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書圖 黃慎(傳)/繪
中國古代先賢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司馬光、朱熹等,皆是發奮讀書的典範。韋編三絕、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許多流傳至今的成語,都與古人勤學苦讀有關。古代先賢讀書治學的成功之道,不僅在于他們勤奮刻苦,還在于他們善于提煉和總結讀書的經驗與讀書的方法。
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讀書也如此。苦讀是基礎,善讀是關鍵。要讀出成效,也需利其“器”。這裡說的“器”,就是讀書的方法。從中國古代先賢的讀書觀中,我們可以學習善讀書的智慧,找到善讀書的方法,取得善讀書的成效。
一是要有高尚的情懷和高遠的志向。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張“讀書在得道利民”。司馬光在《與薛子立秀才書》中談道:“士之讀書豈專為利祿而已哉?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國家所以求士者,豈徒用印绶粟帛富寵其人哉?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司馬光認為,讀書要超越一己私利,明大道、求利民。讀書既要有高尚的情懷,還要有高遠的志向。漢魏之際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徐幹,明确提出“志者,學之師也”。徐幹在《中論》中談道:“故雖有其才而無其志,亦不能興其功也。志者,學之師也;才者,學之徒也。學者不患才之不瞻(通贍,豐富),而患志之不立。是以為之者億兆,而成之者無幾,故君子必立其志。”在這裡,徐幹提出了學習中志向與才學關系的重要問題。他認為,志是第一位的,才是第二位的。有的人雖有天賦才學,卻沒有遠大志向,因而還是不能夠建功立業。隻有立志于學,堅持不懈,才能學有所成。
二是要培育崇高的道德操守。戰國末期哲學家、教育家荀子是先秦時期關于閱讀理論的集大成者,他的許多觀點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荀子在《勸學篇》中提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參省”即反省、考察。他認為,君子隻有廣泛地學習,每天省察自己,才會積善成德,見識高明,行為不會出錯。荀子關于“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觀點告訴我們,積累知識是手段,培養道德操守、涵養君子人格是目标。明确了學習的目标,才會做到博學多聞,永不停步!
三是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态度。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為學讀書方面有不少精彩論述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孔子在《論語》中,多處談到為學讀書,對我們很有啟迪:一是要做到不恥下問。《論語》記載了孔子與子貢的一段對話。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篇第五》)孔子認為,孔文子之所以谥号為“文”,是因為他既聰明靈活、愛好學習,又謙虛下問,不以為恥。其實,孔子自己就是一個謙遜的人。《論語·八佾篇第五》記載:“子入太廟,每事問。”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請教。他認為,這正是禮的要求。二是要做到學而不厭。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篇第七》)孔子勉勵人們努力學習而從不滿足,教誨他人而不知疲倦。從孔子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學習态度,對于學習成效和讀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不恥下問、學而不厭,這正是我們今天應當大力弘揚的良好學風和傳統美德。
四是要善于利用時間。三國時魏國學者董遇在如何運用時間讀書學習方面頗有見解。據《三國志·魏志·董遇傳》記載: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雲:“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者雲:“苦渴無日(苦于沒有時間)。”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董遇的讀書觀,值得我們思考:一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倡導書要熟讀,反複讀,讀書上百遍,書中之義自然領會。二是“當以三餘”。不少人表示,想讀書,沒時間。董遇提出,讀書要搶時間,運用好時間,歲之餘、日之餘、時之餘,總能搶到讀書的時間。
五是要有選擇标準。讀好書是善讀書的應有之義,我們需要了解和借鑒讀好書的要求和評價标準。戰國時期思想家墨子提出“言有三表”的評價标準,值得我們借鑒。《墨子·非命上第三十五》記載了墨子的一段話: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聖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于何用之?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三表也。在這裡,墨子為我們提出了判斷言論、文章和讀物是非對錯、真僞好壞的三個标準:第一要能追根溯本,向上去探究古代聖王的事情;第二要能向下考察百姓的實情;第三要能用之于實際,就是把它應用到刑罰與政務方面,看它是否符合國家百姓的利益。墨子把“事”“實”“利”綜合起來,以大家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為依據,以古代聖王的間接經驗、普通百姓的直接檢驗和國家治理的社會效果為準繩,來評價文章、言論的是非對錯與真僞好壞。墨子提出的這些觀點,對我們如何理解評價古代典籍文獻,如何選擇判斷閱讀内容,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六是要心無旁骛。南宋哲學家朱熹讀書廣泛,治學嚴謹,在讀書方面多有論述。人們經常讨論善讀書的問題,何謂善讀書?朱熹認為,一心在書上,方謂善讀書。朱熹在《朱子語類》中談道:“讀書者當将此身葬在書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曉徹為期。看外面有甚事,我也不管,隻憑一心在書上,方謂是善讀書。”此處,朱熹所謂“善讀書”,即善在“心上”,做到讀書時心無旁骛,雷打不動。如果心不在焉,縱有千萬種讀書方法也是枉然。人們對朱熹讀書有“三到”的觀點也耳熟能詳。《古今圖書集成·訓學齋規》記載了朱熹的這段話:“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所以,“三到”之中,心無旁骛最為重要。
七是要下足“尋思”功夫。讀書要讀出成效,務必做到讀思結合,下足“尋思”功夫。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第二》)孔子認為,如果隻是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迷惘無所得;反之,如果隻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有許多疑惑。明代學者薛瑄在《讀書錄》中談道:讀書記得一句,便尋一句之理,務要見得下落,方有益。先儒謂“讀書隻怕尋思”,近看得“尋思”二字最好。如聖賢一句言語,便反複尋思:在吾身上,何者為是;在萬物上,何者為是。在此,薛瑄強調的是讀書要做到邊讀書、邊思考。思考什麼呢?就是要思考每一句話的道理所在,含義所在,思考這句話的來龍去脈,要聯系自身、聯系萬物去探究。如此,讀書才有收獲。
八是要做到學行結合。古人論及讀書,多強調學與行相結合。西漢哲學家揚雄提出,“讀而能行為之上”。他在《法言》中談道:“學,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之,又其次也;鹹無焉,為衆人。”揚雄認為,讀書學習之後的成效,大緻可分為四等:上等是在讀書學習之後,能見諸行動,其次是著述立言,再其次是傳道授業。如果前面的情況都沒有,那就是第四等,即普通人。揚雄告訴我們,讀書學習最重要的是見諸行動,将所學到的知識和理論,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做到知與行的統一。
九是要共讀切磋。古人談讀書,大多強調共讀切磋的益處。南北朝時期思想家、教育家顔之推将自己親身見聞與立身、治家、處世之道,寫成《顔氏家訓》,對後世有深遠影響。他主張“讀書須切磋相起”。他在《顔氏家訓·勉學》中談道:“《禮》(即《禮記》)雲:‘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蓋須切磋相起明也。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顔之推認為,《禮記》上講得很明白,“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所以,讀書要相互切磋,相互啟發,如此才能到達通曉明白、相互提升的目的。從顔之推的論述中看到,“切磋相起”、共同讀書,這是一種讀書的好方法,能提升讀書學習的效果。
十是要會通古今。讀書不僅要讀懂,還要讀通。清代史學家、經學家王鳴盛強調,“讀書之道,會通古今”。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談道:“讀周、漢以前書,用古音,讀晉、唐以後書,用今音,斯可矣。大約學問之道,當觀其會通,知今不知古,俗儒之陋也;知古不知今,迂儒之癖也;心存稽古,用乃随時,并行不相悖,是謂通儒!”王鳴盛在這裡談的是如何讀書、如何做學問,其要旨在“會通古今”四字。在他看來,儒者讀書、做學問,常有兩種類型,即俗儒和陋儒。前者知今不知古,後者知古不知今。王鳴盛認為,知古與知今,并行不相悖,讀書做學問,要古今會通。
(作者:吳尚之,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期刊協會會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