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誰都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責别人

誰都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責别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6 23:35:2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一位知名律師在微博根據自己的乘火車經曆,寫下了一段《火車換鋪有感》。

事情起因很簡單,因為這名律師在火車上帶着兩個孩子,而孩子都是上鋪且不在一起,所以引發了他換座的想法。

本以為會被公衆所理解,卻沒想到連續遭到兩個男生的拒絕,最後是兩個女生為其換了座位。

可能很多人會想,他寫這段文字是為了感慨世态炎涼嗎?其實不是的。他在末尾寫道,那兩名男生的做法也沒錯。

誰都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責别人(永遠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他人)1

可能在生活中,沒有讓座會受到大部分人的指責,人們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批判那些無情之人。再加上如今網絡信息的發達,更擅長捕風捉影,将事件擴大化。

關于道德綁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或多或少經曆過。秉着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從小便知道要為老人讓座,保護社會的弱者,當遇到不正義之事,更要挺身而出,為社會發聲。

本來是一件讓社會美好的事情,可近幾年,人們卻發現傳統美德“變味”了,不再是一種為人準則,而是源于外界目光發出的行為。

道德不是傷害他人的工具

道德是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傷害他人的工具。這并不是道德的維護者,而是道德的亵渎者。

誰都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責别人(永遠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他人)2

前段日子,一男子在地鐵上破口大罵身旁女子化妝臭美,卻不給老人讓座。女生立刻起身,但男子依舊不依不饒,說為什麼要讓老奶奶自己過來?兩人發生了争執,甚至踢倒了女生。

在其他乘客勸說不能打人時,他卻反複說:“誰說不能打女人?女人也是動物,今天我就要好好調教你。”

這件事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讨論,什麼時候道德竟然變成了這樣?成為一個人随時想要傷害他人的利器。雖然男子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也不該成為傷害他人的借口。

女生一開始,可能真的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并沒有看見那位老人,但在男子提醒後,女孩已經做出了行為,男子卻不依不饒,将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審視那個女孩。

最可笑的是,他自己的所作所為也并能讓大家看見道德水平有多高。

誰都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責别人(永遠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他人)3

如果他真的将尊老愛幼的傳統印刻在心底,為什麼再發現身邊有老人站着時,沒有主動讓座呢?反而将這種道德轉移到他人身上,這不是典型的雙标嗎?

這樣的做法不能說是有道德的,隻能說他是一個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人。那些喜歡用道德去綁架他人的人,往往都隻是道德的僞君子。

道德是約束自己的

真正的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讓其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并非去管制他人的生活。

道德是一個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别,也是人類進入現代文明的最大象征。電影《驢得水》中有句話說得特别對:“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标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準則,它不像法律被明文記錄在紙上,以強制性手段讓公衆遵守。

誰都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責别人(永遠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他人)4

道德的尺碼,對于每個人都是不一緻的,又何苦去強求他人來遵守你心目中的道德守則呢?這樣不是為社會立德,而是以自己的不講道理去強制他人。

很多年輕人對公衆所說的道德其實并沒有明确概念,他們更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

倘若真想為社會及下一代做一些事情,便應該将道德放到自己身上,審視自己的道德是否存在不符合社會規範之處,以身作則,給當代年輕人做好榜樣。

社會公德的建立不用道德綁架完成的,而是大家互相理解,多為他人着想。善良從來不是一種義務,但它永遠是我們每個人心中自發的白月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