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心理學研究表明最佳的動機水平

心理學研究表明最佳的動機水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18 11:12:01

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從社會學習的觀點出發,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論,用以解釋人在特殊情景下行為動機的産生原因。該概念被提出以後,心理學、社會學和組織行為學領域開始對此進行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自我效能理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也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支持。但至今關于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并非十分明确,特别是在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區分上,因此也給自我效能的測量及其應用研究帶來了困惑。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是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自我效能是人類行為的決定性因素。班杜拉認為,所謂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個行為的期望,它包括兩個成分,即結果預期和效能預期,其中結果預期是指個體對自己的某種行為可能導緻什麼樣結果的推測;效能預期則是指個體對自己實施某一行為的能力的主觀判斷,即對自身行為能力的推測。班杜拉發現,即使個體知道某種行為會導緻何種結果,但也不一定去從事這種行為或開展某項活動,而是首先要推測一下自己行不行、有沒有實施這一行為的能力與信心。所以,人的行為既受結果期望的影響,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

二、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

班杜拉等人研究指出,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一)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驗

一般來說,成功經驗會提高效能期望,反複的失敗會降低效能期望。重要的一點是,成功經驗對效能期望的影響還要受個體歸因方式的左右,如果歸因于外部機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會增強效能感,把失敗歸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會降低效能感。因此,歸因方式直接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二)替代經驗或模仿

人的許多效能期望是來源于觀察他人的替代經驗。這裡的一個關鍵是觀察者與榜樣的一緻性,即榜樣的情況與觀察者非常相似。

(三)言語勸說

指憑借說服性的建議、勸告、解釋、引導,通過改變人們的知識與态度來改變人們自我效能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因其簡便、有效而得到廣泛應用。言語勸說的價值取決于它是否切合實際,缺乏事實基礎的言語勸說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不大,在直接經驗或替代性經驗基礎上進行勸說的效果會更好。

(四)情緒喚醒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發現,高水平的喚醒使成績降低而影響自我效能。當人們不為厭惡刺激所困擾時更能期望成功,但個體在面臨某項活動任務時的心身反應、強烈的激動情緒通常會妨礙行為的表現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五)情境條件

不同的環境提供給人們的信息是大不一樣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難以适應和控制。當一個人進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慮的情境中時,其自我效能感水平與強度就會降低。

上述幾種信息對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賴于對其是如何認知和評價的。人們必須對與能力有關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對成敗的作用加以權衡,人們覺察到效能的程度取決于任務的難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績的情境條件以及成敗的暫時模式。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認為,這些因素作為效能信息的載體影響成績,主要是通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響發生的。

三、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調節和控制行為,并通過行為調控影響行為結果。

(一)影響人對行為的選擇和行為方式

當個體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時,他首先會對該任務的價值進行估計,确定出是有價值的任務才會有下一步行為。那麼是不是任何有價值的行為個體都會采取行動呢?這還會有另一個選擇過程。當個體對自己完成該任務的能力評價很低時,他可能不會采取此行動而改為選擇一個較容易達成的目标。

自我效能感不僅影響到個體目标的選擇,還會影響到個體的行為方式。我們在做事情時都會選擇一種最有成功可能性的方式。在生活中,人都有自己做事情的方式,而且很難改變,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熟悉的行為方式最具有自我效能感。在行動的過程中,人會根據行為結果的反饋,相應地改變自我效能感,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目标與行為方式。

(二)影響人面對困難時的堅持性和努力程度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會影響到一個人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決心,影響人的努力程度和堅持性。

與此相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隻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僅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上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不僅動物,人也會形成習得性無助,一旦形成習得性無助,再次遇到相似的情況,便會放棄努力。分析其作用機制可以發現,隻有當人把失敗歸結為不可控制的因素時,才會形成這種無助感。而不可控制的原因意味着自我效能感的低下。這個經典的實驗很好地證明了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更容易放棄努力。

以下是一段心理咨詢室裡的對話——

求助者:要是我也可以做成那件事情就好了,那我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咨詢師:那件事情你試着去做過嗎?

求助者:我既沒能力,又沒資源,更沒辦法去做啊!

咨詢師:你試着去做過嗎?

求助者:沒有,我直接做不成!

咨詢師:你不試,怎麼知道自己做不成呢?

求助者(有些不耐煩):你這人真有意思!我已經告訴你我做不成,你還讓我試什麼呢?!

(三)影響人們的歸因方式

歸因是個體解釋和預測他人和自己行為結果的原因。據研究,人們通常把成敗結果歸因于努力、能力、運氣和任務難度等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把失敗歸因于自己努力不夠;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卻往往将失敗歸因于自己能力不足、運氣不好、天資不夠等。

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理論,是1954年美國社會學習理論家朱利安·羅特(Julian Bernard Rotter)提出的一種個體歸因傾向的理論。羅特發現,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對某些人來說,個人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取決于個體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努力程度,所以這種人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的發展與結果進行控制。此類人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内部,稱為内控者。對另外一些人,個體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是個人不能控制的各種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們相信社會的安排,相信命運和機遇等因素決定了自己的狀況,認為個人的努力無濟于事。這種人傾向于放棄對自己生活的責任,他們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外部,稱為外控者。 個體對自己的控制點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對控制點的不同認知會影響個體的情緒、期望、動機和行為,從而對其生活、工作、學習、健康等産生間接的影響。

(四)影響人的情緒狀态

當我們認為做某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時,往往會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态,情緒飽滿,主動性也更高。能力與興趣是可以相互影響的一對概念,在某一方面能力強的人,往往也會表現出更大的興趣,這在學習方面表現得很突出。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十有八九是因為在這一學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興趣又可以使人更加投入,獲得更好的成績,從而促進能力的增長,這便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與此相似,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會更有興趣從事某一活動。在行動的過程中他們會更加主動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對外界的信息會更加積極地進行加工,從而更有可能獲得好的結果,好的結果又能起到強化作用,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解決問題之前,往往會從積極的方面去考慮問題,形成正向預期;遇到問題時,也會以一個樂觀的心态看待它,較少産生焦慮。

(五)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效率

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總是擔心自己會失敗,把思想糾纏在個人缺陷和潛在困難上,導緻緊張、自卑、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甚至産生無助和無所适從感,從而導緻行為能力和行為效率低下;相反,有強烈自我效能感的人卻把注意力集中在積極分析問題和解決困難上,他們知難而上、執著追求,在困難面前常常使得自己的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得以超常發揮,表現出優質的行為能力和行為效率。

四、自我效能感的培養途徑

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可以通過以下五條途徑來培養自我效能感。

(一)增加個體對成功的體驗

自我效能感作為個體對自己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效能的主觀判斷,不是憑空做出的,而是以個體多次親身經曆同類工作而獲得的直接經驗為依據的,它是獲得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徑,同時也是對個體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進行驗證的基本途徑。多次的失敗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體驗則會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對成功和失敗的認知至關重要。愛迪生發明電燈時,曾做過8000多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适合做燈絲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說:“你已經失敗了8000多次了!”愛迪生回答說:“我從來就沒有失敗過,我已經成功地發現8000多種材料不适合做電燈的燈絲。”

(二)增加替代性經驗

替代性經驗指個體通過觀察與自己能力水平相當者的活動,獲得的對自己能力的一種間接評估。它是一種間接經驗,它使觀察者相信,當自己處于類似的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就水平。

(三)語言說服

人們對自身能力的知覺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圍人評價的影響,尤其當評價來自于有威信或對個體來說比較重要的人。當個體總能獲得外界的關心和支持時,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增強。班杜拉認為對個體的“無條件地積極關注”會增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如果說服者的言語勸導與個體的實際能力不相一緻時,一開始可能會增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但經過驗證後,反而會加劇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四)培養和調節情緒和生理狀态

對生理反應的知覺會影響人的情緒,從而影響人的認知。高度的生理喚起水平比平靜的反應會使人更不鎮定、更不自信,如緊張、焦慮的情緒使人對自己的能力産生懷疑,降低自我效能感。

(五)正确歸因

歸因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響作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絕不僅僅是由當前的活動結果和他人的評價被動決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人們對先前活動結果的歸因決定的。同樣是失敗的經驗,它可能降低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而不一定降低另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如果個體把失敗歸因于自己不夠努力等可控因素時,他的自我效能感則不一定會下降;而當個體把失敗歸因于命運不好、能力不行等不可控因素時,他的自我效能感則會下降。成功的經驗能否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也取決于個體的歸因方式——隻有當成功被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這種内部因素時,個體才會産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把它歸因于運氣、機遇之類的外部原因時,則并不一定能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人的一切行為都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産物,外部的經驗與主觀的認知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最佳的動機水平(自我效能是人類行為的決定性因素)1

李不言主編《誰之錯:四句話點透心理學》

文章來源:李不言主編《誰之錯:四句話點透心理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