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話說:“屎殼郎聞自己孩子是香的,刺猬看自己孩子是光的”!作為父母,對于孩子的喜愛永遠是沒有條件的,發自内心的。即使是在以謙虛内斂為美德的古代,也依然有人曬娃曬得不遺餘力!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古代幾個大腕兒在朋友圈的曬娃舉止!
1
首先,我們先說說左思。對,就是那個因為一篇《三都賦》造成“洛陽紙貴”的人!曆史對于他的評價是:“其貌不揚,卻才華出衆”!可是,這位卻很樂意在朋友圈曬女兒。
他有一首名篇叫《嬌女詩》,就是曬女兒的。
《嬌女詩》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小字為纨素,口齒自清曆。
鬓發覆廣額,雙耳似連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類掃迹。
濃朱衍丹唇,黃吻瀾漫赤。
嬌語若連瑣,忿速乃明劃。
……
(後面還有22句)
在這首詩裡,左思記錄了自己兩個女兒的故事。簡直是為兩個女兒做了一個H5。比如小女兒化妝,畫眉毛就像掃地一樣,塗得滿嘴的胭脂,和口水相合後,那淋漓的紅……(旁邊ps:新妝出鏡);大女兒對着鏡子看自己看的入迷了,都忘了學織布了(ps:我怎麼這麼好看呢!)!女兒們指着屏風上的畫,不懂裝懂的亂說一氣(ps:指點江山)!犯了錯誤知道要挨打,眼淚汪汪的看這你,(ps:裝可憐中……)……
看這朋友圈,你是不是能看到這當父親的這種半嗔半喜,忍俊不禁,又得意洋洋呢?這簡直就是在說:看,這就是我家閨女!
2
很多年後的唐朝,左思有一個曬娃方面的鐵杆粉,就是李商隐。别看他平時寫詩寫的都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種哀愁幽怨的句子,但真正開啟曬娃模式,那是無法超越的直接!
《嬌兒詩》
衮師我驕兒,美秀乃無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歲知姓名,眼不視梨栗。
交朋頗窺觀,謂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
不然神仙姿,不爾燕鶴骨。
……
後面省略30行!
這麼長的一首詩,翻譯出來就是:我兒子衮師那是絕無僅有的神童啊,天真活潑,聰明靈巧,儀容秀美,風度翩翩,(四歲的孩子不知道怎麼看出來的!)看看朋友們都誇他……朋友們過獎啦,不過确實……
在李商隐眼裡,孩子不吃飯都是好的,都要誇成“他還不像其他好孩子那樣愛吃”!在他眼裡,孩子那是一動一靜,無一不好,這字裡行間蘊含的惬意和自豪,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有我兒子我驕傲!
3
不過,說起曬娃,卻沒人比得過南宋著名詩人陸遊。其他人都是偶爾曬曬,但是陸遊卻把曬娃當成畢生事業。朋友圈裡關于孩子的教育詩他竟然寫了一百多首!!!
1187年冬,陸遊幼子子聿作《病起詩》,陸遊極為得意,在朋友圈轉發,還特地題詩一首(配一張《病起詩》圖片,一張陸遊和子聿的合影!):
喜見吾家玉雪兒,
今朝竹馬繞廊嬉;
也知笠澤家風在,
七歲能吟病起詩。
陸遊裝着很嚴肅的發文,卻蓋不住他嘴角的笑:神馬漂亮聰明都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孩子要有才華,有品德!(得意)
這還不算,陸遊還經常在朋友圈發至理名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文能換骨餘無法,學但窮源自不疑……每一句都要@兒子。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陸遊也不忘了要在朋友圈給兒子留下一首詩:
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種曬娃,雖然不夠直接,但是難在一生都在親子互動,信息量大,還是積極的教育模式,确實圈粉無數,值得我們借鑒!
古人的行為告訴我們:有娃就要曬!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家長用心關注,都需要認可和鼓勵,孩子的作品,孩子的故事,孩子的學習經曆,都用心記錄,用心珍藏,用心展現。
一起來曬哦!
在訂閱号中回複“詩詞”
即可查看往期集字内容哦!
↓↓↓ 猛戳這裡“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詳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