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現代詩意的古詩詞?作者:黃意明中國古詩詞的文化理想與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然而,今天的時代和古詩詞賴以産生的那個傳統社會,已有很大變化,如何理解古詩詞的内在文化精神,更好地發揚其中體現的永恒價值顯得尤為重要體味中式審美,更要注重對詩歌中反映的中國文化精神的理解,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具有現代詩意的古詩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作者:黃意明
中國古詩詞的文化理想與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然而,今天的時代和古詩詞賴以産生的那個傳統社會,已有很大變化,如何理解古詩詞的内在文化精神,更好地發揚其中體現的永恒價值顯得尤為重要。體味中式審美,更要注重對詩歌中反映的中國文化精神的理解。
讀詩可兼重情感和哲理
就文學經典的诠釋而言,一般诠釋學有兩種路徑:一種是符合論,西方文藝自亞裡士多德以來,符合論占有較主流地位。中國的文藝批評基本也是以符合論為主。
《孟子·萬章下》雲:“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就是著名的“知人論世說”。“知人論世說”對後代的影響很大,它要求理解創作者的原意、作者和文本發生的時代背景、個人經曆等要素。現在一般語文教學要求的理解也基于此。
另一種是視界融合論,這種理解較強調閱讀者的閱讀體會,重視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對話,而尤以現代诠釋學的主要人物伽達默爾提出“視界融合”的觀點為代表,他認為理解不隻是一種複制的行為,而始終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今天我們閱讀古詩詞,應該兼有符合論和視界融合論兩種眼光。
另外,在傳統中國的詩論中,比較偏重于詩歌的情感價值,《尚書》說“詩言志”,陸機說“詩緣情”,“志”為情志,“情”為情感,都屬于現代所雲的情感範疇。因此古代詩歌中大部分都是抒情詩,但詩歌并非不能說理,說理詩在宋詩中較為多見,此外魏晉的玄言詩、唐宋禅詩也多有說理内容。隻是說理詩和抒情詩一樣,必須有鮮明的藝術形象。今天我們閱讀古詩詞,還應該兼重情感和哲理兩個向度,而不必厚此薄彼。
注重以上三點,則讀古詩詞可說具有了文化意識和現代眼光。不妨以這樣的眼光,欣賞和分析幾首古詩詞。
開闊意境與今人共情
以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為例:“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首詩的主人公是一位孤獨的詩人,漂泊到異鄉,遠處的暮霭和炊煙緩緩升起,勾起詩人濃濃的鄉愁。詩人于是把眼光投向遠處的山水,他看到在廣闊平原上,天幕低垂,與遠樹連成了一片,仿佛是一個巨大的懷抱,撫慰着世間萬物;江水是如此澄澈,倒映着一輪皎潔的明月,就像一個多情的歲月老人,關懷着失意的旅人。于是,一個失意詩人的愁緒就慢慢地在美麗的自然面前淡化了。
詩中的整個自然界是人化的,山水近人,江月有情,這就是中國哲學中天人合一觀念的藝術表現。人生有各種各樣的無奈,漂泊隻是其中之一。但中國人看世界的眼光是一緻的,自然山水并非獨立于人類之外的對象和他者,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懷抱與家園,人生的各種孤獨和失意,可以通過物我交融的方式緩解。
再以宋代賀鑄《青玉案》來說:“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隻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臯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這首詞表面看來是寫與美人錯過的閑愁,但如果認為它抒發的就是閑愁,讀來立意便不夠高遠。過去一些論者注意到這首《青玉案》可能另有寄托,是用“香草美人”的傳統,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感,筆者對此較為認同。但若止于這樣理解,也不免囿于傳統審美模式,意境仍不夠開闊,與今人的共情就顯得不夠。
在筆者看來,此中女子雖可能是現實所遇,更可理解為三春美景的象征,并且象征詞人曾經的少年情懷與青春歲月,既不足為外人道,别人也不易解,此即所謂“隻有春知處”。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詞中巧妙的時間轉換,“蘅臯暮”“梅子黃”,不難體會出一種節序如流、歲月不居的無奈。風絮、梅雨皆是初夏景物,比起此詞之上片所言春情,有着較大的時令跳躍。由春夏季節的轉化,帶出心境的變化。春已去,幾多年少心境已不再,代之而起的是面對中年倏然而來的茫然,中年時光恰似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無端愁緒,是在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中做選擇。因此,我們或可将此詞看作詞人自己的一篇青春祭文。這樣理解,或許更能達到古今視域的融通。
中國式審美意味深長
再以唐代柳宗元的《漁翁》為例,從中西審美視界對比與融合的角度去看,今人又有哪些新的體會?
詩雲:“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此詩一般認為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期間。“漁翁”這個形象在中國文化中有深厚底蘊,《莊子》和《楚辭》中皆有《漁父》篇,“漁父”在這兩文中皆是世外高人的形象。其中《楚辭》引用了“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的滄浪漁父形象,尤為生動。在後來的文藝作品中,漁翁(父)形象一再出現,如張志和的詞《漁歌子》、小說《西遊記》中都曾出現。可以說,漁翁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特殊的符号,具有強烈的隐逸象征,是黑暗官場與紅塵世俗的反面。
本詩點明開場時間是在晚上,“曉汲清湘燃楚竹”構境造句極美妙,雖寫人間事,卻不雜煙火氣。漁翁清晨起來打水燒柴煮飯是家常事,妙在以“清湘”代水、“楚竹”代柴,讓人聯想到湘江楚地之美,“汲”乃打水,有聲,煮飯也有聲。此時煙霧未散,唯有聽覺,妙在雖知有人而人又不見。最奇崛的是第四句“欸乃一聲山水綠”,“欸乃”為搖橹聲,或是船歌聲。作搖橹聲意境更美,而船歌聲響亮,似乎也合理。
“煙銷日出”,青綠山水自然呈現,其實與橹聲或歌聲并無關聯,但柳宗元将“欸乃”和“山水綠”相連,仿佛是漁翁的活動讓自然山水的美貌呈現出來。這可以理解為自然世界原來處于一種遮蔽狀态,因為人的活動而顯示出存在和生命,得以“敞亮”。于是在人與山水的對話中,自然界的真理得以顯現。由于詩人藝術眼光的燭照,外在自然忽然變成一個生機盎然的人化自然,境界高遠。另外還可交代一句,西方審美的特點是推崇視覺美,忽略其他感官體驗,而在中國審美中,卻注重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并用,此處由聽覺代視覺,漁翁形象隐去的一刹那,橹聲響起,美麗的自然山水頓顯可愛、親人。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兩句,意在突出“無心”狀态。蘇轼曾有言曰:“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熟味此詩,有奇趣。然其尾兩句,雖不必亦可。”(《書柳子厚〈漁翁〉詩》)認為後兩句可以删去。确實,字面上寫出“無心”,其實已經有心,不如不寫而讓人去意會更好。
古典詩詞常讀常新
接下來再讀一首宋代龔相的說理詩《學詩詩》:“學詩渾似學參禅,悟了方知歲是年。點鐵成金猶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這是一首充滿哲理又富含形象的小詩,講述了作者的學詩體會。學詩和參禅一樣,強調覺悟。對詩歌的審美本質和創作的規律有了真切體會後,才會懂得詩重個性,不可一味模仿前人。就像金有金的用處,鐵有鐵的價值,根本無須點鐵成金一樣。隻要是好詩,不管是豪邁奔放還是深沉婉約,總能找到知音。這就很好地說明了詩貴個性和自然的道理,同時借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和形象。
綜上而言,今人閱讀古詩詞,應注重把握中國文化的整體精神,以今人的眼光與古人對話,最好能兼顧不同的視域,另外情理并重,這樣讀古詩詞就能常讀常新。(作者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來源: 解放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