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詩最後兩句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詩最後兩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4 06:20:40
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别)

問君何事輕離别,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①。舊事逐寒潮②,啼鵑恨未消③。

注釋

①松花:指松花江,黑龍江最大支流。隔:阻隔。

②舊事:以往的事。

③啼鵑:子規鳥,又名杜鵑,身體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點,腹部有黑色橫紋。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地叫。此鳥“規”字與“歸”諧音,故後人以此鳥鳴作為思歸之聲,表達思歸之意。

此詞是一首懷舊感傷之作。作于康熙二十一年春詞人扈從東巡時。據高士奇《東巡日録》記載,“三月丙子(二十八日),駐驿大烏喇虞村,是日已立夏矣”,至四月初三,方啟程。

賞析

關于此詞的理解向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基于詞人的寫作地點環境及家世,認為是懷念其曾祖金台什。據記載明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海西女真業赫部貝勒金台什敗于清太祖努爾哈赤,被太祖缢死,業赫随亡。金台什即性的曾祖。他東巡經祖籍舊地,時距業赫之亡僅六十餘年而已,往事曆曆,因生感慨。另一種則是考慮到整首詩的前後情感的連貫性和當時政治背景,詞人不可能吟誦“啼娟恨未消”有反動意思的詩句。兩種不同的出發點,下面分别從兩個方面進行解讀。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詩最後兩句(納蘭性德這首菩薩蠻)1

“問君何事輕别離,一年能幾團圓月。”暮春時節,夜晚時分,詞人一人獨立松花江畔,夜晚微冷的涼風吹過,落花紛紛墜落,随流水蕩漾着銀色的月光向遠處流去。詞人仰望天空,隻一輪彎月挂在寂寥的天空。在這異鄉故地,詞人怎能不想起六十年的往事,戰場厮殺,鮮血淋漓,敗退奔逃的場面,歲燃自己也許未曾經曆,但是在親人的講述中和自己的人生經曆,想起曾祖父經曆的那段壯烈又慘痛的往事,不盡感慨萬分。睹物思人,一年中能有幾次團圓之夜,而此傷感之時,偏偏不在月圓之夜。“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這兩句是這首詞中的佳句,也是古時候常被人們經常書寫的句子。例如沈約的《雜詩·春詠》:“楊柳亂如絲,绮羅不自持”。溫庭筠的《菩薩蠻》詞:“楊柳又如絲,驿橋春雨時。”這三句中述性德的句子最好,關鍵在一個“乍”字,勝過了“亂”和“又”。“乍”是會意字,做副詞有“剛剛、開始、又、忽然的意思。”具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季節轉眼之間迅速轉換,剛剛冬季被冰凍凝固的紙條在春風的吹拂下,發出了翠綠的小葉,飄散如絲般柔軟。下半句“故園春盡時”,不免有所暮春傷懷的基調。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詩最後兩句(納蘭性德這首菩薩蠻)2

下阕就和懷念曾祖父這一主題比較貼近了。“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可以理解為詞人把不能與曾祖父的再見移情于不可挽回的春季。“兩槳松花隔”中的“兩槳”曾在古樂府莫愁樂中出現過:“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松花”指的就是“松花江”,發源于長白山,流經吉林、黑龍江兩省。“舊事逐寒潮,啼娟恨未消。”前半句的意象承接上一句,“兩槳送花隔。”而後一句就是最容易引起質疑的地方了,因為當時的詞人已經是在康熙手下做事,若再提前朝舊恨,而且付諸于文字,估計有些不太現實。但意料之外的情況也不能排除。在這一主題下的此詞的思想境界就被拔高了,時空被拉長擴大,與曆史人生相連,情感顯得更深刻。

若為第二種理解就是指與家人的離别之痛,身處他鄉異地的孤獨傷感之情。這樣就有一個時空轉換的存在。上阙詞人站在家人的立場,從家人的呃感情出發,以自己的口吻抒發他們内心的離别之情。“問君何事輕離别,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君經常在外,一年才能回幾次家。在這楊柳亂飛、群花謝落的暮春時節引起家人對遊子的思念之情。下阕“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消”,又站在自己的立場,仿佛是對上阙的一個回答,我想回家可是身不由己,我們就如這行船被兩槳隔開的松花江的流水。想起我們在一起的日子,滿心的憂恨不能消解。基于這樣的理解,是的思想境界是有所降低了,但是比上一個的解釋更加通順合理。

縱觀來兩種理解,似乎都不能舍棄,詞人身處曾祖父曾經拼殺的戰場,怎能不懷念往事,看到彎月映水,怎能不想起遠離自己的家人。也許這兩方面的感情都有所體現。隻有将兩種觀點結合起來,才能不失偏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