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夥以前的作息時間是:8點半前睡,7點前起,現在基本上晚上9:30前睡,早上7點多起,時間上看似相差不大,但實際生活卻受到很多影響:
一:心情不同
早睡,我可以和她更能心平氣和地聊天、講故事,然後她帶着愉快地心情進入夢鄉。
早起,閱讀讓她意識到新的一天開始了,同時,她通過順利地閱讀對新的一天更有信心。
晚睡,為了讓她快速入睡,有時去就會忍不住發火,就連講故事也帶着敷衍,結果就是我倆都沒好心情,有時甚至引發起床氣。
晚起:通常急急忙忙,一旦有什麼小狀況發生:比如衣服、發型不如意、吃飯慢等,我們就會發生不愉快的争論,讓出門時間變得更晚。
早睡早起讓我們在做事的時間上有個緩沖,心情會更放松。
二、習慣不同
以前早睡早起,她會覺得到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做事也更有規律。
現在,她時常會說“再玩幾分鐘”、“再看幾分鐘”,“再等幾分鐘”.....
這幾個幾分鐘加起來就不僅僅是幾分鐘的事情,長期以往,她則會養成拖延的壞習慣。
好的習慣讓人做事更積極。
三、時間觀念不同
規律的生活,讓她覺得每一分鐘都是寶貴的,因而會更珍惜時間。
但拖延的壞習慣會讓她不能管理好時間,沒有時間觀念。
對待時間的态度就是我們生活的态度。
我必須有原則地讓小家夥重新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讓生活更有規律,讓美好的一天從早晨開始。
一日之計在于晨。
魯迅先生為了讓自己養成早起學習的習慣,在課桌上用心地刻下了“早”字,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決心和好習慣,最張終他成為了著名文學家、思想家。
有時我們不是做不出成績,而是我們一再拖延,讓自己該做的事不能及時完成。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利用時間的效率不同,創造出的價值也不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