日漸長,妻子的肚子在一天天變大。前不久,妻子讓吳林多與肚中孩子說說話,但他覺得有些陌生。他還未适應即将成為一個爸爸的狀态,但想要托起一個家庭的感覺愈發清晰、強烈。

最初的買房計劃擱淺後,吳林和妻子盤算起新的計劃。新的一年,他們決定等待,看看年後樓市房價會不會出現轉機,在北京或杭州某處安下屬于自己的小窩。

李悠

旅遊行業從業者,想搭建自己的安全世界

2021年,李悠開始學會接受“一切都有可能改變”這件事。

自2020年疫情開始,李悠所在的旅遊行業進入低迷期。最初,先是國内業務受到影響,李悠在年前推進的大部分項目突然停滞,未來得及推動的項目也沒了聲響。一片無聲的陰影開始籠罩在李悠周圍。緊接着,陸續有國外客戶取消訂單,李悠聽聞他們即将面臨裁員。

世界旅遊組織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20年一整年,國際旅遊業産生的直接和間接損失約2.4萬億元。寒冬之下,企業緊縮是基本的自保之路。被裁員、主動離職,經過好幾輪人員變動,李悠是留下來的一員,而她的收入也受疫情影響有所下降。

國内旅行和跨國旅行近乎停滞,大部分業務因此被阻斷,但李悠和同事們仍在可行範圍内盡最大的努力繼續:他們以每半年為單位進行劃分,制定新的工作計劃并推進。他們都有種心照不宣的期待:過了半年後能夠聽到疫情轉好,各國恢複開放的消息。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堅持下去。

四個半年過去,李悠也逐漸能感覺到,經受現實反複碰撞後,自己的“希望曲線”逐漸被帶進低谷。如今,能讓她在變動的環境中感到安定的,是那間獨居的出租屋。

2021年,因為不可抗力,她在短短6個月裡搬了兩次家。本來一起合租的室友因此又各自有了新打算,李悠覺得再找室友太麻煩。最終,她決定一個人住。

2022年什麼都不求隻求開心點就好(2022就能睡個好覺了)7

圖 | 李悠的出租屋

從熱鬧的合租生活突然轉變為獨居的狀态,李悠本以為自己可能得花一段時間适應。但當她開始一點點購置窗簾、地毯、亞克力收納台、台燈等物件,布置自己的小家時,李悠發現,生活開始變得更充實了。她一個人在小屋裡工作,看劇,有時還有好友前來一起吃飯。雖然工作的不确定性仍時不時讓她感到焦慮,但在這間屋子待過後,疲憊的自己總能充滿電。

前不久,她在一期訪談節目中看到許知遠和劉擎聊起了“自由”。李悠覺得,這個讨論很應景:雖然她從過去喜愛社交的狀态變成了現在的“宅”,但在這間屬于自己的小屋裡,她實際上達到了一種非常自由的狀态。隻要她能付得起租金,至少大部分時候,小屋裡的情況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對于2022年,李悠仍然對旅遊業抱有期待,與此同時,她更希望自己可以有穩定的收入,繼續守住這間大城市裡獨居的出租屋。

- END -

撰文 | 王夕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