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我們陷入虛假同感偏差,我們就很容易自以為是,而這會嚴重阻礙我們看清這個世界,也會影響我們人際關系的好壞。
砍柴的以為皇帝都挑金扁擔。
——《歡樂頌》
相信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曆:我們精心地挑選了禮物,以為對方會很喜歡很開心,沒想到對方的态度卻是不冷不熱。
待我們繼續小心翼翼地追問對方:你不喜歡這個禮物嗎?
對方的回答是:在一起這麼久了,你連我喜歡什麼都不知道嗎?
然後我們就偃旗息鼓、委屈巴巴,隻能在心裡小聲嘀咕:我以為你喜歡這個。
1、虛假同感偏差是什麼
在交往的過程中,有不少的情侶都因為“送禮物”這個事情有過争吵:送禮的一方覺得對方會喜歡,收禮物的一方卻覺得對方是在敷衍,一點不了解自己。
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這中間涉及到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現的判斷偏差,在心理學上叫做虛假同感偏差。
虛假同感偏差,又叫作虛假一緻性偏差,是指人們常常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人們在認知他人時,總喜歡把自己的特征、觀念強加在他人身上,假定他人與自己是相同的。
通俗地來說就是我們總以為别人跟我們想的一樣。
1977年,斯坦福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李·羅斯進行了一項實驗。
實驗者征集了一批大學生被試,問他們是否願意挂上寫着“來喬伊飯店吃飯”的廣告牌在校園裡閑逛30分鐘。
實驗之前,不告訴被試這家飯店飯菜質量如何,以及他們看上去有多傻。不過如果被試不願意的話,他們完全可以拒絕這樣做。
然後羅斯讓同意和不同意的被試分别猜測其他人是否會同意挂廣告牌,同時猜測那些與他們選擇不一緻的人的特征屬性。
結果,在那些同意挂廣告牌的人中,62%認為其他人也會同意這麼做,并且說:“那些拒絕的人是怎麼回事?這有什麼不好?假正經!”
在那些拒絕挂廣告牌的人中,隻有33%的人認為别人會同意挂廣告牌,并說:“那些同意挂廣告牌的人真是古怪至極”。
無論是哪一種選擇,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會有更多的人和我們做出同樣的選擇,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别人和我們想的一樣。而對那些與我們想法不一樣的人,抱有敵意,甚至覺得對方是“怪胎”。
2、為什麼會産生虛假同感偏差
虛假同感偏差其實是一種缺乏換位思考的心理表現。
也就是說我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習慣用自己的思維去衡量他人,衡量周圍的事物。
因為我們的信息源很有限,所以我們的歸納性結論隻是來自一個很有限的樣本。
既然缺少其他信息,我們就很容易用自己的内心投射到其他事物上,把自己的認識推及别人,用自己的反應作為線索來推斷别人的反應。
比如說我們在生活中,最經常遇到的事情就是:秋風一起,媽媽就會催促我們穿秋褲。
這其實就是媽媽根據自己的需要而推及到我們身上,認為我們也有這樣的需求。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好叫對方覺得對你好;有一種知道叫我以為你知道;有一種簡單叫這麼簡單你怎麼不會。
一旦我們陷入虛假同感偏差,我們就很容易自以為是,而這會嚴重阻礙我們看清這個世界,也會影響我們人際關系的好壞。
3、如何避免虛假同感偏差
虛假同感偏差給我們的生活、情感、工作帶來了很多困擾,但這并不意味着虛假同感偏差就是一種壞品質,它隻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一種判斷失誤。
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手段來減少它的發生或引導它往好的方向發展,令自己走出許多誤區,避免自己做出“費力不讨好”、令對方無法接受的荒唐舉動。
首先我們需要學會換位思考,不僅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别人,還必須學會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在換位思考上,我們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真正地去體諒他人,要将他人的感受看得跟我們的感受一樣重要。
溝通大師吉拉德說過:“當你認為别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樣重要時,才會出現融洽的氣氛。”
隻有真正地移情,真正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換位思考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其次,我們可以多看多讀多學習。産生虛假同感偏差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信息源太少。在學習的過程中,人會接受更多新鮮的知識,這會讓我們有一種“山外有山”的感覺。
越是學習的人,越容易開放心态,降低姿态,讓我們變得謙遜,進而避免陷入虛假同感偏差。
最後,我們需要适時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盡量不要讓别人去猜測。
人與人是不同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對方也不可能每次都能猜中我們的心思。
在兩人相處的過程中,多表達、多傾聽,這樣對方舒服,自己舒服,你也會變得越來越睿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