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舉人秀才相當于現在什麼學曆

舉人秀才相當于現在什麼學曆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04 17:30:01

古代的科舉制度是封建時期國家選拔人才最公平的一種方式。它無論貧窮富貴出身門楣,隻要學問夠了,就可以通過考試走向仕途,報效家國,實現遠大抱負。

唐朝的科舉制度如現在的高考一般,每年舉行一次。但到了宋朝的太宗年間卻發生了變化,将每年一次的科舉改為每年或者兩年舉辦一次。或許是當時的朝廷并不缺人才,又或許是皇帝覺得每年舉辦一次太過麻煩,宋英宗在位後,就将科舉改為每三年舉辦一次。

科舉考試總共分為六級,這裡以明清為例,通常是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目前我國的教育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那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相當于現在的什麼學曆呢?

01

秀 才

科舉制度從開創到結束一共經曆了一千二百多年,但對于創立的時間卻有多種說法,但科舉制度的步驟在隋朝年間就已經基本定型,逐漸成熟起來的時期在唐宋。

舉人秀才相當于現在什麼學曆(古代的秀才舉人和進士)1

唐宋時期的科舉考試内容十分繁雜,學子們需要讀學習的内容也比雜,一直到明清時期,朝廷才将考試的内容改為八股文。受當今影視劇的影響,秀才在當代人心裡是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滿口之乎者也窮酸,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

說實話,考取秀才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這麼簡單的事,除了自己的真實水平外,還與當時的主考官的喜好、當時考試題目的難易也有很大的關系。題目出的剛剛好,文風入了主考官的眼,隻要是十年寒窗苦讀過的讀書人,一般是沒什麼問題的。

取得了秀才的功名後,才算是有資格步入官場了。秀才以上便是舉人,舉人的考試相比于秀才來說就要難得多了,舉人考不上,那一輩子就隻能停留在秀才這個階段,滿頭花甲的秀才與二十多歲的少年一同參加考試的場面比比皆是,因為有人到死也是個秀才。

舉人秀才相當于現在什麼學曆(古代的秀才舉人和進士)2

秀才的考試分為三個階段,稱為童試。當然,童試并不是字面意思上兒童的考試,童試隻是一個名稱,且不限年齡,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階段,參加考試的統稱為儒生或者童生,童試可以說是秀才的入學考試。

童試通過後,被錄取後的人員稱為學員,也就是我們口頭上說的“秀才”。秀才雖然是當時最低級的考試合格者,但實力也不容小觑,因為他們的半隻腳已經邁入了官場,受當地人的尊敬。在當時,普通人家的姑娘要是能嫁給個秀才,也就心滿意足了。

他們的頭銜雖然不高,但還是有一些優待的,可以免除徭役,見縣官老爺不用下跪。所以秀才則相當于現在的本科生。就像現在我們隻有拿到資格證,完成學業,才可以步入社會。

02

舉 人

秀才往上還有舉人,人們通常管舉人叫舉人老爺,這就可見舉人的地位了,要不然怎麼沒人叫“秀才老爺”呢。但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秀才過後并不是就可以直接參加舉人考試了。舉人考試前,秀才們還要通過本省的學政考試,成績名列前茅者方可以參加鄉試。

舉人的考試稱為鄉試,隻有鄉試中舉的人才可以稱之為舉人。鄉試通常在八月份舉行,所以又稱之為“秋闱”,舉人又稱孝廉,中舉以後,可以說是一腳踏入了仕途。

俗點講,舉人就是朝廷後補的官,不過這個後補的官也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做的,每年名額就那麼幾個,誰不是争破頭的搶呢,當然,這是針對進士考不上又想直接做官的人說的。

考上舉人繼續想往上升的,可以去參加進士的考試,考上進士以後,做官基本就沒什麼問題了,如果在做官期間政績斐然,得到皇上賞識,那仕途絕對是光明一片。舉人可以說是相當于現代的研究生,畢竟他們是從衆多的秀才中選拔而出的,地位則更晉一級。

03

進 士

中舉後,再往上考就是進士了,稱為會試。會試一般是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地點在京城。朝廷的考試不同于童試和鄉試,除了書面上的考試外,還有一次殿試

說白了就和現在找工作的面試一樣,入了皇帝大老闆的眼,才能給你發錄取通知,且最後由皇帝決定前三名,也就是通常說的狀元、榜眼和探花。

這些程序都走完以後,前三名可以直接步入仕途,其餘進士還要進行一次考試,依據成績再授予不同的官職。進士雖然又可以細化分為一甲和二甲,但當官是沒什麼問題,所以進士則相當于現在的博士生。

科舉制度的創立大大地擴展了古代封建制度下對讀書人的引進,讓那些寒門出身的有志之士得以一展抱負,是當下社會最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方式。“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是當時科舉制度的真實寫照,也是寒門士子想要入仕的唯一出路。

《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這一篇雖有誇張的成分,但也是真真切切地反應了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鄰人的态度、妻子的态度、嶽丈的态度都證明了一個寒窗苦讀的人能步入仕途是一件多麼風光的一件事。

古代的科舉制度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上就是考上,考不上就是考不上,不像如今人人都有書讀。即使這樣,也不能否定科舉制度确實推動了古代各種文化經濟的發展,将中國社會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來源:每日一首古詩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