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光》
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晚上
我打着手電筒
累了就拿它當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這是一位六歲的小朋友作的,說真的,這首詩很有意境,很美,很純真,充滿了無限想象,讀後讓人浮想聯翩。
姜二嫚小朋友的詩,三言兩語就體現出了美感,從生活細節入手,将生活的美好和韻味包含其中,這首詩确實不錯,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真是個小天才詩人!
小詩人用心看世界,用筆寫感受,孩子的詩治愈每一個讀到他的人,純真,溫暖,像一束光照進讀者心靈的最深處!
第二首:《燈》
同樣也是姜二嫚小朋友作的詩,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燈把黑夜
燙了一個大洞
說真的,太佩服這位小朋友的想象力了,當我讀到燈将夜燙個洞時,這個“燙”字用得傳神,有溫度。也指出燈光照不到的地方仍是黑暗。
還有,這首短詩有點像顧成的《黑夜》: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有異曲同工之妙,讀來妙不可言。
真是詩如其人!看看賈淺淺的人和詩,再看看姜二嫚小朋友的人和詩,你們會得出同樣的結論。
我又讀了兩遍,詩中充滿的美好感覺瞬間油然而生,“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意境高雅,廖廖數語,有意境又有一定的人生哲理。
說實在的,沒有意義的詩句是沒有靈魂的,不是說将生活上的事情,用空格鍵換行就成為了一首詩,那隻能稱之為“日記”。
第三首:《小黃和小藍》
這首詩是一位七歲的小朋友作的,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小黃和小藍
擁抱在一起
變成了小綠
友情太近
會讓你失去自我。
說實在的,《小黃和小藍》這首詩極妙,很難相信居然出自孩子之手。
小朋友的視角,沒有功利,不會裝,樸素而直白,有的還很有哲理,比起賈淺淺的“小黃體詩”不知好上百倍,千倍。
所以說,詩情畫意,自古以來,詩歌都是心靈之歌,能寫出什麼樣的詩就有什麼樣的心。
第四首:《謊言》
很難想象,這是隻有十歲,還在上五年級的小學生作出來的詩,這首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媽媽說
我是從樹上摘下來的
當她緊緊抱着我時
我知道
她就是那棵樹。
有人說:詩是生活的升華。
還有人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閱曆豐富,自然成了詩了。
這位小朋友寫出來的詩那才叫詩,天真無邪,純純的内心寫照!比大作家的女兒淺淺,那些看了讓人惡心的東西強多了。
其實寫詩需要靈感,需要琢磨,更需要認真的态度,如果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寫,那麼這些努力就都是毫無意義的。
第五首:《眼睛》
這是一位八歲的小學生寫的,詩的原文是這樣描述的: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裝得下高山
裝得下大海
裝得下藍天
裝得下整個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時遇到心事
就連兩行淚
也裝不下
這首詩說實在的,我讀了不下四、五遍,寫得真好:太生動貼切了,傷心的時候眼睛真的是裝不下眼淚,怎麼忍都忍不了。
小朋友的詩,天馬行空的想象,是透過無限心靈,散發出來的是天真無邪和可愛,給人純真的美感!
還有,這首詩巧妙地用詞讓整首詩意境滿滿,似乎每一個字都經過了深思熟慮,細細打磨,最終呈現給人美好的意象。
第六首:《孤獨》
這首詩,也是一位八歲的小朋友寫的,詩的原文是這樣:
我站在人群中
孤獨得
就像P上去的
平心而論,這首短詩僅僅隻有17個字,但是卻十分真切地表達出作者孤獨的心情。
很難想象,這首詩是出自一位八歲的小學生之手,不得不說,這個“P”字用的太秒,太傳神了。
什麼是詩,這才是詩,賈淺淺的“詩“,那是生活,詩句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詩是有啟發性的。
看了賈淺淺的詩,一條線,一個坑讓人想到的無非是男女的特征不同,毫無營養價值可言,也就不叫詩了。
第七首:《沒收》
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燈光沒收了黑暗
學習沒收了無知
時光沒收了我的童年
微笑沒收了我的哀愁。
不得不說,人比人氣死人!
特别是詩人,不是随便可以自封的,看看這小朋友的詩,你會明白什麼叫天賦!詩人的天賦!
還有,詩要帶給人精神美好的享受,而不是屎尿屁。
第八首:《古詩》
這是一位十歲的小朋友寫的,原文如下:
我把剛寫的一首詩
放在太陽底下曬
想把它曬黃
像一首古詩
假裝已經流傳了幾萬年
說真的,這首《古詩》,真的打動我了,簡單的語言,能擊中每個人心中都有的詩意,直擊心靈的靈魂。
孩子的詩,源于童心、眼睛、沒有束縛的大腦。淺淺的“詩”,是硬擠出來的,拼命扮成詩。
第九首:《打仗》
這是一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作的詩句,原文如下:
假如我
生活在戰争的年代
别人沖在前線
我就隻能在旁邊
喊加油。
說真的,看了這位小朋友的《打仗》,我想,可能連很多作協的人也自愧不如吧。
用小朋友的視角表達了對打仗的看法,讓人看了便耳目一新,全文不到27個字,但卻立意新穎,“旁觀者之情”油然而生。
詩是什麼?
詩是文字的凝練,可以淺顯易懂,但不能淺薄。
詩來源于水但不是水而是蒸汽,詩産生于柴但不是柴而是火與光。
詩是天地河山,而不是空氣泥石,詩是心對萬物的感悟而激生的靈感,而不是無病呻吟。
看了這位小朋友寫的《打仗》,不知道請賈詩人看了有何感想呢?
第十首:《土》
這首詩是一位叫曹世武小朋友寫的,原文是這樣的:
土是花兒成長的家
摸一摸
這個字軟軟的
春天
這個字長出了頭條
擁有成年人的技術技巧,達到未成年人的清純至真,是好多領域好多大家的畢生追求,這位小朋友不簡單!!!
說實在的,就我而言,看了上面十位小朋友的詩作,再聯想到賈淺淺的詩,我個人覺得:
詩是弘揚正氣,弘揚傳統文化,展現社會現象和諷刺一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奇聞趣事,是人們通俗易懂的,不是所謂的詩不象詩,散文不象散文,跟随筆差不多的大白話。
詩歌應該凝練、高雅、唯美,雖然不要求詩人個個似李白,人人像徐志摩,但是都像賈淺淺這樣寫詩,詩壇變為“糞坑”,那樣的話,真的好嗎?
還有,詩是真情的流露,不需要修辭,卻讓人情不自禁,流淚以至心靈的共鳴,帶給人感受人世的悲歡離合,啟迪心智,而不是讓人生厭以至惡心。
所以,我覺得,作為一位詩人,即使做不到啟迪心靈、弘揚真善美,最起碼應該對詩歌保持一份尊重與敬畏。
當大多數人都不喜歡你的詩時,技巧再華麗有用嗎?名頭、職位、學曆又有用嗎?
所以我說,評詩不要看什麼文憑學曆,詩本身就告訴了你的一切,洞察力和靈氣就昰詩味所在。也不可照什麼标準,那是評詩才用得上的。
新生代詩人,賈淺淺博士
說實在的,詩句中不是不可以出現“自然主義”的字詞句,關鍵是要看如何用,用得好了能有奇效,如“绛绡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稍差點,至少不會引起反感,“但尋牛矢覓歸路。”
如果沒有一定的語言文字修養,根本沒有絲毫“詩才”,信口開河,隻有被世人譏笑。明白嗎?
寫到最後,我想說,詩歌、文學就應該回歸本來的價值,去掉假大空,讓作品說話,這才是詩歌創作的真正含義。
看完這篇文章,欣賞了小朋友的詩作,再對比賈淺淺的詩,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讨論。[送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