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習并且時時溫習,不也讓人高興嗎?有知音從遠方來,不也讓人内心喜悅嗎?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氣,能做到這樣不就是謙謙君子嗎?”
孔子說不管是學習、工作、生活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不要被外界事物影響。做好自己并且做到有學問、有修養、有品德的人,做到自省、克己、慎獨、寬人。
現在社會上特别是你工作之後,你要是想學習看會書,别人都會用異樣的目光去看你,而且會說你是不是就會做給領導看啊,說你堅持不了幾天啊。人是群居動物,時間長了你就會因為别人的目光說話而去改變你自己開始的想法,而去迎合别人。
心理學上有諸多研究證明,“如果你的朋友們都跳河了,你會跟着跳嗎?”我們現在知道,以前知道,甚至以後也會知道,正确答案應該是:“不,肯定不會!我可是個有主見的人,其他人都影響不了我!”但更真實的答案或許是——我們會這麼做。
我們都是群體中的一員,我們的日常行為都會受到“社會認同”的巨大影響。這也是我們或許也會跟着朋友們跳河的原因。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要做到克己,不管人前人後,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要做到謙謙君子。就像孔子說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堅持做好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