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考古,一直在渴盼中尋覓夏朝,“禹都平陽”、“啟都黃台”、“少康都斟鄩”和“桀徙都安邑”等,都是古史文獻中記載的重要線索!自安陽殷墟“實證”商朝以後,【桀都斟鄩】、【桀徙安邑】,就成為夏朝存在的重中之重。
徐旭生先生60多年前,依據“伊洛竭而夏亡”這句辭文,一舉在河南洛陽偃師二裡頭遺址,挖出了“傳說中”的夏朝,他初估年代約公元前2200年。不過,随着後來幾百次反複測算,精确年代縮減至公元前1900~前1550年,也就順理成章地跌落為“夏中晚期都城斟鄩。”
關于“桀都安邑,在今山西夏縣”,考古人苦苦尋覓,找到了春秋戰國魏國安邑,找到了二裡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但年代上限公元前1900年,太晚了!
“排除了種種不可能之後”,那就說明“我們真找錯地方了”!眼光向西看到西安,“北大門”就是陝西榆林,挨着黃河河套和内蒙鄂爾多斯(夏桀子獯鬻逃亡于此)。
“藏玉于牆”是石峁文化極為特殊的現象。在城牆修建過程中,石峁人将牙璋、玉钺、玉刀、玉鏟等嵌入牆體或埋入牆根。這種用玉觀念和做法,與其他地區将玉視作祭祀通神禮器的思想不同,有專家認為可能是為一種“賄神”行為,表現了石峁統治者希望城址安穩永固的強烈願望,其巫術特征大于禮儀特征。
不識上古文字,将『考古猜想』當作“真實曆史”來宣講,這種治學态度十分要不得!很容易滑向“發明曆史,以今臆古”的歧路。積重難返,中國夏商周五帝史就再難搞清楚了!幸好石峁古城4300年前,無處不在的#比殷墟甲骨文還早的古文字#給我們時刻糾偏,有圖有真相:
▲【牆、玉石、埋藏、内】上古時,都有其特定的“共用一個字”含義,“藏玉于牆内”合起來其題旨『該城故意躲避欠債中』,向我們傳達了【安邑】這座4300~3800年前都城的現在、過去和将來!
▲石峁古城入口廣場刻文,打眼提醒:『借債立即遠(離對方)』。因為是禹夏互市邊都,【對外無小事】,一點點沖突毆鬥,就可能引發惡劣的邦國交戰。倘若因周鄰少民入城貿易,被地頭蛇欺生、設套和騙光,後續麻煩可就大了!大禹和夏朝豈不就“好心辦壞事了”?
▲因此上,【欠債立遠】宣講,就比照周鄰少民自身形象來批量制造,盡管他們幾乎都不識字,但做成“漫畫浮雕”,一眼望去,心領神會,可随時随地加強防範意識!
石峁古城牆處,出土了十幾件大型陶鷹。但陶鷹并非專家們一緻認為的“遊牧民族之象征”。【“鷹叫”指代讨債,“鷹有債務含義”,上古文字語言中。】所謂“遊牧人才替光頭”,明顯認識走偏了!都是“文字畫”的表現形式。
▲石峁古城牆浮雕人物,穿戴着誇張繁瑣的冠冕、頭飾,仿佛少民們載歌載舞節日的盛裝。但考古猜想不能憑直覺,題旨依然是【欠債立即遠離算計。】
▲再看石峁古城,“藏玉于牆内”,切身體會,時時處處貼心地“為少民商旅滿意着想”,禹夏安邑城名副其實!
▲這個提醒:牧牛馬少民們,借債立遠!
▲這個提醒:狩獵少民們,借債立遠!
▲這個提醒:山林少民們,借債立遠!
▲這個提醒:河澤少民們,借債立遠!
▲這個提醒:蒙古式摔跤少民們,借債立遠!
▲這個提醒:穿皮甲少民們,借債立遠!
《史記·夏本紀》載:“禹辭,辟(避)舜之子商均于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引晉・皇甫谧雲:“禹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太平禦覽》卷163引《帝王世紀》曰:“禹自安邑都晉陽,至桀徙都安邑。”
由之可見,安邑和平陽、晉陽是夏禹常駐陛的三都,也是夏桀從洛陽斟鄩遷往的新都。陝西榆林石峁遺址(安邑)、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平陽)和河南新密新砦遺址(晉陽),年代都是公元前2300~公元前1800年,商湯滅夏桀後以二裡頭古城(斟鄩)為亳都,是不是跟史料符合得很完美!
#陝西頭條##頭條曆史##石峁文化##陶寺文化#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删。破譯太燒腦,歡迎您的評點分享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