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禅定的時候,有一些障礙會影響我們的修行,歸納起來大緻為五種。
01 懈怠
懈怠,是貪著吃喝玩樂而不想修行的念頭。修行沒有成果,都是因為懈怠。如果懈怠,就根本不能進入禅定,根本不可能修行。
02 遺忘聖言
聖言,也即上師教給我們的修行竅訣與方法。修禅定的時候,把上師講的竅訣都給忘了,緻使無法正常修行,就叫遺忘聖言。
03 昏沉和掉舉
昏沉屬于無明煩惱,因為頭腦迷糊、神志不清,所以不能專注于修行目标或所緣境;掉舉屬于貪心煩惱,思維曾經吃喝玩樂的景象而心向外散亂,故而無法專注于目标。這兩個是所有禅定最大的障礙,甚至會影響到禅定的本質。
04 不行對治
在修行的過程中,心裡已經開始昏沉、掉舉,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胡思亂想,心根本不在目标上了,卻不采取任何措施,根本不控制、不對治,任其發展。即使前面修得不錯,後面也會變得很糟糕,就叫不行對治。
05 無沉掉時行對治
當心安住在平靜狀态,沒有昏沉、掉舉的時候,卻強行去擾亂這個狀态。比如多此一舉地去觀察:我現在安住的境界是阿賴耶識還是心的本性光明,是無常還是痛苦等,強迫讓自心離開禅定境界,這叫無沉掉時行對治。
五種障礙當中的前兩種,會影響進入禅定;第三種,會影響禅定的本質;後面的兩種,會影響禅定的發展。所以,作為修行人,首先一定要設法對治、去除這五種障礙。
五個障礙怎麼樣對治呢?可以用八種方法,也即八對治行來對治五種障礙。
01 信
即對禅定的信心。信心有三種:第一是相信禅定的方法能夠清淨、淨化我們的内心,并讓我們得到智慧等;第二是在每次修禅定的時候很有興趣;第三是渴望、追求禅定的境界。
02 欲
即欲望,意思就是追求、希求禅定。
03 勤
即精進、努力。
04 輕安
開始修禅定時,心裡會覺得很枯燥,身體坐久以後,會感到腿痛、不舒服等。但是,當禅定訓練好以後,就會産生禅定的喜悅——心裡很平靜、很舒服,不但内心快樂,而且身體保持毗盧七法的姿勢坐了很長時間,也不但沒有不适應的感覺,反而很輕松,這就叫輕安。在禅定境界比較高的時候,才會有輕安。
依靠信、欲、勤、輕安四者,就能驅除懈怠。其中前三種是方法,輕安是結果。還有四個最重要的對治方法:正念、正知、作思、舍。
05 正念
正念的意思,就是一直不離開、不遺忘修行的目标。比如,在修菩提心的時候,不知不覺就走神了,去想工作、家庭、婚姻等事情,這就是因為沒有正念。如果有正念,不管修什麼,意識一旦離開目标,立即就會發現,馬上就可以調整回來,中間一分鐘都不會浪費。
06 正知
“知”的意思,就是知道。正知非常重要。如果有了正知,在修行的時候,有沒有昏沉、掉舉,都清清楚楚。否則雖然修了一兩個小時,但這一兩個小時怎麼過去的,卻完全不清楚,這都是因為沒有正知。
07 作思
如果發現有昏沉、掉舉,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對治。其實,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動機:我要去上班,我要去吃飯。這些念頭怎樣産生的呢?因為在我們内心當中有這樣一個心所、動力或功能,就叫做作思。
08 舍
禅修時,如果沒有昏沉、掉舉,就要保持心的平等、平靜,不要去擾亂、動搖這個狀态,讓它一直保留、持續,這叫做舍。
以上八個對治,可以去除五個障礙:“舍”可以作為無沉掉時的對治,作思則對治不行對治,正念則可以對治沉掉、遺忘聖言,等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