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對于買車的人來說,第一個關鍵詞是安全——胎壓監測成為标配!
胎壓隻關心有氣和沒氣?錯!胎壓數值全面影響行車表現,我們早就做了專業全面的胎壓測試,在這個特别的時間節點重新推送。關于胎壓先挑重點說:
1、肉眼根本看不出1.2bar低胎壓和3.2bar高胎壓的區别;
2、胎壓全面影響加速、制動、油耗以及操控表現。
● 測試說明
本次測試我們将采用廣汽三菱勁炫ASX 2016款 2.0L 兩驅領航版測試。由于測試環境限制,将采用三種熱車胎壓進行測試,分别是3.2bar、廠家建議标準2.2bar以及1.2bar。将進行加速測試、制動測試、滑行測試、抓地力測試以及油耗測試。力求最真實的結果,而并不是如網上大部分文章那樣空談。
● 加速竟然不是高胎壓最快
首先采用3.2bar胎壓進行加速測試。測試時下着小雨,地面濕但無積水。3.2bar胎壓加速淩厲,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隻不過起步瞬間,輪胎有絲許打滑。整個加速過程較為穩健,動力能全數通過車輪傳遞出去。百公裡加速時間為10.98秒,百公裡加速距離為176.45米。
對于這個成績,大家可能會有疑惑。為啥不應該是高胎壓的加速更快嗎?青山測試之前也是這麼認為的。有時候都是經驗主義害死人,尤其在現在人人可以當自己的媒體的時代,很多理所當然的認為都沒有經過考究就拿來直接用。更多的用車養車知識還是要鎖定PCauto用車技術頻道。
回到主題,由于天氣情況和檔期原因,測試加速時地面還是濕的,但無積水。高胎壓在加速的時候,起步瞬間容易出現絲許打滑,影響到加速成績,标準胎壓和低胎壓則并沒有打滑出現。高胎壓由于氣壓較高,輕微增加了胎面的硬度,從而導緻胎面抓地力輕微下降,特别是在加速時前驅車出現擡頭現象,令前輪抓地力進一步下降,導緻驅動力無法完全利用。不過三種測試成績也相差并不大,無需過分緊張。隻不過低胎壓在加速時更人一種略為笨重的感覺。
● 标準胎壓制動距離最短
制動測試采用在110km/h時全力制動測試,測試環境為濕地路面。每種胎壓測試進行五次試驗,取最好的測試成績,每次測試之間都進行行駛冷卻制動系統。由于減少誤差的存在,測試隻計算100km/h-5km/h的測試成績,以減少路面摩擦系數對輪胎的影響。
制動測試并沒有像如期那樣低胎壓有驚人的成績。高胎壓由于胎面硬度稍微提高,制動初期輪胎抓地力有些影響,特别是後輪,導緻減速度先減少後增加,并不是個别現象,屢試不爽。低胎壓跟标準胎壓的制動成績相當,标準胎壓制動初期都快速達到最佳減速度,且保持穩定。低胎壓總體減速度在後半段體現,且較為穩定-0.9g左右,也能瞬間達到最大的-1.087g減速度。低胎壓的制動效果并沒有因為阻力大而有所縮短,反而增加。由此可見,胎壓高低也是影響着制動距離。(注:測試場地為濕地,數據僅作為濕地制動的參考)
● 低胎壓減少20%的滑行距離
測試環境為幹燥路面。測試方法采用熄火空擋直線滑行,車上僅為70kg的青山一名,最大可能減少機械損耗,讓車輛盡可能隻受輪胎滾動助力的影響。為了提升測試的精準性,減少路面摩擦系數影響,測試時空擋熄火速度在50km/h以上,計算50km/h-5km/h的滑行距離,探秘胎壓是怎樣影響滑行距離,從而研究胎壓和滾動阻力關系。
滑行測試的結果在預料之中,也是大部分人腦海中的結果一緻。3.2bar高胎壓滑行距離長達629.44米,2.2bar标準胎壓滑行距離為625.02米;1.2bar低胎壓滑行距離為515.08米。高胎壓與标準胎壓相差并不大,甚至可以說忽略這一點點4.42米的差距。這更多的是高胎壓與标準胎壓接地面積相差并不大,所導緻的滾動阻力沒有明顯增加或減少。相比之下低胎壓有着明顯的差别,減少了近115米的滑行距離,足以說明低胎壓接地胎面接地面積稍微增大,增滾動阻力,這一點足以影響日常行駛。
● 低胎壓油耗上升近10%
油耗測試上高低和标準胎壓之有着明顯的駕駛感受差異。高胎壓偏向路感明顯,振動傳遞較多,行駛後溫度升溫不嚴重;标準胎壓還原勁炫ASX本來的駕駛感受,轉向偏輕盈,細微濾振還是存在;低胎壓有着質改變,懸架似乎變得更為舒适,所有細微的振動不翼而飛,轉向助力明顯變沉,收油拉扯感明顯。高胎壓與标準胎壓油耗相差不大,甚至可忽略不計,這滑行測試中也有着相同的結論。低胎壓油耗有稍微的增長,但幅度不大,增加了0.4L/100km,沒有達到滑行測試的近乎20%差距。除此之外,高低标準胎壓胎壓駕駛有明顯的細緻感受,高胎壓整車很硬;标準胎壓整車感覺很Q彈;低胎壓很笨重。這駕駛感受也适合大部分車輛。
● 高胎壓竟然操縱穩定性最高
測試結果呈現階梯式布置,在合理安全的範圍内,輪胎胎壓越高,操縱穩定性越好。低胎壓輪胎支撐性不足,拐彎就會出現嚴重的形變,本來應該是輪胎支撐的部分卻需要懸架進行支撐,從而影響車輛重心轉移,導緻測試成績下滑。因此,操縱穩定性上并不是接地面積越大越好,這一點打破大夥固有的思想。
● 總結:不作死不會死
經過數項嚴謹測試結果來看,胎壓真的能影響到行車安全。測試過程中經曆過暴雨、積水、暴曬等天氣條件的考驗,各種胎壓下都能安然無恙行駛,沒出現傳說中的高/低胎壓過熱爆胎。胎壓影響行車不僅應該隻在行進中的突然爆胎,而是在各種性能上,加速、制動、油耗、操控、舒适、安全等方面。高胎壓對車輛操控性、油耗上有着積極的影響,操控更加利索。低胎壓則令操控、油耗、加速、制動更加槽糕影響。
高胎壓往往出現在新車提車時。工廠為了長途運輸或存儲,商品車的胎壓都會打的比較充足,以防長時間停放的漏氣。低胎壓容易則出現在車主長時間(1個月以上)停放後。這兩種情況也是最為常見和疏忽的。高/低胎壓對車輛駕駛性能安全性有影響,但若想操控性好一些,可以稍微比标準胎壓01-0.3bar也未嘗不可;想要舒适性高一點沒有颠,那麼稍微調低0.1-0.3bar。偏離标準胎壓一點影響并不大,切記過高或過低。(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賴達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