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主旋律電視劇《功勳》熱播。每個單元講述一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故事。
很多看完了這部電視劇的人們,對整部電視劇的評價非常高。作為單元劇,自然而然也就要對其中的每一個單元進行分别的評價。
目前來看,大家對第一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的評價最高,而對《黃旭華的深潛》這個單元的評價則是最低。
不過,在我看來,最糟糕的則是第三單元《默默無聞張富清》。
對,你沒看錯,我用的是糟糕,來形容。
這個單元的導演是康洪雷,主演是郭濤,怎麼說都不該糟糕啊。
如果抛開真實的背景,這個單元的劇情、演員的演技、服化道等都是一流的,沒得說。
但糟糕就糟糕在,事實。
衆所周知,《功勳》中,除一些仍需要保密的内容之外,都是演繹的真人真事。《默默無聞張富清》中出現的地名也都是真實的地名。
所以,最大的問題出現了。
作為著名導演的康洪雷,竟然将一個最基本的常識搞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
先看一下劇中的一個情節。
張富清回到老家洋縣,家裡人都講的是标準的關中話,用着大海碗,蹲在地上吃着陝西美食油潑biangbiang面。
家中的老人,坐在炕上,父親(劇中稱其為“達”)的頭上還綁着白毛巾。
看起來似乎沒毛病,陝西人嘛,這不就是标準的陝西農民的真實情況嘛。
大錯特錯,這個生活場景,準确地來說是陝西關中地區的生活場景。
而張富清是陝西人沒錯,但他是陝西漢中人。
張富清,陝西漢中洋縣人。
漢中位于秦嶺以南,大巴山以北的陝南地區,是從地理劃分來看,是标準的南方。
自古以來,漢中地區就是從關中進入四川盆地的門戶。所以漢中地區一直以來要麼是作為獨立的勢力,要麼是作為四川的附屬。
直到元代,為了防止四川地方勢力割據,中央政府第一次将漢中地區劃歸了陝西,一直延續到今天。
所以,漢中地區人民的生活習性、方言及民俗,乃至地形地貌都更接近四川。
這就錯的很離譜了,陝西漢中人為什麼講的是關中話,吃的是biangbiang面?
要說劇中偶爾一次的地理錯誤,還不至于影響全劇,但劇中對于這個錯誤出現了很多次!
劇中多次出現一個場景,就是他們來到恩施來鳳縣之後,張富清的妻子提到當地人隻吃米,不吃面,而他們老家則是隻吃面,不吃米。
漢中地區主食是什麼可能很多人不清楚,但是有一樣東西,很多人都聽過,漢中米皮。
所謂漢中米皮,就是用米打成漿,做成涼皮。
所以,漢中地區的主食是大米,而非面。
這不是我的推測或者猜測,因為我的籍貫恰好就是漢中,而我的父親就出生長大在漢中。
本單元的最後兩集,回到了戰火紛飛的年代。
省報記者來采訪老人,問道:“您老家是陝西洋縣的,離澄城縣不遠,那附近有一個壺梯山。”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老人回憶當年的壺梯山戰役。
張富清老人說:“壺梯山我記得,那是連接陝北和關中的交通要道。”
在回憶中,作為解放軍新兵的張富清跟戰友聊天,戰友問到張富清是哪裡人的時候,
他說:“離這裡不遠,洋縣。”
這裡是哪裡?澄城縣附近的壺梯山,是連接陝北和關中的交通要道。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地圖。
就算是現代的高速公路,最近也得有近400公裡遠。
在過去交通不便的情況下,純靠雙腳走4、5百公裡,是什麼概念?
我想,這點諸葛亮很有發言權。
而這個距離,在劇中的描述卻是輕描淡寫的一個詞,不遠。
在那個年代一個可能連漢中城都沒去過的農民,跟另一個人說他家離一個距離上千裡地的地方不遠,那他一定是瘋了。
既然是真實的事情,那就得有一個真實的基礎。
洋縣在漢中,而不在渭南!
也許有人會說,你這也太吹毛求疵了。
我想說可能我确實有點吹毛求疵了,因為我害怕看了這部劇的人都形成一個客戶印象,陝西=關中。
年初同樣有一部大熱電視劇叫《山海情》。
當時劇中的關中方言一樣引起了人們的熱議,為什麼西海固地區的人會講陝西話?
作為出生長大在甯夏的我在初聽到這個方言,同樣有質疑。但好在除方言外,其餘的地方很真實的還原了當年真實的環境。
《默默無聞張富清》則明明白白地告訴所有觀衆,張富清,是一個關中人!
但,這是錯誤的!
張富清,是陝西人,但不是關中人!
也許有人會說,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但我想說的是,細節決定成敗!
我們的國家很大,每個地方都有其特色。
作為基于真實拍攝的電視劇,尊重最基本的事實,是其基礎。
不尊重事實,就是糟糕。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