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社會科學發文越來越難,發文日益内卷,所以奉勸你們發文要趁早,畢業也要趁早。”在學術圈摸爬滾打30年的博導說。
1983年5月27日,我國首批18位博士誕生,1983年10月19日,我國首次培養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尤其是早些年,博士因“少而精”在社會中往往被作為一類特殊的群體對待,因此形成了一些社會語境下的刻闆認知:博士都很厲害,博士生智商高、學曆高、工資高!博士生擁有很高的或體面的社會地位,是用人單位眼中的“香饽饽”。
在外人眼裡,博士讀幾年書就畢業了,很是風光。但是這些博士群體在求學的道路上,本身有着自己的遊戲規則,而這個統一的遊戲規則就是:論文。
而一則數據表明:
從2010年至2018年,學術學位博士延畢率保持在60%以上,而專業學位博士延畢率最高在2017年達到40.7%。而延期的原因和論文發表未達到畢業要求首當其沖。博士生順利畢業需達到學院、專業設定的畢業目标,首當其沖的就是發表小論文、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等。此外,部分導師還會單獨設置師門或實驗室的畢業要求,首當其沖的就是提高發表論文的要求,博士生達到後方可畢業。這也就導緻了越來越多的博士因為“發表不了論文或發表論文期刊級别不夠或發表論文數量不夠”而延畢。
數據來源:教育部
無獨有偶,博士生在發表論文上困難重重。近年來,随着博士的擴招,博士生發表論文更是難上加難。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自2017年開始,每年的博士招生規模都在以10%左右的增長率持續擴大,預計2022年博士招生人數将首次突破13萬人次。
數據來源:教育部
随着博士的擴招,博士生數量的增加以及對發表論文需求的增加,博士生發表論文的競争越來越激烈,發表論文愈發“内卷”。
五年的媳婦熬成婆@夢祥 博士畢業後逃離了科研
讀博前我一直想着博士畢業後繼續讀個博後或者進高校當大學老師,時間自由,工作體面,待遇好像也不錯。但讀博之後才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讀個博士就把我累成狗,讀博後去一邊吧,進高校當老師好像也不适合我。
讀博最難的不是師生關系相處,也不是實驗做不好或文獻讀不透,最難的是論文的寫作和發表。讀博的第一年,我就後悔了,覺得自己每天都在油鍋上煎熬,研究方向一直确定不了,論文遲遲寫不出來,談何發表。
博一在懵懵懂懂中度過一年,博二好不容易和博導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後在自己從未接觸的領域裡開始探索,看最基礎的文獻,搜索最基礎的資料,博二一年才打好了基礎。一步遲步步遲,比别人慢了一拍,博三才開始了論文的寫作,好不容易寫出的兩篇論文投出去屢屢被退稿,一度打擊了我的自信心,深感論文發表怎麼那麼難?博四了眼看别人都在為畢業準備着,但是自己博四一篇論文還沒有發表,隻能羨慕别人畢業,自己延畢了。
延畢的壓力是巨大的,博四閉關一年好不容易把寫完的論文都仔細修改了一遍,到了博五才收到論文錄用的好消息,博五好不容易湊夠了3篇C刊論文,勉強畢業。
終于五年的媳婦熬成婆,博士畢業後我并沒有進入高校做老師,而是逃離了科研,進入國企成為一名普通的基層管理人員。
發表的壓力讓我退學1年@遠航 與自己和解回歸校園
當前論文難發已經成為一種常态,幾乎所有發過論文的作者都深有感觸。在發表論文中會碰到各種各樣令人頭疼的問題,作為作者并不能一一輕松解決,很多問題超出我們能力範圍,但又不得不修改。這種自己能力達不到寫作或發表要求的壓力很讓我捉急,此時就會深深地懷疑自己:我是不是不适合讀博?我要不要退學?
“聽說師門裡的一位學姐的論文被評為優秀畢業論文了”,“聽說博士舍友前幾天又在SSCI上發表一篇文章”,平日裡時常能聽到類似這樣的好消息,看起來發表論文好像很容易的樣子,真輪到自己的時候就望塵莫及了。這種對比的壓力讓自己感覺:我是不是沒有能力讀博?我要不要退學?
就在這種自我懷疑中,我患上了“抑郁症”,整天精神内耗,胡思亂想,這種焦慮進一步造成了身體機能下降,飯量遠不如以前,睡眠也成了困難。不得已退學1年在家休養生息,在休學的一年了可謂是看破紅塵:論文發不發表或者能不能畢業就随緣吧。
就這樣我與自己和解了,重新回歸校園後,我感覺輕松了很多,無論是論文寫作還是論文發表,亦或是博士畢業我都不争不搶,随遇而安,這種松弛的狀态反而學習效率更高,最終順利發表了幾篇論文,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我是能下年正常博士畢業的。
目标堅定才能行穩緻遠@小學姐 比聰明人還略顯“聰明”的不太聰明的人
“目标堅定才能行穩緻遠”是我讀博前對自己的忠告,讀博要以畢業為目标,要以論文寫作和發表為己任,其他的大都是浮雲。所以不管怎樣,要盡早寫論文,完成科研指标。如果科研興趣不濃、意志力不強的人讀了博士以後,為了畢業一定要盡早寫論文。隻要有數據就開始寫,不要怕寫得爛,隻有寫起來以後才能感覺到自己缺哪些内容。萬事開頭難,隻要論文開了頭就離寫出來不遠了。隻要寫了出來,就去找老師修改,現在很多老師都忙,所以自己一定要主動催老師幫忙改論文。如果論文寫出來了,早點投出去,隻要編輯同意送審,那說明論文在編輯眼中已經有發表的潛質了。等到老師來催文章,那就說明讀博和科研進度已經慢于老師預期了,這是非常危險的征兆。博士學渣們,要畢業一定早點開始寫論文,千萬别想着攢個大文章而拖後寫論文的進度。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不太聰明的人,但我是一個目标堅定和勤勞用功的人,這就是我比一般博士成果多,甚至比聰明人還略顯“聰明”的主要原因。
結 語總之,中老年教師提高知名度需要發表論文,中青年教師職業晉升需要發表論文,碩博生為了畢業需要發表論文,博士後為了出站需要發表論文,甚至一些其他領域的人員也在發表論文,論文的需求量在增加,因此論文的供給量就不斷增加,而與之相對應的是論文發表的承載量卻增長緩慢,很多期刊不但沒有增版,反而在縮版,這就造成了發文的“内卷”環境。所以發文要趁早,畢業也要趁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