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摘錄
第十六章 社會心理學
第五節 社會關系
作者/ 理查德·格裡格 菲利普·津巴多
2022.10.15
♥喜歡
☞人們往往會喜歡他們能近距離接近的人——因為他們生活或工作離你很近,所以能見到他們,與他們相識。
☞曝光效應
是指你會越來越喜歡鄰近你的人。
☞引發吸引和喜歡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
☞無論是好是壞,外表吸引力在激發友誼方面常常起着一定的作用。
☞西方文化中存在一種明顯的刻闆印象: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在其他方面也很優秀。
☞大量研究證明,外表吸引力會影響所有各類判斷。
例如,無論孩子還是成人,當他們的外表更有吸引力時,人們都會認為他們更有社會競争力。另外,有吸引力的孩子在學校得到更高的競争級别,而有吸引力的成人在他們的職業上得到更高的競争級别。
☞外表吸引力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沒有這麼強的作用。
例如,讓加納和美國的學生看同樣一組照片,既有漂亮面孔也有普通面孔。他們要評價每張照片的幾項人格特質(諸如可靠、持重、敏感和堅強)。如圖16.6所示。
圖16.6 對漂亮和普通個體的跨文化特質判斷
加納和美國的參與者要根據漂亮和普通個體的照片做出特質判斷。加納學生對漂亮和普通面孔的照片幾乎都做出同樣的歸因。而美國學生對普通照片則做出不太積極的歸因。
★相似性
“物以類聚”,這句著名的格言說的正是相似性。這句話對不對呢?
☞研究證據指出,在很多情形下這句話都是正确的。在諸如信念、态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相似性能促進友誼。為什麼會這樣?與你類似的人能夠給你一種個人獲得證實的感覺。
例如,因為有一個與你相似的人,你會覺得你所珍愛的态度真的是正确的。不僅如此,差異往往導緻強烈的排斥。當你發現某人的意見與你的不同,你可能會想起過去記憶中的人際沖突,這就會促使你走開。如果你遠離不同于自己的人,那麼你的朋友圈子就隻剩下了那些相似的人。
☞相似性似乎還能讓友誼曆久彌堅。有項研究始于1983年,當時研究者評估了45對朋友之間的相似性。
正如相似性會導緻吸引力一樣,吸引力也會引起相似性的知覺:人們往往會認為,他們喜歡的人與自己更相似,而事實上并非如此。
★互惠
你傾向于喜歡那些你認為喜歡你的人。對于那些給自己“喜歡”的人,人們通常也回報以“喜歡”。不僅如此,因為你的信念會影響你的行為,所以你認為某人喜歡或者不喜歡你本身能促成這種關系成為現實。
證據表明,你大多數朋友是那些你經常遇到的人,是那些與你共享很多相似性和互惠的人。
♥愛
多數情況下,你都是從喜歡一個人開始,以愛結束(可是也有人說他們愛某些從個人角度來說并不是特别喜歡的親屬)。
★愛的體驗
☞人們将愛的類别概括為三個方面:
1.激情——性激情和欲望
2.親密——真誠和理解
3.承諾——投入和奉獻
☞很多戀愛關系開始時都有一個極其強烈、專注的階段,人們稱之為激情之愛。随着時間推移,關系雙方傾向于轉變成一種強度降低但親密加深的狀态,這被稱為伴侶之愛。
☞研究人員發現,相處30年後依然有相當水平的激情之愛。當你進入愛的關系的時候,你可以滿懷信心地期望激情也會經久不衰,即使關系越來越多地包含了其他需要,但激情仍會以某種形式存在。
☞愛的體驗也受文化期望的影響。具有獨立自我的文化更看重個人而不是集體;相互依賴文化則更看重共同的文化目标而不是個人目标的價值。
☞跨文化研究已經獲得充分的概括性結論:獨立文化的成員對愛要重視得多。
★哪些因素能讓關系持久?
研究表明,那些認為自我和他人重疊最多的人——即那些把其他人視為包括在自我之内的人——最有可能長期對他們的伴侶承擔責任。
圖16.7 自我包含他人(IOS)量表
如果你處于浪漫關系當中,哪個圖示最能表達你和伴侶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利用自我包含他人(IOS)量表的研究發現,那些最明顯地認為其他人包含在自我之中的人,也恰恰最有可能保持對關系的承諾。
☞依戀類型有什麼區别?
表16.2提供了三種有關親密關系的說法。
研究證明,依戀類型能準确地預測關系質量。同選擇其他兩種類型的人相比,安全型依戀的個體成人戀愛關系最為持久。依戀類型還能預測戀愛中的個體體驗嫉妒的方式。
例如,同安全型依戀的人相比,焦慮型依戀的人嫉妒體驗更為頻繁和強烈。
表16.2 親密關系中的成人依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